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筑底趋稳走势渐明 “稳增长”仍需坚定

2012/10/22 08:47证券日报

进入10月份,价格和销量已经连续6个月大幅下跌的钢、煤等工业品开始重拾升势。刚刚公布的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也传递出积极信号:投资、消费、进出口——影响宏观经济面的“三驾马车”均出现了“发力”的迹象。一系列变化似乎证明,国家“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正逐渐起效,宏观经济筑底趋稳的走势日趋明朗。

原材料市场初现暖意 “三驾马车”开始发力

济南金嘉庆贸易有限公司钢材销售经理王晶国庆后忙了起来,前几个月一直冷清的钢材现货交易逐渐红火,上半年,钢材现货基本上一周才有四五张小单,但最近,一周的出货量几乎是之前的两倍。

带动流通领域向好的,是一波钢价上涨行情。自今年4月起,国内煤炭钢铁价格迎来长达6个月的大幅下跌。然而进入9月中旬以来,煤炭钢铁价格均止跌回升。10月18日,主要品种煤炭价格比9月上旬每吨分别上涨10元-25元,涨幅在1%-3%之间;而钢铁价格更是在短短半个月中上涨480元,涨幅达到13.3%。

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晴雨表’,煤炭钢铁价格止跌回升是整个市场的缩影。而原材料市场初现暖意,其背后折射的是宏观经济整体趋稳。从上周陆续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等数据来看,几乎所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都在加快。

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开始发力,显示我国宏观经济中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步积累,经济运行已由缓中趋稳向筑底企稳转变。其中,投资方面,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回落幅度也有所收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提高,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5%。此外,出口增速在9月份大幅反弹至9.9%。考虑到四季度的圣诞节因素,加之欧美金融市场有好转迹象,预计四季度出口仍可保持温和回升的势头。

应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在宏观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国内外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正在广州进行的广交会是反映我国外贸状况的一扇窗口。在9月份外贸数据触底反弹的同时,广交会上传来的参展商、订单减少的消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外需面临的压力。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称,虽然9月份的外贸数据呈现积极变化,但由于当前外贸环境仍然复杂严峻,扩大外需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因此仅凭这一个月的数据还不能马上断定我国的外贸已经企稳回升。

“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基于防通胀考虑,货币政策没有太大的进一步放松的必要;财政政策也主要是落实好已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措施,落实好各项民生工程的投入。

当前经济形势好转之时,也是稳增长的关键时期。专家普遍认为,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风险,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

