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保增长投资规划已达17万亿 专家质疑

2012/09/17 10:01网易财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国际金融论坛2012学术报告会上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地政府保增长的投资规划已经达到17万亿。

吴敬琏表示,上星期初各地所报上来的投资规划大概是7万亿,到周末已经到12万亿,但是根据目前的不完全统计,各地保增长投资已经达到了17万亿元。

中国金融体系问题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方式

吴敬琏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现在的金融体系存在很大问题,而根源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问题,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引用了前苏联斯大林的路线即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发展方式,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大规模投资,用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近些年中国的金融系统有了很大的变化,跟国际接轨,机构的设置及某些市场的运营方式都运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是因为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改变,旧体系的许多东西在金融体系里仍然有影响,通过金融系统分配资源的功能,保证能够抽取更多的资源来完成国家经济的目标,把攫取型的体制叠加在市场体系上,造成了现在的种种问题,而这种发展方式造成的后果现在变得越来越明显。

吴敬琏表示,最近他到一些地方去的时候看到各地地方政府都很着急,希望实现高速度的增长,否则财政问题、社会福利问题都难以解决,但是目前解决的办法仍然是投资,大规模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各地为保增长的投资规划达到了17万亿,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他还称,中国现在的金融体系虽然在现象上跟西方金融体系最终的结果很相似,但是所有的机制都是反过来的,中国的储蓄减投资有大量的剩余,于是用了出口导向政策,用这部分剩余填补发达国家储蓄投资的缺口,但是结果的表现是一样的,也是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以及证券的泡沫。

铁路主要资源用来建高铁是资源误配

吴敬琏在现场举例讲了中国靠投资拉动经济突出的两个样板,一个样板就是高铁,他表示,高铁是需要发展的,在某些企业经济活动比较密集、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建设高速铁路,哪怕是亏损的,也是有利的,因为有外部性作用,比如北京到上海的高铁对于经济的影响就是重要的。但是因为中国目前高铁建设用的是超级政企合一的企业,运用国家的力量来进行建设,结果造成了许许多多的问题,用这么多资源普遍进行建设,留下来几万亿的负债,另外,交通方面的科学家早就提出这样的问题,铁路现在的短板是在货运,而不是在客运,中国现在把主要资源用来建设高铁,高铁是客运,这是资源的误配。

另外一个样板是有几个省份超高速的增长存在的问题已经相当危险,某个省连年GDP增长都达到了14%、15%的水平,投入越来越多,按照本地GDP的总量来说,去年的投资率大概是89%,今年上半年的投资率则达到了本地生产总值的120%,吴敬琏表示,只要稍微有些经济学素养或者对过去历史有知识的人都会认识到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责任编辑:Winni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刺激经济措施未有副作用

