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温和增长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2013/04/11 10:14中国工业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2月份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在50%以上,并创下近11个月以来的新高。同时,汇丰银行公布的3月份中国PMI也从2月份的50.4%上升到51.6%,显示中国制造业正连续温和增长。

制造业市场呈启动迹象

数据显示,3月份,在21个行业大类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等15个行业高于50%,特别是同生产和基础建设投资密切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回升势头突出,达到55%的较高水平,充分表明当前我国制造业市场已呈启动迹象。

从历史走势来看,每年1~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PMI指数往往出现回落,节后3月份开始回升,加之3月份又步入了制造业的旺季,因此3月PMI的环比改善较为明显。但是,今年3月份相比往年旺季偏淡,说明我国经济仍处在温和复苏的格局中。

3月份,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5%,已经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量大幅减少,即便是产成品库存的增长也没有带动企业的原材料库存增长。这一方面是受不断下降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明制造业企业对需求增长的持续性信心不足。

近日,广东、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相继公布“国五条”调控房地产政策的地方版本,将对建材等相关制造业的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同时,随着环保标准趋严,高污染的工业企业生产活动可能会受到管制,也对PMI产生了向下的拉力。

此前市场预测,随着春节因素影响消散,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会反弹至52%,结束此前连续两个月回落态势。分析人士指出,3月份PMI指标继续改善并创阶段新高,表明制造业活动继续扩张,我国经济复苏格局得以延续。但是,低于季节性因素的环比升幅也反映出复苏力度依然较弱,这种弱复苏一定程度上缘于今年3月气温偏低,对于企业开工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是结构转型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内需环境逐渐改善

今年整个一季度,中国制造业PMI走势显示,我国经济趋稳回升态势已初步形成,经济运行开局良好,预计全年将保持平稳向好发展基本态势。

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动力较为坚实,消费和投资具有新的增长空间。从PMI数据来看,2012年,我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达54.9%,高出制造业PMI全年均值4.1个百分点。在制造业中,与终端消费需求密切相关的农副食品加工业、服装服饰业、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设备等行业PMI平均水平,明显好于基础原材料行业,这种态势在2013年将进一步延续。

从外部环境来看,今年世界经济整体趋势向好发展。前两月,我国出口3267.3亿美元,增长23.6%。虽然我国出口上一个大的台阶有困难,但出现较大滑坡的可能性也较小。同时,当前PMI主要指数的回升具有季节性,波动偏大。目前,PMI数据反映出经济运行大体平稳,但未来变化还需密切监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制造业产成品库存指数改变了持续8个月50%以下低位运行局面,再次回升到50%以上,反映出当前供需虽然均现回升迹象,但需求回升仍须加强。

首先,从当前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成本上涨等经营质量与效益方面,而且,生产方式与经营模式的创新升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次,从工业企业利润长期变动趋势来看,其增长动力仍然不足。一是城镇化刺激投资带来的增长短期还不能显现,政策对于投资增长的控制趋于严格。二是工业企业抗通胀能力较低,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变动过于频繁可能会影响企业生产状况,在输入型通胀的影响下,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的不对称传导机制将挤压企业利润。三是利润增长结构急需优化,从1~2月数据来看,原材料加工行业仍然是支撑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制造业市场比较低迷,市场预期也有所下降。

不过,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我国经济持续复苏主要是受国内需求环境逐渐改善推动,未来需求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制造业 中国经济 PMI
相关阅读

【权威解读】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基本稳定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基本稳定,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4年7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24年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0.2%,均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继续保持扩张。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基本稳定 7月份,因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极端天气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制造业PMI为49.4%,景气水平略有回落。 (一)生产指数继续扩张。生产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扩张;新订单指数为49.3%,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从行业看,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2.0%,供需两端增长较快;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低于临界点,产需释放相对不足。 (二)价格指数有所下降。受市场需求不足和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9%和46.3%,比上月下降1.8和1.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从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回升至扩张区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 (三)大型企业景气度提高。大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1%和50.6%,大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稳定,为制造业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0.4和0.7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均有所回落。 (四)企业预期保持乐观。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1%,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较为乐观。从行业看,医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7.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相关行业发展信心较强。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 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一)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服务业业务总量总体与上月持平。从行业看,与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零售、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47.0%,景气度偏弱。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服务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二)建筑业扩张放缓。受高温暴雨和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放缓,商务活动指数为51.2%,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2.9%,表明多数建筑业企业对行业发展保持信心。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扩张放缓 7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有所放缓。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1%和50.2%。[详细]2024-07-31 11:31

CMI指数低于收缩值,7月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环比转淡

2024年7月份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即CMI为95.44,同比增长11.34%,环比降低4.62%([详细]2024-07-30 10:16

如何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华社连发四篇报道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问一:投入与产出的效益账该怎么算?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详细]2024-07-12 11:31

潍柴新增3名齐鲁首席技师!

近日,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齐鲁首席技师[详细]2024-07-12 10:00

太重突破!《经济日报》头版头条,万字报道

今日,《经济日报》在【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研记】专栏刊发文章《太重突破》,头版头条[详细]2024-07-03 18:4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