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工程机械行业竞争 完善多方监管体制

如何突出重围?国内企业惯用的低价竞争轮番上演,近乎于疯狂的销售策略打包上市, 零首付、低首付、有奖促销、承诺为购机者“垫付”部分首付款等促销乱象屡见不鲜。这种促销手段表面上看有利于购机者,实则是将不可预见的风险转嫁于用户。通过“填鸭式”销售,制造厂商给予代理商的销售压力就会减轻,以超低折扣价格让出部分可能的利润难免使购机用户动心。各企业代理商在回笼资金的压力下,以自掏腰包垫资的形式促销设备,使得盲目投机、信用等级低的用户进入工程机械行业,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购机合同的潜在违约率。

代理商和用户双方均抱着侥幸的心理,彼此承担着风险,目的都是获得更高利润。问题是设备销售出去以后,用户有没有活干?如果赶上经济不景气的年头,工程开工量急剧减少,用户设备长期停工无处来钱,他拿什么钱还款?还不上款有些人就会像王某一样铤而走险。而部分工程机械代理商只埋头销售新机设备,对用户的实际需求不闻不问,连很多与工程机械行业毫不沾边、没有多少从业经验的人都拉来做销售,造成的后果就是设备卖得越多,收不回来的企业应收款越多,造成的经济风险越大。

更重要的是工程机械行业的低价竞争诱使银行过度放贷,用户无钱还贷、代理商资金无法回笼、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不良资产累积叠加。反过来,银行放松对贷款人的信用审查,诱使大量没有从业经验的低级用户入行。放大到整个工程机械市场,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的过度营销和市场投机加剧了工程机械行业的泡沫累积,形成恶性竞争的负循环,这是导致文章开头案件的根源。

践行行业自律公约 维护行业有序发展

早在2006年,为促进行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利益,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倡议并组织主要工程机械企业共同制定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律公约》。公约主要围绕诚信经营、公平竞争、自主创新等方面提出要求,呼吁行业同仁共同构建和谐的市场环境。

协会加大对行业自律的关注程度,说明对国内企业开展过度营销和恶性竞争的做法早有管理规范和应对措施。笔者注意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律公约》第三条明确写到:“公平竞争,正当竞争,不搞低于成本或低于正常利润水平的低价销售,不搞商业贿赂。”可以看出反对不正当竞争是每一个工程机械自律公约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是针对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约定。

同时,应看到自律公约的执行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并不是有了全体立约人的签字和承诺就万事大吉。要实实在在地做好自律公约的履行、监督和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全体立约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群策群力,所有企业共同遵守并相互监督;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的舆论和监督作用,让民众了解工程机械行业自律公约,从而使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行业发展,为改善工程机械运行环境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扪心自问,国内企业要真正践行公约规定的内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需要企业的自觉,同时需要行业协会的引导和协调,更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律公约真正成为我们行业有序发展的动员令,成为行业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及自我提高的奠基石。

借鉴国外企业经验 提升品牌和技术

可喜的是在价格战之外,经历市场危机的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不再仅仅围绕着产品、价格纠缠不休,而是将核心技术和品牌服务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2年开年以来,先后就有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柳工收购波兰HSW,徐工集团收购施维英,潍柴集团收购法拉帝,潍柴动力入股德国凯傲集团,较远则有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密集收购海外企业,无不对国际巨头先进的核心技术垂涎欲滴。通过海外并购,不仅能迅速提升企业制造技术和综合实力,同时也为企业铺设海外销售网络,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最佳渠道。

我们也能看到国内企业并购的普茨迈斯特、施维英、法拉帝等公司,在产品创新、质量可靠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究其原因,欧美国家政府等相关部门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有诸多措施,一般并不直接参与和介入企业技术创新,而是通过立法、政策等间接方式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德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业技术大国,除了德国政府和企业界都十分重视科技进步以外,其独特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鼓励与政策倾斜,是一个重要因素。而日本的工程机械企业以创新为途径,通过不断创新而加强自己的实力,从而不断做大、做强,达到成为大型企业的目的。欧、美、日等国家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政策,并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

我们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强专利保护,才能更好地维护企业利益,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不失为明智之举。

因此,建立和巩固以政府推动、协会引导、企业参与、社会监督,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机械良性发展机制刻不容缓。工程机械市场的健康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需要政府、协会、企业、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标准、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用户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工程机械制造商和代理商的权益也能落到实处。

本文为第一工程机械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Eason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