中国今年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际收支更趋平衡,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专家表示,中国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运用得当,力度适宜,推出时机也很精准,并未产生副作用。 运用政策保增长很必要 2012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新变化。一方面发达经济体不景气造成外需收缩,另一方面国内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上涨,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经济增速持续回落。这种情况迫切要求采取措施促使经济快速企稳和回升。 中央决策层强调,今年的宏观调控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仍在预期目标区间之内。但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让稳增长的问题变得突出起来。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根据形势变化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举措。 “稳增长是为了遏制经济过快下滑的势头,是为了稳大局、稳通胀。”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微博)对本报记者说,稳增长措施包括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结构性减税等财政政策,针对出口的一些扶持政策,以及发改委批准的和地方政府进行的新投资项目等。 当前政策得当措施得力 降低流通成本扩大消费、按“十二五”规划快速启动重大投资项目、完善外贸出口政策、推进结构性减税、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减轻企业成本负担……一系列预调微调措施在2012年密集出台一起发力,为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茉楠指出,前期政策预调微调已见成效,经济没有再下滑,目前中国经济已稳住了,没有出现硬着陆。 最新数据表明,稳增长政策得当,措施得力。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有小幅回升。分析认为,PMI回升得益于由地方政府主导、国家发改委作为推手的新一轮基建投资热潮。这些投资规模超万亿的基建项目对水泥、钢铁、机械等行业能够形成直接利好。预计,随着更多基建项目陆续开工,制造业企业的境况可能将持续改善。专家表示,去库存已经开始了,采购量已经上升了,去杠杆也就来的更快了。 出口也较为乐观。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6.3%。其中,出口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进口增长2.4%。出口创新高一方面是美国经济复苏助推消费,另一方面是国家出台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显效。 货币和信贷增长一直被视为经济活动的先行指标。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8%,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3%,均高于市场预期,并创出年内新高。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出我国“稳增长”政策效用正在发挥作用,传递出流动性状况和社会总需求正进一步改善的信号。 稳增长并未带来负效应 凡事过犹不及,“稳增长”固然好,有些人担心不要发展成“保增长”,以免过度刺激经济出现新的产能过剩、物价飞涨、地方债务加重、资产泡沫上升、环境成本加大等弊病。所幸的是,目前中国采取的稳增长措施是预调微调,保持了一定的审慎和适度。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认为,“稳增长”是在经济没有出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政府为了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而要实现的一种预期目标,一般都采取趋于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保增长”是政府为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重大变化,造成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持续大幅度下滑时而采用的一种非常规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般都采取强刺激的措施,通常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相对于2008年,今年我国经济增速回落幅度没有那么大,因此货币和财政政策也没有采取那么大的力度。”张茉楠说,政策力度适当,就不会产生太大的负作用。 现在未出现负作用,不等于未来不会有负作用。张茉楠提醒说,任何政策都有时滞性,要警惕未来产生负作用。目前全球为保增长都在释放流动性,美国有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加大量化宽松规模,欧洲有OMT(无限量购债计划),韩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也在降息,现在国内外的需求还没起来,所以通胀没反弹,若经济企稳后,需求也起来,货币流动性肯定会反映在价格上涨上。 张茉楠建议,当前要把握好刺激经济的度,把握“度”体现在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上。要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变化情况适时适度调整稳增长政策,比如全球都在宽松货币,若我们也宽松,合力加码,就不叫微调,成为超调了,将会产生一定的负作用。[详细]2012-10-16 09:21

