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如何避风险

2012/12/28 09:54中国网

欧洲风险增大俄罗斯表现稳定

欧债危机影响扩大,市场出现三大风险

由于主权债务危机使得欧洲经济整体陷入低迷、企业经营困难,2012年欧洲买方订单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部分已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及公共债务负担沉重的国家投保需求有所降低,中国信保接到出口企业报损和实际赔付的金额均有所增加,欧洲核心国家受欧债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整体来看,欧洲地区风险表现:一是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之下,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不稳定,买方特别是中小企业买方破产风险增大;二是行业风险加剧,除全球航运市场未见复苏,光伏行业由于欧洲各国补贴政策调整及实施反倾销措施而出现系统性风险外,电信、高新技术、家电等行业报损及赔付增幅明显;三是东欧及独联体国家政策审批及调整的政治风险有所显现。

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态势总体相对稳定。在实际发生的案例中,中国某电子产品出口企业自2009年与中国信保全面合作后,2009年、2010年、2011年俄罗斯地区的短期险保额分别为3035万美元、3.15亿美元和4.1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00%。2012年初,该企业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突破两位数,跻身俄罗斯市场前5大顶级PC品牌

亚洲和拉美风险多样复杂

亚洲是出口企业受损案件集中区域,拉美是工程机械行业出险最多地区

2012年,亚洲国家针对中国农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等行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在质量标准、检疫认证、环保标准等多方面设置贸易壁垒;东南亚国家的进出口手续和单证要求越来越简便灵活,导致少数出口企业制造虚假贸易骗取保险和银行融资的风险增加,成为出口贸易险涉嫌虚假贸易融资案件的高发区;部分中亚国家仍然存在外汇限制、短缺或经济波动的情况;西亚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受欧美国家主导的经济制裁影响,中东部分热点国家和地区拖欠风险上升;东南亚地区电信市场自由化、开放化程度普遍较高,竞争激烈。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给拉丁美洲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未消除。从中国信保承保经验来看,短期出口业务中,拉美地区进口商申请的信用期限普遍较长,离岸公司作为贸易主体屡见不鲜,买家资信透明度低等问题加大了业务风险。

拉美是2012年中国信保承保的工程机械行业出险最多的地区。

在中长期出口业务中,债务负担沉重、履约记录不佳国家的外汇管制风险显著。在这一区域已进入重组的项目,正面临不断恶化的外部环境。

2013年世界经济风险主要趋势

国家风险、行业风险、买家风险日益凸显,企业避险需求不断攀升

2013年,全球经济依然困难重重,风险突发和外溢的可能性增大,未来风险可能出现六大趋势:

一是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将进一步加大,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2013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困难增加,各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速度也将进一步分化。

二是主权债务危机仍是主要负面因素。2013年财政收支严重失衡的情况不会有显著改观,而美国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否会“交互”与“共振”值得重点关注。

三是宏观调控难度将进一步增加。未来一段时间内,如何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前景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及时加强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棘手难题。

四是贸易保护与摩擦程度将有增无减。出于转移国内矛盾、刺激短期内经济增长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各国之间贸易保护与摩擦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对出口贸易规模庞大、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的新兴经济体而言,有可能遇到更多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五是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不可低估。自美联储今年9月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一些欧洲国家、日本等国也随之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将加大国际热钱的流动性。

六是地缘政治局势不确定性增加。伴随着政治经济利益的相互交织,及世界政治版图的变迁,焦点国家之间以及大国之间的纵横博弈在局部地区将更趋激烈。

责任编辑:Alley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