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月至四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1-4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全国用电市场延续2012年四季度增长态势,增速略有回落;受上年基数偏低等因素影响,水电发电量同比大幅增加,水电利用小时提高较多,火电发电量低速增长,大部分省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电网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快速增长,电源工程完成投资同比有所下降,其中火电投资实现正增长。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较快,电源新增装机规模比上年同期略有增加,火电在建规模继续缩小。西南水电增发,全国跨省区送电量保持稳定增长,华中送华东、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同比大幅上升,西北送华中下降较多。

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环比有所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明显放缓;日均制造业用电量创各月新高,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速同比略有回升、环比较3月份有所回落。

一、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明显放缓

1-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6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1.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1-4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2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用电量118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2.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70.4%;第三产业用电量19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3.3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2.0%;受阶梯电价、气温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2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13.0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7.0%。

图1: 2012年以来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

图1: 2012年以来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

分地区看,1-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9%)的省份有13个,其中增速超过10%的省份为:新疆(30.6%)、云南(14.3%)、青海(12.1%)、甘肃(11.7%)、广西(10.9%)和海南(10.4%);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为负的省份为:湖南(-0.1%)和上海(-1.2%)。

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1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用电量31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用电量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89亿千瓦时,与去年持平。

分地区看,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8%)的省份有16个,其中增速超过10%的省份为:新疆(28.8%)、云南(16.3%)、青海(12.7%)、北京(11.8%)、天津(11.4%)和安徽(10.3%);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为负的省份为:宁夏(-1.0%)。

二、4月份制造业日均用电量创新高

1-4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116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1902亿千瓦时和9715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4.5%和4.7%,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

图2: 2012年以来分月轻、重工业用电量增速情况

图2: 2012年以来分月轻、重工业用电量增速情况

4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30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541亿千瓦时和2541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6.5%和7.9%。

1-4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8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4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全国制造业日均用电量78.5亿千瓦时/天,比上月增加12.7亿千瓦时/天,创制造业日均用电量新高。

图3: 2012年以来分月制造业日均用电量

图3: 2012年以来分月制造业日均用电量

三、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

1-4月份,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50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1.2%。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12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建材行业用电量8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钢铁冶炼行业用电量17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有色金属冶炼行业12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建材、钢铁和有色行业用电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3.0、8.5和1.4个百分点,化工行业用电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

4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3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2%。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3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建材行业用电量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钢铁冶炼行业用电量4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有色金属冶炼行业3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

图4: 2011年以来分月重点行业用电量情况

图4: 2011年以来分月重点行业用电量情况

四、水电发电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5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1.2个百分点。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9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

受上年基数偏低影响,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1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2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水电发电量5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8%;分省来看,在水电装机较多(超过500万千瓦)的12个省份中,除浙江、福建、湖北分别下降18.6%、12.3%和3.2%外,其它省份水电发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速超过30%的省份为:贵州(76.7%)、广西(97.6%)、云南(55.1%)和青海(31.0%),水电发电量最多的三个省分别为云南(74亿千瓦时)、四川(73亿千瓦时)、湖北(62亿千瓦时),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41.6%。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133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月份,火电发电量33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核电发电量30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6%;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风电发电量4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5%。

五、利用小时降幅比上月有所减少

1-4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1430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51小时,降幅比1-3月份减少16小时。

分类型看,1-4月份,全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828小时,比上年同期增长99小时。在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12个省份中,广西同比增加454小时、贵州增加401小时、青海增加241小时;湖南、四川、云南增加超过150小时;湖北同比减少116小时。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633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74小时,除内蒙古、福建、重庆、青海同比增加外,其余省份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图5: 2005年以来历年1-4月份利用小时情况

图5: 2005年以来历年1-4月份利用小时情况

六、全国跨省区送电量保持平稳增长

1-4月份,全国跨区送电量完成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其中,华北送华中(特高压)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华北送华东5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1%;东北送华北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8%;华中送华东1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2%,华中送南方5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2%;西北送华北和华中合计16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1%。三峡送出电量16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6%。

1-4月份,全国各省送出电量合计22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南方电网西电东送3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9%。全国进出口电量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其中,进口电量1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9%;出口电量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5%,主要是云南送越南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8%。

4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三峡送出电量4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0%。各省送出电量合计5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6%。南方电网西电东送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2%。进口电量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1%;出口电量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4%。