地方政府投资暗流涌动周期股能否卷土重来

作为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的传统基金重仓股,水泥、基建、有色、钢铁等周期类板块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遭到市场抛弃。更为糟糕的是,身处经济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中,即便在股价已大幅打折、经济见底预期渐浓情况下,这些行业似乎仍难以提起市场的兴趣。 周期股真的没有机会了吗?市场分歧显然不小。有机构认为,动辄上千亿的库存已成为压制行业翻身的“顽石”。但也有机构指出,近来地方政府动作频频,投资冲动此起彼伏,这将为周期股卷土重来提供绝佳的土壤。 悲观者: 周期股“不周期” 与过去几十年的演化路径不同,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结构调整的特殊时期。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新兴产业的政策取向使得传统周期性行业的复苏之路步履维艰,同时也让原来的周期股在新经济周期中的周期性大大减弱。 中银国际证券在报告中指出,从周期角度上看,物价和库存水平有待进一步回落,而投资在这一过程中的内生属性将显著增强。对于中国经济短周期而言,CPI增速和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若能回落至1%和9%以内,或许才能真正出现周期性复苏动力,而目前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巨大的产能压力使得这一过程难以一蹴而就。 最新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原材料库存压力仍较高。截至目前,钢铁社会库存量1480万吨,同比上升;截至8月17日,铜、铝、锌期货库存均高于去年同期,说明下游需求不振已波及几乎所有金属需求,且目前尚无好转迹象;煤炭生产企业库存继续上升,截至目前为2033万吨,较2月份底部上升30%;截至目前,主要化工品中甲醇、氯化钾库存较年初小幅增加,甲苯下游需求疲软,较年初大幅增加。不可否认,经济转型将很大程度削弱传统周期性行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复苏进程,这也成为部分机构看空周期性行业的最主要理由。 长江证券甚至认为,此轮自2011年8月开始的经济衰退期远未结束,在经济需求下平台阶段供给面将要展开痛苦的调整去适应经济需求永久性的衰退。经济增速下平台的理由包括:作为主导产业的房地产业、建筑业增速下平台;欧美经济去杠杆对于进入WTO后贸易促进的反向消减;面临刘易斯拐点的人口红利丧失。经济底部的摸索是长期的,而遵从经济基本面的投资者在预期底部来临之前都难以趋势看好市场。因此,产能供给调整成为目前“悲观风尚”的一大论据。 据其最新调研结果,长江证券判断,传统三季度季节性的经济环比改善低于市场预期,经济见底言之过早,调整时间将再超市场预期。主导产业下降将延长经济衰退时间,这是短期对经济的冲击之一。自2011年8月进入经济衰退期至今,衰退时间仅为十个月,从这个角度出发,乐观而言2013年后期或能见到中期生产底,中性而言2014年上半年才能见到中期生产底。 乐观者: 不要低估政策的力量 然而,仍为目前A股中流砥柱的周期类板块是否将就此沉寂呢?对此显然存在不小的分歧。事实上,相比悲观论调,当前乐观的声音亦成一派。 在此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虽然国家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的基调未变,但由于新的经济增长点迟迟未现,直接影响到了政府全年“保增长”的目标。由此,以投资为主的保增长项目再度于全国范围内铺开。随着贵州、广东、上海、陕西等地方政府推出各自稳增长的投资项目,有不少人士认为这是地方版的“4万亿”袭来。此说有多大的可能性?地方政府的钱从何而来? 申万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地方政府可通过与信托合作等多方渠道缓解资金紧张问题。其报告显示,去年以来由于监管收紧的原因,信政合作规模和占比都有所下降,但是今年二季度规模和占比都有快速增长,规模已经达到3254亿元,占比达到5.88%,相比一季末提升了约一个百分点。 而除了信政合作模式外,从最近地方政府对下半年经济的工作安排中可以发现地方政府提出的融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与银行沟通、协调,力争扩大信贷;二是用好用足中央关于地方融资平台的有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将符合条件的融资平台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三是积极拓展社会融资、激活民间资本;四是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五是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企业债券融资等。申万认为,新的融资渠道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资金紧张,提高稳增长政策的效果。 如果地方版“4万亿”一说可以成立,投资拉动经济复苏预期将更为强烈,这对周期股而言不啻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据华泰证券观察,近期基建投资已经出现持续反弹,基建投资同比持续反弹至8.3%。分行业来看,电力、燃气和水供应投资同比上升至20.5%,交运、仓储和邮政投资同比回升至-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同比上升至12.8%。其报告还指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最敏感的预算内资金持续放量,而且贷款同比开始回升,投资下行的资金压力有所缓解。从历史数据来看,地方项目投资大约滞后中央项目投资增速6个月,今年中央项目投资在一季度见底、二季度回升,对应地方项目投资有望在三季度见底回升。 综合多家主流券商观点看,对于宏观经济增速在三季度见底的观点也开始占据多数。招商证券报告指出,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改善、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回升、美国经济数据显示外部经济恢复在持续等都表明经济筑底信号正在逐渐形成。 事实上,包括广发、招商、华泰证券在内的多家主流券商均在近期发出了“增配周期股”的口号。 广发证券报告认为企业盈利下滑风险逐步释放,基本面将由量价齐跌过渡到量稳价跌,市场有望出现反弹,建议适当增配周期股,提高投资组合的贝塔系数。周期股中建议重点关注中游投资品(如水泥、机械),适当关注出口相关的家具和纺织。 华泰证券建议重点关注成本下行的化工,以及销量回升的工程机械板块。其报告指出,从景气周期指标来看,化工行业7月份PMI出现了新订单大幅回升、产量同步上升、销量上行,而库存减少的情况,显示下游需求有好转迹象。而随着基建投资的反弹,工程机械产销量底部出现反弹,给相关板块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详细]2012-08-30 09:42

工程机械“保增长” 铁路投资序幕拉开

搜狐证券认为,机械行业的调整周期还要2、3个季度确认,虽然“保增长”的措施有利于延缓行业的下行趋势,但随着行业下行趋势的演变和周期的拉长,机械公司的风险将浮现,在把握行业机会的同时还应关注子行业的风险情况。 工程机械销量淡季仍淡。6-7月挖掘机下降仍在20-25%的区间。总体来看,6月份以来工程机械淡季的销量变化幅度仍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 销量下滑主要来源于下游需求乏力,由此整个行业的低迷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我们预计随着“保增长”、吸引民间资本等政策细则的出台,以及铁路等基建项目的逐步恢复,进入4季度,工程机械销量将有所改善,但难以大幅超预期。同时,工程机械企业长期开展激进的信用销售的风险也在逐步积聚,应保持关注。 今年3至7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5%、30%、25%、23%、18%,增速逐步下降,且已低于去年同期增速。 去年煤炭投资增速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去年下半年基数增长较快,未来煤炭投资增速预计继续回落。煤炭机械行业目前受到煤炭行业不景气、煤价下降的影响,将逐渐显现。 铁道部的近期数据表明,今年全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将有所提升,主要是基础建设投资增加了640亿元,全年基建投资将达到4,700亿元。在保增长的背景下,铁路等基建项目将首先获益。另外民间资本投资的开放给铁路等带来了新的资金来源,铁路投资重启的序幕正在逐渐拉开。[详细]2012-08-22 10:57