责任编辑:Amanda

文章关键字经济筑底 稳增长
相关阅读

GDP增幅连续七季度回落 经济筑底企稳

三季度GDP增7.4% 连续七季度回落。 多指标印证经济筑底企稳。 专家认为,稳增长政策应进一步发力。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连续七个季度回落。从环比看,三季度GDP增长2.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有信心通过努力全面实现今年的目标。 研判 经济增速趋于稳定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从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的组合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增速趋于稳定,9月份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加快。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7%,保持在年初确定的目标范围内。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20.5%,货运量增长11.8%。出口增长9.9%,大幅高于7月份1%和8月份2.7%的增速,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8%,实现4个月来首次回升。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扭转5月份以来环比连续下降趋势。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至100.8%。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取得积极成效,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前三季度服务业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幅度大于去年同期。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就业稳定,居民收入增加。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超过全年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分别增长9.8%和12.3%,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四是物价和房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前三季度同比上涨2.8%,9月份上涨1.9%。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有55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与上半年相比,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尤其是从9月份的主要指标数据来看,国民经济运行企稳的态势比较明显,初步判断,当前国民经济运行正在由缓中趋稳到筑底企稳转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虽然三季度经济增速仍处放缓过程,但放缓程度明显收窄,经济增速已经开始趋于稳定,且一系列经济运行数据显示,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因素正在形成。 应对 稳增长政策仍待出台 经济的筑底企稳与国家此前实施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密不可分。9月份工业增加值的回升是经济指标中的重大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朱金周博士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虽然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但仍然略微超过此前我们对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增长的预测目标。2012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环比增长0.79%。环比增速已经连续三个月呈现加大态势。这表明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特别是5月份以来,我国及时采取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已经取得成效。 随着稳增长政策企效,各方对四季度经济形势判断趋于乐观。“我认为四季度延续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筑底企稳或企稳温和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大。”盛来运说。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也表示:“尽管增长数据看起来并不十分乐观,但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已经显露出了企稳的迹象。尤其是5月份以来,中央政府批准了大约7万亿元的基础投资建设项目。我们相信这些项目将在中国的权力交接完成后进一步加速建设。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数个季度,中国经济将出现较为温和的回升。” 不过也应该看到,当前经济筑底企稳的基础仍不牢固,需要进一步出台稳增长政策。仍以工业为例。朱金周介绍说,虽然工业经济总体上缓中趋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工业增加值增速仍然处于过冷区间。发电量、钢材等主要产品产量大多趋冷甚至过冷。二是工业企业效益改善情况不容乐观。2012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597亿元,同比下降3.1%,降幅比1-7月份加大0.4个百分点。在外需低迷、去库存化、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持续下降以及钢铁等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下,工业企业效益要取得实质性改善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获得更多关注。各地虽然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但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先导、支柱产业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受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工业经济缓中趋稳的基础并不很牢固,实现年度工业发展目标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在政策取向上,需要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并举,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但也要防止地方政府的政策过度宽松。”朱金周说。 建议 扩投资与改革相结合 内需的情况也不完全乐观。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表示,9月份物价持续处于低位,进口增幅只相当于三季度同比增幅的一半,出口却基本与三季度一致,说明总体需求仍疲软。 国家发改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短期的稳增长政策还需要适当扩大公共投资。比如还需要继续投资高速铁路等铁公机项目。另外还需要适度放松货币,激活民间投资,出台促进消费的政策,用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稳定房地产市场,以及稳定拓展外需。 不过这些短期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用可能不大。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四大挑战,包括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农村劳动力不再充裕、人口红利开始消失、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投资作为一剂猛药,只能给正在下行的经济托底,让它不要下滑得太快、幅度太大,但对中国经济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趋势性转变无能为力。“虽然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反弹,但是也许明年年初就会再掉下去。” 这就需要在中长期通过改革增加经济发展的潜力。在日前由清华大学(微博)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经济系主任白重恩提出,调整经济结构,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刻不容缓。 白重恩说,2008年以来的高投资率是反常的,投资回报率从1993年的15.7%下降到2010年的5.1%,今后不宜继续增加投资率。中国的高投资率源自高储蓄率。储蓄率高的原因是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增长较快,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过快。所以要提高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具体来说,一要增加劳动收入,如大力发展服务业、减少垄断、降低税赋、进一步对外开放;二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如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提高存款利息;三要加强社会保障、做好再分配,如用国企分红支持社保、降低社保缴费率。 王晋斌也说,如果经济增速回升乏力,可能导致未来就业压力增大。近来国家发改委加快了投资项目审批,国家在货币政策方面也保持稳健,但是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税收改革等方面还没看到明显动静,预计未来还会有一些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详细]2012-10-19 09:00

多项数据回暖释放经济筑底企稳信号

在全球宽松政策和国内“稳增长”政策刺激下,近期中国多项宏观经济指标回暖,制造业PMI回升,9月出口形势改善,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社会融资规模扩大,这些都释放出中国经济筑底企稳的信号。 据海关总署13日发布数据,9月份我国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虽然9月份的贸易数据并不能代表四季度的趋势,但释放出的政策信号有助于外贸的稳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指出,自下半年以来,国家不断增加投资,消费也基本处于平稳的态势,三季度中国经济见底的判断应该可以明确。 此前公布的9月PMI数据也显示,在PMI指数回升的同时,分项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2.2个百分点至48.8%,已预示出口开始恢复;同时,新订单指数回升也反映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增长企稳,经济有筑底趋稳迹象。 另外,央行日前公布数据显示,9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6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月多4041亿元,其中,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232亿元,同比多增1539亿元。 “9月社会融资规模较去年大幅增加,这是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先兆,而中长期信贷有一定程度增加,表明基(微博)建投资正在逐步落实。”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连平指出,社会融资规模明显扩大表明当下融资需求旺盛,其中信托贷款和企业债券融资增长尤为抢眼,有理由相信其中相当部分流向了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这必将增加未来经济回升的动力。但他同时提醒,由此产生的风险也应高度关注。 国家统计局将于本周四发布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市场普遍预测不佳。不过,目前经济显露企稳迹象,分析人士预测,四季度经济增速会有所反弹,明年经济将实现平稳温和增长。 稍早社科院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在7.7%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但明年GDP增长率将回升8%以上,至8.2%左右。[详细]2012-10-15 08:59

