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显示中国经济四季度有望呈现趋势性回升

2012/10/04 12:37新华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自今年5月份以来首现回升。此前刚刚公布的9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数据显示为47.9%,同样较8月的47.6%略微回升。

尽管两项数据仍低于50%的枯荣线,但在9月双双出现回升,显示我国经济运行逐渐筑底趋稳已较为明显,为四季度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经济筑底企稳迹象趋于明显

针对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情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经济筑底企稳迹象趋于明显。整体来看,经济增速下行态势开始改变,预计未来经济增长将稳中略升。

不过,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看来,9月PMI出现反弹,可能更多是季节性因素使然。

历史数据显示,受新订单及生产量指数上行带动,9月PMI往往回升。2005年-2011年间无一年例外,平均升幅达2个百分点。但在2009年和2011年PMI的回升幅度较小,均为0.3个百分点;即使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9月,PMI亦大幅回升2.8个百分点至51.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对记者表示,9月PMI回升的确有季节性因素,但经济企稳的迹象也比较明显。多个积极因素正在逐步形成,为四季度稳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增长很可能正在筑底。

内外需好转将提升企业利润

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PMI11个分项指标来看,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略有下降,其余指数均不同程度上升。

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等主要先行指数回升明显,均超过1个百分点,显示出内外需情况均有明显好转。

尤其是出口企稳和去库存化接近尾声,进一步加强了经济的增长动力。“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上涨2.2个百分点,预示着今后外需大幅下滑的低迷状态将扭转。”蔡进说。

瑞银财富管理研究部首席中国策略师高挺认为,欧洲情况不再继续恶化,将会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撑,而美国QE3的出台进一步利好中国出口形势。“只要全球经济还是弱增长,而非继续恶化,我们就不用担心中国出口在现在的弱势基础上还会大幅下滑。”

而对于此前一直担心的去库存挤压企业利润问题,不少专家认为已接近尾声。产成品库存指数连续3个月低于50%,为企业生产、供给腾挪出空间。

在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路易高看来,一旦库存被吸收,库存动态将最终逆转,从而带动利润增长转佳。但总的来说,盈利增长不会出现大幅反弹。

四季度经济有望呈现趋势性回升

张立群指出,新订单指数回升,反映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增长企稳;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预示出口开始恢复;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降低,原材料采购指数回升,表明企业去库存活动基本结束;生产指数回升表明受订单增加的影响,企业生产开始恢复。

“综合来看,三季度是中国经济筑底的底部,未来的增长还会在这个水平上逐步有所提高。”张立群认为,在这个背景下,全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在7.5%—8%之间。

蔡进也强调,这一系列积极因素的形成,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企稳回升。尽管未来经济表现可能还有一些变数,但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是趋势性的。

此外,由于去年四季度经济数据基数较低,也对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依然疲弱的经济形势下,不同规模的企业分化明显,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生存困境。数据显示,大型企业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但中型、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8%和46.7%,不仅依然低于50%,还分别比上月下降0.1个和1个百分点。

在这一情况下,不少专家建议,相对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可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帮助企业减负才能进一步激活企业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Winnie

文章关键字PMI 回升 四季度
相关阅读

10月制造业PMI回落 高端制造业保持加速扩张态势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10月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均有所回落,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过,以装备制[详细]2019-11-02 22:37

连续两个月上升 9月制造业PMI创近年新高

国家统计局9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4%,连续两个月上升,达到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环比、同比分别上升0.7和2.0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扩张步伐有所加快。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9月PMI呈现出四方面特点。一是供需两端继续向好,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二是国内外市场需求改善,进出口稳步增长;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加快成长;四是国庆、中秋双节临近,消费品制造业扩张加快。“购进和出厂两端价格大幅上升,是拉升当月制造业PMI的重要因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近期大量工业产品价格上升,黑色金属、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煤炭等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上调。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连续两个月大幅上升至68.4%、59.4%,9月环比上升了3.1和2个百分点。产品价格回升促进生产加快,制造业短期回暖。由于涨价主要集中在中上游产业,中下游行业成本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9月下旬部分产品价格上升势头减弱,未来回暖势头可能略有放缓。从五大分项指数看,三升一平一降。连平说,生产、新订单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上升0.6、1.7、0.6个百分点,分别为54.7%、54.8%、48.9%。原材料库存指数有所上升表明补库存意愿改善,但仍然低于荣枯线,补库存动力依然较弱。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3%,与上月持平。从业人员指数为49.0%,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用工量略有减少。大部分分项指数都有上涨,并且涨幅较大,供需两端扩张都有加快。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3.8%,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位于年内较高的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51.1%,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9.4%,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详细]2017-10-09 09:46

7月制造业PMI出现季节性回落 周期性行业有望今年底完成出清

关于制造业PMI的未来走势,于颖指出,上游行业价格的上升可能会制约一部分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排除后期个[详细]2017-08-01 11:27

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上方 至三个月高位

6月,官方制造业PMI与财新制造业PMI双双回升。 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上方 至三个[详细]2017-07-04 09:55

5月制造业PMI为51.2 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7年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与上月持平。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生产活动预期指数小幅上升,新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其余7个指数均有所下降。在下降指数中,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其余4个指数降幅在1个百分点以内。 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 继4月份回落后,5月份PMI指数持平,且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增长走稳态势进一步明确。订单类指数提高或持平,表明国内外市场需求大体平稳;价格类指数继续回落,表明市场供求缺口正在较快弥合;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提高,表明库存调整活动趋稳;生产指数下降,生产活动预期指数上升,表明生产活动趋稳。综合研判,经济增长正由短期冲高回落态势转为总体趋稳态势。 生产指数为53.4%,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均高于50%,分别为53.3%、54.3%和52.3%。 新订单指数为52.3%,与上月持平。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0%,分别为52.7%、52.2%和50.9%。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小型企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高于50%,分别为50.9%和51.8%;中型企业位于50%。 积压订单指数为45.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积压订单指数均低于50%,分别为45.4%、45.8%和44.8%。 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6.6%,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产成品库存指数均低于50%,分别为46.8%、45.7%和48.0%。 采购量指数为51.5%,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采购量指数均高于50%,分别为52.2%、50.7%和50.2%。 进口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的进口指数高于50%,为51.2%;中型和小型企业低于50%,分别为48.4%和44.4%。 购进价格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的购进价格指数低于50%,为48.4%;中型和小型企业高于50%,分别为50.7%和51.5%。 出厂价格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出厂价格指数均低于50%,分别为46.9%、48.1%和49.9%。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指数均低于50%,分别为48.9%、48.1%和48.2%。 从业人员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和中型企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50%,分别为49.0%和49.4%;小型企业高于50%,为50.9%。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和中型企业的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50%,分别为50.4%和50.6%;小型企业低于50%,为48.8%。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高于50%,分别为57.4%、56.3%和55.0%。[详细]2017-05-31 09:57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