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轨道交通水利 7家公司最头痛持续增长
机械轨道交通水利 7家机械公司最头痛持续增长
2002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到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
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将增加1300万(以全国13亿人口计算),从而带动6.6万亿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拉动路面机械、土方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环卫机械等工程机械细分领域的高速增长。
中联重科(000157.SZ)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洪晓明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力争达到60%左右。国家提出城镇化策略,必将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基建工程的更新发展。而这将使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至少还有10年发展期。
然而,目前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的问题是:市场低迷,应收账款高,库存量高;而两大工程机械巨头的争斗,也给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城镇化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但工程机械行业的未来发展并非坦途。
工程机械利润负增长,
三一重工向外扩张
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三一重工(600031.SH),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目前是中国第一、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的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桩工机械、筑路机械等。
2012年三季报显示,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406.99亿元,同比下降1.5%。
净利润下滑的幅度远高于营业收入,首先是源于销售毛利率的大幅下滑以及费用的不断上升。2012年1-9月,三一重工的销售毛利率为33.41%,同比下降了4.42个百分点,较2012年上半年下降2.04个百分点。2012年1-9月,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增加了3.66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12.24亿元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10.67%。这主要是因为三一重工的长期借款大幅增加,2012年9月末比年初增加了88.79亿元。
而且,如果不是调整会计政策,净利润下滑的幅度会更大。在2012年三季报发布前,三一重工公告调整会计政策,将未到合同收款日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2%降至1%,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款由5%降至1%等。
公司公告显示:“经公司财务部门测算,本次会计估计变更预计增加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7亿元。”如果剔除此次变更的影响,三一重工的净利润下滑幅度将达29.60%。
湘财证券研究员仇华指出,从2011年开始,我国高铁等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不断下滑,国内流动性收紧也使工程机械下游购买力下降。工程机械领域的主要产品,如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等,自2011年以来增速同比下滑较大,2012年前三季度更是出现负增长。
国内市场不景气,使三一重工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2012年2月,三一重工以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亿元)收购了德国普茨迈斯特有限公司;7月,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出资810万欧元,收购欧洲第三大混凝土搅拌车以及特种搅拌设备生产商Intermix GmbH公司。
据了解,普茨迈斯特目前产品主要用于搅拌和输送水泥、沙浆、脱水污泥、固体废物和替代燃料等粘稠性大的物质,应用于固体泵、采矿、冶金、污水处理、燃煤电厂、石油化工、固废处理以及隧道施工等等领域,收购后三一可以将相应产品运用于国内市场。
不过,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也使得三一重工2012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到创纪录的-43.9亿元,而收购后的整合问题也不易解决。
此外,为了激发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三一重工于2012年11月公告推出股票期权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2533名激励对象授予权益共计1.78亿份,总成本为2.89亿元。而激励的业绩考核要求为2013年、2014年、2015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不低于10%。
激进政策促中联重科收入增长
中联重科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其中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列。
2012年三季报显示,中联重科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1.08亿元,同比增加17.77%;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均优于三一重工。
值得注意的是,中联重科2012年也变更了会计政策,而且时间比三一重工早了将近一年。比如,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由5%下降至1%,1-2年的由10%下降至6%等。
此次会计估计变更增加中联重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32.40 万元,占其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2.00%。
2012年前3季度,受宏观经济放缓和房地产调控的影响,三联重科的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销量为4678台和218台,分别下降40%和51%,降幅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而挖掘机业务却逆势高增长,前3季度销售挖掘机2532台,增长66%,以挖掘机为核心的土石方机械实现收入增幅超过90%;前3季度中联重科的混凝土机械业务收入增幅在40%左右。
中联重科销售收入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激进的信用销售政策有关。
国信证券研究员陈玲对此表示担忧:“因抗风险能力强,公司信用销售政策偏激进:金融资产组合余额(应收款项、融资租赁余额及担回购义务按揭余额之和)2011年底434亿,12H达545亿,加回上半年出售的101亿无追索保理款,共646亿,增速高于收入增长。上半年新增各类余额212亿,保守假设2011年底余额在当期回款10%约43亿,则新增销售中共255亿形成了应收/或有负债,占当期291亿收入比88%。”
在海外扩张方面,中联重科也早有动作。2008年,中联重科就联合共同投资人弘毅投资、高盛公司、曼达林基金成立了香港CIFA,出资28.78亿元(合2.71亿欧元、3.97亿美元)收购意大利CIFA。
2012年12月28日,中联重科发布公告称,拟出资2.35亿美元收购控股子公司香港CIFA的其他股东持有的股权。
“本次完整收购CIFA公司股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内部资源的无缝整合,同时提高公司未来盈利能力。除了通过对CIFA资源的整合优化,拉动了CIFA业绩恢复至金融危机之前水平之外,收购CIFA也使得中联重科整体混凝土机械业务得到很大提升,此外,此次完整收购CIFA也使公司探索出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有效发展模式。”兴业证券研究员陈德静认为。
“龙虎斗”:损害行业形象
从2002年到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真可谓突飞猛进。然而,这个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截至2012年三季度,这三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207.01亿、196.80亿和177.90亿,分别是2002年的115.18倍、74.42倍和49.11倍;存货分别为99.27亿、120.88亿和53.24亿,分别是2002年的22.48倍、56.57倍和5.54倍。
为了解决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问题,会计估计变更和信用销售等方式就应运而生。
竞争的战场还延伸到了收购方面,比如中联中科收购CIFA、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徐工机械收购施维英等。这些收购有利于资源和技术协同共享,同时也将加剧这几家公司之间的竞争。
而在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中,行业内龙头企业、同处一城的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明争暗斗尤其引人注意。2011年11月中旬,中联重科的一份内部资料直指三一重工窃取竞争对手商业秘密,于是,两家公司开始互相“揭底”,行贿、窃听、私有化等等罪状被不断翻出。之后又有微博门、裁员门、迁都门等事件爆出,损害了这两家公司的声誉,也损害了行业形象。
在2013年1月23日举办的 “2012年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对于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冲突,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对于企业的具体问题,可能要由企业当事方以及相关方情况进一步明了之后,由地方政府和各方面对这个情况作出判断。但对于行业本身来说,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生态,应该由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