制造业三大数据显示经济筑底企稳迹象明显

近日,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发布9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33,均涨幅为2.24%;国家统计局和中采联联合发布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8%,自5月份来首次回升;汇丰中国9月PMI终值为47.9,比8月小幅回升。中国制造业三大评价指标数据均出台,折射出经济筑底企稳迹象明显。 生意社发布的9月BCI指数为0.33,这反映出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扩张状态,扩张动力继续增强,经济企稳趋于明显。 记者发现:在BCI监测的8个板块中,涨幅最大的是有色板块,涨幅为4.15%;橡塑涨幅为3.58%,纺织、钢铁、化工和建材涨幅均超过2%,只有能源和农副板块下跌,其中,农副下跌2.01%。 “BCI监测的是国民经济最上游、数量最大、用途最广的100个基础原材料的价格,对未来经济有一定预见性。”生意社高级研究员朱小军表示,从9月的BCI指数看,国内制造业经济企稳迹象已趋于明显,多项积极因素正在逐步形成,为四季度稳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同时,两组采购经理指数(PMI)也折射出制造业经济企稳迹象趋于明显。 10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数据:9月份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该指数自今年5月份以来首现回升。 从11个分项指标来看,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略有下降,其余指数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等主要先行指数回升明显,均超过1个百分点,显示出内外需情况均有明显好转。 这一组PMI侧重于国企,该数据也被称为“官方PMI”。汇丰中国发布的PMI,由于侧重于中小企业,因此也被视作“民间PMI”。 民间PMI9月终值为47.9,连续11个月收缩,但是比8月终值47.6出现小幅回升,其中就业的收缩程度也出现放缓。 对此,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中国制造业的增长很可能正在筑底。[详细]2012-10-09 09:13

专项债助推重大项目开工 基建投资力保经济稳增长

自8月下旬以来,发改委先后3次以“紧急通知”的形式,要求各地申报地方专项债券,进入四季度之后,在地方[详细]2019-10-25 10:54

工程机械行业:7月挖机销量超预期 全年预计平稳增长

上周复盘:上周工程机械板块受整个市场行情的影响出现下跌,申万工程机械指数8637.86,较8月9日下跌0.5%。工程机械主要龙头三一、徐工上周分别下跌1.63%、上涨0.23%,自年初以来分别上涨53.54%、34.48%。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恒立液压和艾迪精密上周上涨4.85%、上涨4.25%,年初以来分别上涨52.56%、54.23%。行业复苏以来,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享受到了寡头格局下的盈利硕果。 工程机械: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行业统计数据,2019年7月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12346台,同比涨幅11.0%。其中国内市场销量10190台,同比涨幅9.1%。1-7月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149553台,同比涨幅13.9%。其中国内市场销量135062台,同比涨幅12.0%。 7月份挖机销量超出市场预期,但也印证了我们之前的观点,个别月份挖机销售负增长无碍全年销量的增长。从销量数据来看,2019年国内挖掘机需求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海外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增长,1-7月累计出口1.45万台,同比增长35.7%,出口增速将远超国内销量增速。 2019年1-6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2%,“专项债”政策托底基建,政策“逆周期”意愿强烈,基建投资回升是大概率事件。预计2019年全年基建增速5%,房地产增速5%-10%,叠加寿命和环保因素驱动的更新需求,预计8-12月挖掘机销量增速有望高于零增长,2019年全年有望达10%左右。建议关注工程机械龙头和零部件厂商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恒立液压和艾迪精密。[详细]2019-08-23 09:46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