七、基建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加,火电在建规模同比继续下降

1-4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872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386万千瓦;其中,水电379万千瓦、火电1100万千瓦、核电10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75万千瓦。4月份,投产重点电源项目主要有:神华国能云潭电厂(扩建)61号机组(60万千瓦)、中广核宁德核电一期工程1号机组(109万千瓦)、国网新源仙游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30万千瓦)和河北建投沙河电厂2号机组(60万千瓦)。分省来看,新投产电源项目主要集中在江苏(275万千瓦)、四川(215万千瓦)、河北(167万千瓦)、山东(165万千瓦)、新疆(156万千瓦)和内蒙古(146万千瓦)。

1-4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项目新开工规模1437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468万千瓦;其中,水电540万千瓦,火电645万千瓦。截至4月底,电源项目在建规模1.6亿千瓦,比上年同期减少1200万千瓦。其中,火电5400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减少600万千瓦;水电6750万千瓦,核电2807万千瓦。

1-4月份,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4376万千伏安、线路长度8449千米。

八、火电投资同比有所回升,电网投资快速增长

1-4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和电网工程分别完成投资849亿元和86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5%和增长29.7%。在电源完成投资中,火电完成投资225亿元,同比增长7.9%;水电、核电、风电分别完成投资328亿元,158亿元和11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0%、22.8%和12.2%,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73.5%,比上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David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国电集团乔保平:预计电力工业产能过剩在20%以上

新浪财经消息,在3月19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去产能和去杠杆:迈过结构调整之槛”分论坛上,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乔保平预计,电力行业产能过剩在20%以上。 乔保平表示,电力工业过去功不可没,但进入新常态后,电力行业经营发展环境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首先就是产能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改革以后,由过去的2002年的3.57亿千瓦增长到现在的15.1亿千瓦。 但随着我国进入新常态,电力行业经营发展的环境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新的挑战首要的就是产能过剩。 火电的利用小时现在已经降到4329小时,这是69年以来最低的水平。今年前两月用电量只增长0.5,预计全年的利用小时和用电量还会有一些下滑,所以这个压力确实是很大的。 其中火电利用小时今年还要下降300小时,但是新增装机都是在1亿千瓦以上,所以这个规模的扩张和实际需求差距仍在增长。 乔保平指出,中国国电集团是全球排序第三的电力企业,装机规模1.4亿,风电我们是全球第一的,现在两千多万的装机,说起规模非常自豪,但是说起去产能,压力很大。 乔保平表示,除此之外电企面对环保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2010年以来,已经连续三次收紧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排放的限制,包括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以说目前我国已经达到了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水平。 另外国家明确要求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在17年底、18年底、2020年前,完成严格的排放标准,所以我们电力企业现在在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力争在这些时间内完全达到国家的标准。 再则,中国电力市场价格也在发生变化。燃煤电价的下调对电力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2016年1月份开始执行的下条三分钱,国电就这一个企业今年一年减利就在一百多个亿。 面对这一情况乔保平指出应坚持五大理念为引领,推动电力供给侧的改革,落实总书记提出来的五个发展理念的要求。 第一是严格控制规模,不能再无序去发展了,不盲目去竞争了。 第二要优化电源结构,每每看到雾霾天气那么严重,我们都在思考电力是重要的排放企业,所以我们深感肩上的社会责任的重大,要扩大我们国家新能源的比重,加快发展像风电、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 第三就是加大走出去的力度,我们有些技术是很先进的。像我们现在在南非做了三十万装机的风电,用自己生产的设备,效益比较好。加拿大也有我们自己的风电,我们要把这些走出去的步伐大大的加快。 第四要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创新。 第五就是要统筹兼顾,电力除了自身的约束以外,像国资委各方面应该有些统筹的要求,来控制规模。[详细]2016-03-21 15:01

