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十年将拉动40万亿投资 户籍或成突破口

2012/12/25 11:14南方都市报

40万亿投资大戏启幕,土地与户籍或成突破口

促进城镇化的政策出台正在提速。发改委官员透露,由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已编制完成。该规划称“城镇化将在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投资”。各地城镇化体系建设规划方案亦已纷纷出炉。同时,农业部确定,明年将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争取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未来5~10年,人口城镇化将形成支撑中国发展转型的动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强调,关键是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要到位。

城镇化政策出台提速

据报道,由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 2020年)》初稿已编制完成。该规划称“城镇化将在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投资”。明年城镇化改革的综合配套措施将会相继出台,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及教育等方面。此外,近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等地纷纷出台城镇化体系建设规划方案。

同时,农业部确定,明年将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争取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未来5~10年,人口城镇化将形成支撑中国发展转型的动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强调,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1.3%,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区间,未来10年不仅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并且还会有一个较快的速度。如果以年均1%~1.2%的速率推进,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0%以上。

迟福林分析,中国51 .3%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还包括了1.6亿的农民工群体。如果按户籍来算,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迟福林表示,2020年若要达到50%以上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关键在于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到位。

“带动40万亿投资,据说是按照每年1000万人进城、人均年投资4万来算的,其实很模糊。城镇化带来的投资,主要是基建、城市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还有相关产业的投资。”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说。

关键在于农村土地流转和户籍改革

“城镇化的关键两大块是土地和户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任常青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分析,在保证耕地红线的要求下,农村土地流转的一部分是农业用地,更多是农村建设用地。而这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征地制度需要完善。

“农民的土地该怎么进入市场?现在是由政府收回然后挂牌出让。未来的方向应该是,农民直接将其投入市场。”任常青说,“而且须体现土地的未来收益和市场价值,否则农民权益受损,将影响到其进城的生活。

聂梅生接受南都记者采访也强调,目前农村用地跟城市用地没有做到同地同权同价,接下来要从法律层面上衔接平衡。“最终要承认农民的权益和合法性。早解决肯定比晚解决好。”

另一块是要打破城乡户籍制度,这已讨论多年,很多地区已经在试点。“改户口容易,关键是跟户口相挂钩的利益,社保、就业、教育等等。”任常青说,这既需要政府对公共产品的大力投入,也需要市场的力量。

“打破户籍肯定是未来的政策方向,但具体操作问题复杂,各省情况各不相同,可能是逐步试点逐步推开。”任常青认为,城镇化不是一哄而上,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肯定要和当地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不能硬推。

不过,聂梅生认为:“完全打破、取消户籍限制不太可能。”她向南都记者分析,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仍不可能取消户口限制,而是会采取类似“绿卡”政策,规定农民进城纳税多少年以上可以取得居住权乃至购房权等等。“户籍改革估计会逐步推进,先从小城市开始,然后省会城市,再是大城市,最后是特大城市。”

责任编辑:Alley

文章关键字城镇化 40万亿 户籍
相关阅读

中联重科4.0泵车又添38米新锐 小身材大能量助力城镇化建设

近日,中联重科38米4.0泵车在麓谷工业园成功下线。这是公司继成功下线49米泵车后,快速响应市场打造[详细]2019-08-15 11:22

凯斯CX80C挖掘机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扛起大旗

这几年,城市施工大多绕不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命题,在家门口接活的机友们或多或少都会有参与吧! 要[详细]2019-06-28 10:50

12国高级官员访问徐工 或将深化非洲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

近日,来自非洲12个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相关部门的38名高级官员莅临徐工集团,与徐工进出口公[详细]2017-07-07 09:21

再签大单!山东临工助力“中国最大最美边境城市”城镇化建设

近日,山东临工与辽宁宽甸住建局22台装载机交机仪式,在风景秀美的满族自治县——宽甸住建局广场隆重举行[详细]2017-05-25 14:30

国务院: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问题严重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4日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纲要》指出,当前,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问题严重。2000—2015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了约113%,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59%的增幅。部分城市承载能力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 《纲要》称,资源约束不断加剧。一是资源禀赋缺陷明显。二是资源需求刚性增长。近十年间,中国矿产资源供应量增速同比提高0.5—1倍,高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0.5—1倍,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铁矿石、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资源的国内保障程度不足50%。建设用地需求居高不下,2015年实际供地达到53万公顷。 三是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粗放。中国目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能耗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倍和2.5倍;人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面积为149平方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300平方米,远超国家标准上限;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总体不高。四是利用国外资源的风险和难度不断加大。 《纲要》提到,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一是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持续下降。2015年十大流域的700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8.9%。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等地区,复合型大气污染严重;辽宁中部、成渝、海峡西岸等地区,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开始显现。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 二是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部分地区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灾害频发。全国水土流失、沙化和石漠化面积分别为295万平方千米、173万平方千米和12万平方千米,全国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仍占草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约44%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野生动植物种类受威胁比例达15%—20%。 三是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频发。陆域国土地质环境极不安全区、不安全区面积分别占4.6%、10.1%,局部地区地质环境安全风险较高。川滇山地、云贵高原、秦巴山地、陇中南山地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高发频发;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滨海沉积海岸等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不断加重。 四是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陆源和海上污染物排海总量快速增长,近岸海域污染加重,特别是辽东湾、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海域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海岸自然岸线保有率为37.6%,沙质海岸侵蚀严重,滨海湿地不断减少,海洋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赤潮、绿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频发,年均灾害面积分别超过1.4万和3万平方千米;重大海洋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纲要》指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亟需优化。一是经济布局与人口、资源分布不协调。二是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结构性矛盾凸显。三是部分地区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四是陆海国土开发缺乏统筹。 《纲要》强调,国土开发质量有待提升。一是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问题严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6.1%左右,但城镇化粗放扩张,产业支撑不足。2000—2015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了约113%,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59%的增幅。部分城市承载能力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 二是产业低质同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重复与不足问题并存。四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6∶1扩大到2015年的2.73∶1,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存在显著差异。2014年,东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1.75倍、1.79倍和1.28倍,东部地区国土经济密度分别为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2.81倍、18.80倍和5.34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较为突出,截至2015年底全国仍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详细]2017-02-06 14:1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