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与转移——中国制造业突围之路
面临前堵后追的重重压力,中国制造业能否成功突围?中国制造业是否只剩下昙花一现然后沉沦的一条路?应该说,中国制造业成功突围的希望很大。虽然外界普遍将中国的成功归因于最显而易见的低成本和借此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造就,并基于此而怀疑中国在成本上升时期能否保持“世界工厂”和出口大国地位,某些工厂和出口订单从中国向其他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转移,似乎又验证了这种怀疑;实际上,我国制造业生产和出口的竞争力并不仅仅源于低成本,而更多地植根于完整产业体系所带来的范围经济效益、巨大市场所带来的规模效益、优良且不断改善的人力资源、优良且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不断改进的公共服务效率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有的是其他国家永远无法具备的长期优势,有些因素也可以维持相当一段时期。尽管中国有些以往的优势已经或正在逆转,但有些优势将日益展现。从未来发展来看,我们必须超越廉价要素“优势”,更多地依靠以下非价格竞争力,也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一)优势之一:完整产业体系所赋予的独一无二的范围经济效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工业化,早在改革之前就基本建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今日中国内地产业门类之齐全,全世界无与伦比。目前,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可以在中国找到,从而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中国产业界藉此赢得了独一无二的巨大范围经济效益,成为中国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而这种效益是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所不可能具备的。(二)优势之二:依托巨大国内市场取得开放环境下的全球市场主动权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多种商品进出口、生产、国内销售规模为世界之最,巨大的市场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可观的规模效益,也意味着中国产业的自主创新有更大几率依托国内市场迅猛成长,中国标准比其它大多数国家同行有更大几率成为国际标准。中国国内市场规模之巨大、持续增长之迅猛,世人有目共睹。10余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较高增幅。尽管某些国家、国际组织和个人动辄抨击中国国内“消费不足”,甚至把印度当作值得学习的楷模向中国人推销,事实是按绝对规模衡量,中国国内市场是印度的三四倍,按增长速度衡量,中国国内消费增速领先于世界所有大国,国内消费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增幅。2000~2010年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依次为9.7%、10.1%、11.8%、9.1%、13.3%、12.9%、13.7%、16.8%、21.6%、15.5%和18.3%,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剔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实际增长14.8%,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6998.4亿元之多。2011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其中商品零售额163284亿元,增长17.2%。早在2008年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7.7亿元中,对应于可贸易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已达91198.5亿元,按2008年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中间价)1美元兑人民币6.9451元计算,折合13131.34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14285.5亿美元的92%,一般贸易出口总额6625.84亿美元的198%。不仅如此,按货币衡量的方法低估了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相对于发达国家市场的规模,因为同样的制成品大多数在中国国内市场价格普遍远远低于在发达国家市场价格,常常也低于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价格。假如换算成数量,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优势更为显著。依托巨大国内市场,中国企业可望在开放市场上取得多方面优势。截至目前,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出口制造业的规模效益、出口企业在危机时期能够借助国内市场弥补出口市场损失而渡过难关,以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而这些外商直接投资又往往具有高度的出口倾向。我们吸引外商投资的重点正日益转向资金、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如信息技术(IT)产业,这些产业市场格局的特征是寡头竞争,一旦寡头之一采取了主动行动,其它寡头必须采取相应的行动,否则就可能丧失市场份额,甚至满盘皆输。这意味着对于寡头竞争产业,我们引资工作的重点应当集中于一两家而不宜过度分散精力,只要能够重点突破一两家,其它企业就会在竞争压力下跟进大陆。张汝京在大陆创办中芯国际,刺激中国台湾地区另外两大芯片巨头联电、积电跟进,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近两年,中国台湾地区岛内围绕是否开放12寸晶圆厂赴大陆投资发生了激烈政治争议;其实,类似的高技术产业并不只是中国台湾地区一家独有,假如有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类似高技术产业落户大陆,那么,除非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及时跟进,否则他们就有在竞争中落伍、甚至被淘汰的风险。既然原来在中国台湾地区食品业界不入流的顶新集团能够依靠开拓大陆市场而跃居中国台湾地区业界第一梯队,那么即使是目前在这些高技术产业暂时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其他经济体企业,依托大陆的庞大市场和生产体系,他们也完全有可能重演顶新集团的成功道路,更不用说大陆本土企业了。[详细]2013-09-24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