电力工业十二五主攻特高压等四个方向

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呼之欲出,并有望纳入国家专项规划。“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等四大问题将获重点关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会议日前在海口举行,中电联理事长、国家电网(微博)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在会议上作出上述表述。 本报记者从中电联有关人士处获悉,目前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正处修订阶段,随后将报发改委审批通过后择日公布。 据刘振亚介绍,电力行业未来将重点研究解决四项重大问题,一是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二是加强电力统一规划,三是加快大型电源基地和特高压电网建设,四是关注电价机制调整。 就转变电力发展方式而言,刘振亚指出,根本措施是加快实施“一特四大”(即通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促进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集约化发展,实现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战略。 “优先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刘振亚称。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网建设方面,特高压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发展特高压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刘振亚说。 在电价机制调整方面,中电联将积极促进电煤价格和上网电价联动,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争取早日形成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 今后一定时期,电力供需紧张的态势仍将持续。据刘振亚介绍,到2015年和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分别达到6.3万亿千瓦时和8.3万亿千瓦时,电力建设任务艰巨。[详细]2011-12-20 09:24

6月份用电量和挖掘机销量同比“双增” 经济持续回暖有动力

7月13日21时,江苏苏州肖程(化名)的工厂生产车间里,员工们还在加班。 肖程经营的工厂规模不算太大,他告诉记者,工厂生产的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欧美。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电动设备,最近一段时间运转也忙起来了,电费相比前几个月有所增加。 电力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动力源。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6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第二产业用电量44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第三产业用电量10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记者表示,全社会用电量的增加意味着经济社会运行、生产经营秩序开始有条不紊地恢复正常。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给中小企业让利,保障其正常经营。在如今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的阶段,伴随着社会需求的逐步回暖,企业开始扩大生产满足需求,进而促使全社会用电量回升。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用电量持续上行,表明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宏观经济持续向好。预计即将公布的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大概率在5月份的基础上实现上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需求的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的降幅大概率收窄,叠加考虑6月份进出口增速双双好于预期,二季度GDP当季同比将录得正增长。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记者表示,年初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逐月提高,反映经济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经济复苏加快。从各产业复苏情况看,6月份当月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相对更大,但逐月回升态势明显。 他进一步表示,从上半年经济复苏的推动力看,基建投资引领、房地产相随、产业结构优化、投资拉动经济复苏的格局明显,有望贯穿全年。如基建投资增速在4月份由负转正,达到4.8%,5月份跃升至10.9%,创2018年以来的新高;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长8.1%,也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1月份-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高出同期制造业增加值增速5.9个百分点。因此,预计二季度当季GDP增速有望转正。 除了用电量,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挖掘机销量,其被视作是观察经济运行的重要微观指标之一。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在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中,6月份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2.46万台,同比增长62.9%。另外,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挖掘机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7万台,同比增速达24.21%。 陈雳认为,挖掘机销量增长,是因为今年年初国家就开始不断加大基建投入,基建的扩内需、补短板作用被反复强调,是稳定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撑。同时,今年我国地方债放款速度明显加快,放款额度不断加大,基建项目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 郑后成表示,上半年挖掘机销量同比呈现“前低后高”态势,在国内逆周期政策的推动下,挖掘机销量同比保持在高位,表明基建投资在发挥逆周期调节“主力军”的作用。在政策方面,7月13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及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匡算总投资约1.29万亿元,能够带动直接和间接投资约6.6万亿元。 “预计下半年挖掘机销量同比大概率还将维持在较高位置,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在短期内大概率转正,且下半年有望保持较高增速。”郑后成说。 伍超明表示,通过对用电量和挖掘机销量等一系列数据的观察,都预示着我国三季度、四季度投资增速将继续提高,经济持续回暖。 (来源:证券日报)[详细]2020-07-15 11:24

