中国工程机械零部件 正从进口依赖走向自给自足
工程机械知名企业斗山、三一都曾用与工商部门联合搞过打假行动,最近一起是2013年5月,江苏连云港市工商局破获一起假冒斗山挖掘机配件案,现场查获假冒斗山部品300余件。一定程度上打假了制假贩假的嚣张气焰;小松则采用高科技防伪标签打击假冒零件。
零部件进口依赖
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是工程机械产品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制约瓶颈,当工程机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行业高技术的研究主要聚集在发动机、液压、传动和控制技术等关键零部件上。掌握工程机械领域,只有解决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企业才会拥有核心竞争力。
资料显示,国外品牌占据国内挖掘机液压油缸7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外供应商正是凭借这种市场垄断地位,时不时制定霸王条款,除了要求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提前订货期,它们甚至把国内企业订单的交货期延长。早在5年前人民日报报道指出,2007年下半年,由于境外零部件不能按期供货,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都不得不重新调整生产进度和生产计划。
时至今日,我们从国家发布的《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仍能看到关键零部件对于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制约。《规划》指出,国内工程机械涉及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关键配套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平均每吨价格8万多美元,例如传动部件、控制元件、柴油发动机及关键液压件严重紧缺,能力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反差强烈,从而严重制约了中国工程机械向高端技术产品的发展。
我国零部件对于国外产品依赖度很较高,今年一季度我国零部件进口金额为4.67亿美元,比2012年下降了37.3%,占进口总额的42.88%.工程机械配件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较高,这显示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对外依存度依旧很高。
重卡零部件体系欲“自给自足”
重卡企业着力打造核心零部件体系的趋势比较明显,形式也很多样。在分析了部分典型模式后,记者认为,重卡企业打造核心零部件体系的途径大致可归纳为四种。
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和重汽是典型的自建核心零部件体系模式。一汽和东风经过多年发展,早已建立起健全的核心零部件体系,在保证内部供应的同时,一些有实力的内部零部件企业(如锡柴)还可以配套给其他整车企业。
自从和潍柴分道扬镳,面临发动机断供危险的中国重汽通过投资济南动力,拿下杭发,重组山西大齿集团,以及技术创新、技改措施等一系列运作,在相当短的时间内重新建立起动力供给体系。如今,中国重汽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驾驶室、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关键零部件总成全套配套体系的企业。
除上述企业之外,北奔和江淮也称得上拥有自己的核心零部件体系,如车桥、变速器等。但自有体系产能有限,且没有最核心的发动机部分,因此大部分配套供应仍需要法士特、潍柴、玉柴等独立的零部件厂家来提供。
当然,各重卡厂家并不完全拘泥于自己的零部件体系,或多或少都有使用独立零部件厂家的产品,如潍柴、玉柴、法士特等等。
责任编辑:Winnie
![](http://img.d1cm.com/20200618162913.jpg)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