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扛工程机械大旗 中联重科稳健发展结硕果

2013/02/21 09:13搜狐

“就前三季度的销售数据来看,无疑2012年对于大多数工程机械行业的企业来说是难熬的一年。虽然就目前第四季度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来看,行业减速已经企稳并开始回温。但在2013,行业企业是否能扭转乾坤已成为众多厂家关注的焦点。”行业协会的一位专家表示:“并且更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如何才能‘扭转乾坤’。”

但也有例外,据2012年中联重科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净利润69.60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15%。“公司能在2012年实现‘逆市增长’,关键就在于中联重科的一向坚持的‘稳健增长’战略。”中联重科品牌管理部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表示。

行业发展“冰期”背后的必然逻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12年行业发展遭遇‘冰期’,一方面是受宏观经济进行调整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业内企业前期高速发展时的‘隐患’所致。”上述行业专家如是分析道:“这个隐患就是大部分企业在前期行业景气时‘野蛮扩张’增长方式的后遗症。”

“GDP主要是钢材水泥堆起来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一直以来就把中国GDP年均8%的增长“归功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2008年)4万亿投资用在基建上实际上是把钱投向了已经过热的行业,如钢铁、水泥等。”

“作为基础建设投资扩张的直接受益行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2006年到2012年就处于‘七年繁荣’时期。”该行业专家继续分析道。

据Off-Highway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销售份额占全球的比例从2006年的20.4%,一路飙升到2009年的42.6%,并从2009年到2011年一直维持40%以上的市场份额。

“销量激增的背后,一方面是中国市场迅速扩张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各个主要企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与人力资源上,‘堆积’出产能的急速扩增。”上述行业专家说道:“巨大的需求犹如一针兴奋剂,企业在快速扩张产能的同时必然在企业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跟不上节奏,可以说这种扩张是一种‘野蛮扩张’。”

扩张不会没有代价,自2011年年初开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带来的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黄金十年”的结束。2012年全年整个行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低谷运行。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重点联系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6%、利润下降19.85%。另一方面,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大幅度上升:同比增长126.47%和147.62%。同时,库存同比增长12.19%。

“宏观经济的‘外患’只是一个催化剂,行业企业前期的‘野蛮增长’才是‘内忧’。当潮水退去,裸泳者必然要为隐患买单。”

中联重科:“稳健增长”舞出自己的节奏

国际企业也对中国市场的产能表达了担心。2011年底,在全球挖掘机市场领先的韩国斗山工程机械全球总裁表示,中国工程机械的产能过剩给斗山带来了很大压力,“中国市场应该更加注重整合而非扩张产能”。

“其实詹董早在2009年,就预测说,产能过剩即将到来。”上述中联重科品牌管理部负责人介绍说:“中联重科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稳健增长’,从而避免迷失在前期‘烈火烹油’一般的需求激增中,坚持按照自己的发展节奏来进行产能扩张与产业布局。”

“而这种‘稳健’的节奏,一方面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控制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人力资源的扩张上。”该负责人继续说道:“公司希望能通过对于这两大项目的节奏控制,最终达到使产能扩张、员工人数的增长能与企业发展的速度节奏相适宜,而不仅仅是与宏观需求的发展相适应。2012年,公司能够在全行业一片‘哀鸿遍野’中连续取得营收、盈利双增长,也正是依靠了这种‘稳健增长’的发展模式。”

据今年三季报显示,中联重科固定资产(含在建工程)61.65亿,占总资产的7.09%;三一重工固定资产176.13亿,占总资产26.41%;而徐工机械65.57亿,占总资产15.71%。

“三一与徐工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分别是中联的3.72倍和2.22倍。同时,与中联重科规模相近的三一重工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三费总和上也远大于中联重科。”一位国内投资机构的分析师如是分析道。

而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中联重科在今年行业企业普遍控制甚至缩编的情况下,也呈现出“逆市增长”的现象。

在近日“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联重科员工总数到目前为止增加了七千人。面对记者关于为何中联重科“逆潮流而动”,增招员工时,詹董表示,中联重科“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增招员工是出于企业发展的需求”。

“‘轻资产’的固定资产投入,再加上‘节奏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联重科通过‘稳健增长’的发展模式成功的实现了长期持续的增长,并规避了市场急剧变动带来的风险,从而最终实现了‘逆市增长’的传奇。”上述品牌负责人强调道:“未来公司还会继续遵循这种已经被市场与时间证明了增长模式,从而为实现‘成为工程机械全球前三强’的中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中联重科 工程机械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