社会用电量供大于求 清洁能源难敌火电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年来,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省发电设备利用率低,发电企业连年亏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吉林团代表金硕仁提交《关于提高吉林省占东北新增外送电量份额的建议》(下称《建议》)中提到。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拥有经济风向标之称的社会用电量开始变得供大于求。 中国煤电行业的产能继续快速增长,核电、风电、光伏等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发电利用小时数在持续下降,出现了弃风、弃光和弃核现象。即便情况不太乐观,中广核董事长贺禹仍在强调,“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这是我国能源改革的共识。” 在全国电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为了增加设备利用小时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不同发电企业之间正展开激烈的角逐,试图争取到更多的用电市场。 利用率下降 上述《建议》提到,吉林省电力富余问题在东北三省一区中最为严重,吉林省年富余电量超过400亿千瓦时。由于供大于求,吉林省内主要发电企业2011~2014年度年均亏损超过10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国电湖南宝庆煤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定军在今年两会期间也对火电企业的生存问题表示关切。他举例说,云南地区的火电企业亏损仍在进一步加剧,已严重影响了火电企业职工队伍稳定和企业的安全基础。 中电联2015年的电力统计数据显示,受电力需求增长放缓、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继续下降,2015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969小时,同比降低349小时,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2015年是火电“为2009年以来年度投产最多的一年”,也是“核电投产规模创年度新高”的一年。 截至2015年底,全国火电装机容量9.9亿千瓦,设备平均利用小时4329小时,同比降低410小时,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截至2015年底,全国核电装机容量2608万千瓦,设备利用小时7350小时,同比降低437小时。 2016年的电力需求也将延续着过去一年态势。中电联对2016年中国社会用电量的预测是,在“宏观经济增速总体将呈现稳中缓降态势”下,“总体判断用电需求仍较低迷”。 结构性难题待解 在云南等水电大省,造成火电机组利用小时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水电大规模集中投产,挤压了已投产火电机组的发电空间。 同样,随着国内核电新增机组和投产机组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挤压火电机组的发电空间。贺禹等核电企业高层、全国政协委员不久前联名提交的一份提案建议称,更好地发挥核电在推动实现中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应有作用,从政策上确保核电满发、多发。 贺禹分析,核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每下降1000小时,一台百万千瓦机组将少发10亿度电,按照核电发展2020年和2030年规划目标测算,届时将分别减少清洁发电580亿度和1500亿度,相当于有8台和20台核电机组全年处于完全停运状态。 那么,火电发电企业该怎么办?一个办法是通过大用户直购电的方式来降低电价成本,鼓励大用户企业用电。截至目前,湖北共有109家工业企业直接与发电企业交易电量近300亿千瓦时,低成交价使用电企业节约电费近20亿元。 “用电企业当然乐意这样做,对于我们来说,这可以卖出更多的电。”3月10日的华润电力(广东)销售公司揭牌仪式上,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这对于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另外,刘定军认为,企业面临的生存困难问题,是能源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性问题,需要通过政策的引导和出台才能解决。 他举例说,鉴于水电大省的火电机组在保障电网安全生产和能源安全供应及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保障火电企业正常运营,建议研究出台水电大省火电企业补偿政策和机制,确保火电企业安全稳定运营。[详细]2016-03-14 15:59

全社会用电量下滑 重工业下滑致需求下降

国家能源局14日披露,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9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这一增速较2011年11.7%的增速下滑了6.2个百分点。 用电量数据是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如果经济持续增长,2012年用电量数据应该持续增长,但现在增速下降了6.2个百分点,说明2012年国内经济形势并不好。”金银岛分析师戴兵称。戴兵认为,5月份开始经济形势急转下降,尤其是重工业急剧下滑,造成了用电需求下降。 戴兵认为,由于去年12月国内经济形势有所好转,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会持续回升。一方面,国内基建等投资还将增加,同时2012年11-12月国家批准了很多新的发电项目,这也将拉动基础建设。另外,钢铁水泥的材料需求增长,企业生产提高,将有力拉动重工业用电量回升。 在我国的用电结构中,第二产业用电量是带动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最大动力,其贡献率可达73%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是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产业用电。 有分析人士指出,纵观2012年全社会用电结构,可以发现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比第二产业明显要快,显示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但记者比较相关用电量数据发现,尽管2012年经济形势明显疲软,中国的用电结构依然没有很大变化。[详细]2013-01-15 10:4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

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前身是一家大型进口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在多年丰富维修经验的基础上,研发出国内第一台5.5吨级360°全回转液压轮胎式挖掘机并投放市场,二十多年间新源挖掘机不断更新换代,公司至今已研发出10吨级以下的多款轮胎式和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现已发展成为市场占有率较高,客户满意度和售后服务良好的中小型挖掘机专业制造企业,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并远销世界各地。2014年公司新厂区投入使用,新厂区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公司目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管理、生产团队、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切割设备、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机器人焊接系统、机器人喷漆系统等,实现了主机结构件下料切割、拼装焊接、数控加工、表面喷涂全自动化的生产工艺,生产标准流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质量控制保证体系执行,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相关国家标准。新源人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在竞争中发展壮大,面对机遇和挑战,新源人始终秉承“科技为新,品质为源”的企业精神,不断超越自我,将先进、超值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奉献给广大国内外用户。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