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经济开发区:蓝色高端制造业的鲜活样本
“胶州经济开发区正处于新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创新体制、增强活力,强化科技创新和大项目支撑,打造山东半岛重要的蓝色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和示范区。”兼任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工委书记的胶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德平告诉记者。
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区位图
2012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省级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打造产业集群
构筑交通枢纽
俯瞰山东半岛,在蔚蓝的胶州湾湾底畔区,可以看到青岛母亲河大沽河与跃进河、洋河在这里交汇入海,这里就是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7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到102平方公里核心区打造,从荒凉的不毛之地到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62家、各类企业7600家,20年磨剑,终成利器。
胶州的创业者从2012年深刻谋划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优势的增创提升,推动原有少海新城、产业新区等功能区加速整合,突出蓝色、高端、新兴、低碳,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依托环湾腹地空间,胶州逐步建立起“一桥两站三港三高四铁”的交通体系:一桥即建设中的胶州湾大桥连接线。两站即中铁集装箱中心站和胶济客运专线胶州站。三港即4F级胶东国际空港、黄岛前湾港和传化公路港。三高即青银、青兰、沈海三条高速公路。四铁即胶济、胶黄、胶新、胶济客运专线四条铁路。同时青岛市规划建设的地铁M8线和轨道快线R2、R9线均经过开发区。
营造研发中心
找准赶超目标
胶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梯次发展、集约布局、集聚提升的发展理念,科学确立了面积分别为697.7平方公里的拓展区、10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36.4平方公里的启动区三个发展圈层。核心区是开发区发展的战略主战场,内部规划为“六区五中心”,其中“六区”为高端商务配套区、保税物流功能区、省级蓝色高端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孵化区、省级高新区和生态湿地修复示范区。“五中心”分别为数字化专用设备、3D打印技术、工业智能机器人、海洋工程技术、中集冷链研究制造中心。
学有对象,赶有目标。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建设,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多次赴天津、上海、杭州、南京、昆山等地区,学习开发区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先进经验,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寻标对标达标夺标的对象,突出“规划、建设、招商、服务”四大职能,着力打造青岛市大项目聚集区。
配备科技引擎
创建生态家园
产业是基础,项目是支撑。开发区管委会瞄准相关产业链条、技术链条、市场链条,加速引进一批大高新项目,仅5个月的时间,核心区就签约了中集冷链高新产业、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等10个项目,总投资169.9亿元,总建筑面积186.7万平方米,亩均投资超过420万元。
创新是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不懈追求。开发区不但专注于引进创新型企业,还在区内规划建设了占地1011亩的青岛蓝色高端制造业智慧谷,作为整个开发区的“科技引擎”。在位于智慧谷内四个研发制造中心周围配套建设了一系列的中试车间、孵化中心、专家公寓等,推动更多蓝色高端制造业科技成果实现就地孵化。
生态是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另一大特质。瞄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工业园区这一目标,高标准规划了生态湿地修复示范区,注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引进了河海新能源等一批新能源利用项目,采用水源热泵、太阳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技术,为经营区域的建筑提供集中供热、制冷等服务。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