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到3”的飞跃 走进哈大客专建设工地
哈尔滨,北纬45度;大连,北纬39度。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在东北的黑土地上画出了一条璀璨耀目的经线。
东北的冬季让很多南方人听着就打寒战。施工人员调查分析了哈大客专沿线最近30年的温度,发现这一地区最近30年的最低气温纪录是零下37.3摄氏度。这样的极端低温给哈大客专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入夏的东北,空气比起北京要干爽许多。夏天来这里,似乎有那么点儿不合时宜,因为哈大客专大部分的技术亮点都是与东北的严寒天气作斗争,一些另辟蹊径的独特办法被施工人员打趣地称作“冻出来的智慧”。短短两日,我们尽可能地多走、多看、多问,期望最大限度地了解这条中国目前最北端的高速铁路。
“空中楼阁”
哈大客专是我国第一条修筑在高寒冻土地带的高速铁路。受极端低温影响最直接的当属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这意味着每座桥梁在冬季施工时的箱梁预制和桥墩施工都必须闯过低温这一关。混凝土浇筑养护的最低温度要保证在5摄氏度以上。冰天雪地里,怎么才能将浇筑养护温度提高到数倍于环境温度呢?难不成要生个炉子?
没错,就是这样。建设者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对付低温,其中就有生炉子这个办法。在用混凝土浇筑桥墩时,施工人员每浇筑一部分桥墩,就在成型的桥墩外搭起一圈保温棚,棚子里生火保持温度,还给混凝土桥墩裹上棉被和电热毯,保证温度达到养护要求。随着桥墩浇筑得越来越高,这些保温棚也越建越高,最高的达到25米,远远看去仿佛一座座“空中楼阁”。
半空中修出来的大桥
哈大客专马总屯特大桥跨浑河段共有23孔现浇简支箱梁采用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单孔梁重950余吨。这是哈大客专全线唯一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制梁的区段。传统的架梁施工需要先搭架子,然后再往上面浇筑混凝土。而移动模架施工则通过一块模板直接在空中制架梁,一走一过即可完成该区域制架梁施工,在速度上要比传统方法快一倍左右。施工人员大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把原来移动模架笨重的油泵千斤顶通过技术革新改为手提式,免去了吊车配合的环节,移动模架行走定位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压缩为6小时。2009年4月22日,该桥5号梁施工首次实现单孔循环12天,创造了哈大客专及东北地区“空中造梁”的新纪录。#d1cm#page#
天上的活儿地上干
东北的低温对哈大客专电气化施工同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电气化检测设备常常在严寒气候条件下“闹罢工”,冰雪冻害时常侵袭接触网和电杆,影响线路的平顺性和安全性。这对像瑞士钟表一样讲究精确安装的电气化施工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承担电气化施工的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从材料关开始抓起。他们选择高度耐寒的电气化原材料,确保各种配件和机具在低温条件下能够正常使用。
“天上的活儿地上干,现场的活儿厂里干。”为了保证将环境影响因素降到最低,施工人员把过去需要在施工现场做的活儿提前搬到预配中心里精细制作,确保了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大桥底下养海鲜
哈大客专西海特大桥全长26.5公里,其中14公里要跨越海产品养殖区,436个墩台位于海产品养殖区内。从施工技术和难度方面来看,西海特大桥的施工难度并不算大,但跨越14公里的海产品养殖区对施工提出了严峻的环保挑战。施工中稍有污染就有可能导致大批海产品死亡,不仅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而且还会造成巨额损失。
中国中铁五局集团施工人员经过现场论证,决定在养殖区段采取双侧主、辅便道加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该方案的最大优点在于主、辅便道形成后,施工污染可限于两便道之间,同时便于狭长区域施工运输。中铁五局集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便道,不以环境破坏换成本。挺拔的桥墩下,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海参池、虾池、蟹池。施工与环境兼得,大桥底下养海鲜,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从1到3”的飞跃
哈大客专铺设的CRTSⅠ型无砟轨道板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而对于之前从没有过无砟轨道预制生产经验的中国中铁九局集团来说,啃下CRTSⅠ型无砟轨道板这块“硬骨头”,是集团参建哈大客专最大的收获。
中铁九局集团哈大客专轨道板场的施工人员从零开始,一方面查找为数不多的可用资料,聘请专家授课;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到武广高铁等线路的轨道板场学习、取经。他们6次改进模具设计方案,10次修改配比、技术方案,成功地突破了关键性技术“瓶颈”。每块重达6.5吨的CRTSⅠ型无砟轨道板都是使用毫米计量的,是名符其实的“针尖儿级”精度。
目前,中铁九局集团哈大客专轨道板场已圆满完成CRTSⅠ型无砟轨道板的生产任务,转而生产盘营铁路客运专线所需的CRTSⅢ无砟轨道板。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改变了板式轨道的限位方式,扩展了板下填充层材料,改善了轨道弹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就在6月初,中铁九局集团施工的盘营客专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单线2公里先导段通过了铁道部的评估验收,标志着集团实现了“从1到3”的飞跃。
如今,哈大客专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数万名建设者在东北的黑土地上赢得了新时代的“辽沈战役”。这片古老的黑色沃土,见证了他们的光荣与奋斗。(来源:人民铁道报)[详细]2012-07-12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