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期批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

2013/06/24 08:54发改委网站

近期,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为此,2013年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戴东昌先生、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先生,向媒体介绍《规划》的有关情况。发布会主持人、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胡凯红表示,这也是首次向社会介绍《规划》的有关内容。戴东昌介绍说,到2012年底,国家级干线公路通车里程17.3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0.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6.8万公里。国家级干线公路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我国公路整体技术水平,总体缓解了交通紧张状况,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发展活力、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保障国家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级干线公路规划与建设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覆盖范围不全面、主要通道能力不足、网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其他运输方式需要进一步加强衔接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交通部从《规划》层面入手,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就我国公路网的合理架构进行顶层设计,谋划国家级干线公路的布局,指导国家公路网科学发展,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国家公路网规划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根据交通部总规划师戴东昌介绍,《国家公路网规划》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中长期布局规划,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的战略方针,是指导国家公路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我国公路交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国家公路网规划的目标是: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国家干线公路网络,实现首都辐射省会、省际多路连通,地市高速通达、县县国道覆盖。1000公里以内的省会间可当日到达,东中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可当日往返、西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可当日到达;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经济区、城市群内外交通联系密切,形成多中心放射的路网格局;沿边、沿海公路连续贯通,形成环绕我国大陆的沿边沿海普通国道路线;有效连接国家陆路门户城市和重要边境口岸,形成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与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联系更加便捷。

根据《规划》,普通国道全面连接县级及以上行政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和国防设施;国家高速公路全面连接地级行政中心,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和重要边境口岸。

《规划》在制定中,坚持了以下5个基本原则:一是布局合理。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生态功能区划要求,与城镇化格局、城镇体系布局、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相适应,统筹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合理布局国家公路网;二是结构优化。加强公路网结构顶层设计,注重发挥普通国道的干线作用和国家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作用,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国家公路网;三是衔接顺畅。注重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强与城市交通的融合,发挥综合运输整体效率。提高与周边国家路网的连通性,形成国际运输通道,拓展国际合作与发展空间;四是规模适当。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科学把握未来公路交通运输需求,合理确定国家公路网总体规模,实现路网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五是绿色发展。统筹规划通道资源,充分利用既有路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贯彻低碳发展理念,避让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国家公路网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

国家公路网规划方案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总规模约40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网按照“主体保留、局部优化,扩大覆盖、完善网络”的思路,保留原国道网的主体,优化路线走向,恢复被高速公路占用的普通国道路段,补充连接地级行政中心和县级节点、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城市和边境口岸,增加可有效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的部分路线,增设沿边沿海路线,维持普通国道网相对独立。调整后的普通国道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北南纵线、60条东西横线和81条联络线组成,总规模约26.5万公里。

而国家高速公路网则按照“实现有效连接、提升通道能力、强化区际联系优化路网衔接”的思路,保持原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总体框架基本不变,补充连接新增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地级行政中心、重要港口和重要国际运输通道,在运输繁忙的通道上布设平行路线,增设区际、省际通道和重要城际通道,适当增加有效提高路网运输效率的联络线。

调整后的国家高速公路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约11.8万公里;另规划远期展望线1.8万公里,远期展望线路线主要位于西部地广人稀的地区。国家级干线公路将形成由“普通国道+国家高速公路”两个层次共同组成的线网格局,普通国道提供普遍的、非收费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高速公路提供高效、快捷的运输服务。空间布局将更加合理、结构更加清晰、功能更加明确。

《规划》编制及论证过程

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介绍了《规划》编制的有关情况。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国家公路网规划与建设水平已不能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完善国家公路网规划。

据了解,《规划》编制及论证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09年开始,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并多次征求专家和地方交通运输部门意见。同时开展了交通需求、路线布局、用地需求、资金需求、环境影响评价及国外国家级公路发展经验等专题研究;2010年后,国家发改委与交通运输部共同组建了《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经过多次沟通协调和研究论证,形成了《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同时完成了《国家公路网规划布局研究》和《促进公路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等两个专题研究;2011年以来,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组织召开了多次论证会,听取各省(区、市)、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

2013年2月,发改委将《规划》上报国务院,5月国务院批准《规划》。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特点

根据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的介绍,《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普通国道由1981年的10.6万公里调增到26.5万公里,新增连接县900多个,实现了全国所有县级及以上行政区都有普通国道连接,以提高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支撑城镇化发展。《规划》与国务院批复的各区域规划进行了有效衔接,注重加强城市群内外交通联系,形成了多中心放射的路网格局,大幅提升了国家公路网对小城镇的覆盖水平。

三是兼顾公平与效率。本次《规划》统筹考虑了普通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协调发展,明确普通国道侧重体现基本公共服务,高速公路侧重体现服务的高效性。

四是加强顶层设计。规划》首次研究了我国未来公路网的总体规模和层次结构,提出未来我国公路网总规模约580万公里,其中国家公路约40万公里,占总规模的7%,省级公路占9%,乡村公路占84%。

五是注重分析土地环境等支撑条件。根据《规划》,普通国道需新建路段只有8000公里,另有10万公里需原路升级改造;国家高速公路待建路段约2.5万公里,经测算,土地、资金都是有保障的。环境影响评价已经环保部审查通过。

六是注重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加强了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衔接,统筹考虑主要通道的运输能力配置,注重发挥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为什么扩大公路规模

《规划》当中普通国道的规模由10.6万公里增加到26.5万公里,增加了一倍;高速公路里程也在增加。对此,交通部和发改委官员进行了解释。

戴东昌说,1981年制定的老国道网规划是个试行方案,实际上30多年以来基本上没有做过大的调整,有局部的微调。经过这30多年公路的建设、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原来的国道网部分路段被占用,也有一些路段功能在衰退,原来的定位不再适应,需要进行调整。另外,经过30多年,原来的国道网变得不连续、不完整,需要将来对主干线的公路建设发展,从规划方面有一个长远的指导目前有900多个县,我们的国道没有覆盖。

戴东昌表示,已建的高速公路,特别是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出现了不适应的状况,部分的通道通行能力严重不不足,拥堵比较严重,覆盖范围也是不足。我国高速公路对新增城镇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没有完全覆盖,29个地级行政中心也没有连接。

总体来看,原来的三个国家级层面的规划,阶段性的建设特征比较明显。都面临着一种修编和调整的迫切需要。

黄民也分析了汽车保有量给道路带来的压力。根据统计,目前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1亿辆,是1981年的60倍,我国进入了一个汽车时代。研究预计到2030年,交通运输需求量、主要通道交通量可能还会有3-4倍的增长,目前的道路规模是不能够支撑和适应的。

责任编辑:Winni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