工程机械下行趋势和“保增长”预期的博弈

央行在6月初降低了存贷款利率,政策放松开始实现,但从基本面看,我们认为短期机械行业需求下降、盈利下滑趋势难以扭转。我们认为机械的细分行业煤化工设备、煤炭机械、农业机械等下游需求较稳定或者受到政策扶持的细分行业受到冲击较小。铁路装备制造行业也将受益于铁路投资重启有所回暖。 工程机械销量同比延续下滑趋势,但降幅有所收窄,考虑到2011年基数原因,未来同比数据将继续改善。从近两个月情况来看,下滑趋势有延续,但一些产品环比有所改善。5月份挖掘机销量同比下滑24%,推土机下滑30%,4月份装载机下滑24%,混凝土机械上升25%。总体来看,销量变化幅度略低于超市场预期,下游需求乏力是主要原因。目前看整个行业销售低迷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但我们预计随着保增长政策措施的实施,铁路等基础建设项目逐步恢复将有助于工程机械销量的提升。 2012年3-5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分别完成546亿元、934亿元、1,40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分别为35%、30%、25%。增速逐步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依然保持高位,我们认为增速的下滑是对下游煤炭增速下滑的滞后反应,未来增速还可能进一步下滑。我们看好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以及安全监控设备公司。 近期政府频繁表态铁路建设将有所保障,今年预计投资5,0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000亿元。随着营业里程的逐步增加,对机车车辆的需求将继续增长,铁路投资重启的序幕即将拉开。今年新线交付6,366公里,其中包括3,500公里高铁线路,保在建的推进将刺激未来2-3年铁路设备的需求,动车组招标重启的预期愈发强烈。 本期建议重点关注的个股包括: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时代新材、中联重科、天地科技、梅安森。[详细]2012-06-27 09:41

明年经济增速或放缓 重点平衡物价和保增长

11月19日,由新华社直属八家媒体主办、经济参考报社承办的“2011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和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两个高规格的宏观经济研讨会同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们认为,明年中国经济虽然将受到世界经济增长低迷的冲击,但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长,不过增速有所放缓。由于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深化,且国内金融风险积聚,建议宏观调控政策发挥前瞻性和灵活性,在控制物价上涨和保持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 走势 明年经济增速或小幅放缓 展望来年经济走势,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最大的不确定风险是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欧债危机。“这场危机并没有过去,而且未来怎么演化,现在还说不很清楚,还是很复杂的一件事。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中央领导说‘十二五’前期依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是对的”,王一鸣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更倾向于用“在震荡中前行”这样的判断。他提醒:当人们在评价经济运行态势的时候应该看到,运行的过程实际上渗透着政府调控的主观意图“在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特别不要忽视中国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作用。这种作用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欧美经济和其他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突出的一点。”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2012)》预测,2011年全年GDP实际增速达到9.4%。2012年一、二季度将延续2011年增速回落的态势,并引发宏观经济政策较大幅度的转向;中国宏观经济预计在2012年第三季度出现“触底反弹”,全年GDP增速为9.2%,呈现小幅放缓的态势。 报告课题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2012年中国经济一方面延续了2011年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将面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度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全面逆转以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等因素,从而呈现“前低后稳”。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基本认同课题组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的结论。不过,他同时表示,由于房地产的调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整理,2012年GDP增长速度可能只有8.5%。“现在各个机构的预测,8.5%不算低,有预测8%的,9.2%是比较高的”。他说。 房市 或将迎来深度调整 从重点领域来说,经济学家们认为,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2年的调控之后,将迎来包括交易额、价格以及投资等多方面的深度调整。 刘元春表示,虽然四季度房地产销售、库存等指标出现明显恶化,但是还没有超过2008年一季度的状况。预计2011年末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将以局部调整和结构调整为主,2012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将全面调整。但是由于当前国内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并没有整体恶化,杠杆率不高,同时实际潜在需求依然强劲,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也偏高,预计中国房地产不会出现崩溃式下滑,整体价格回落不会超过25%。 刘元春说,按照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需求和中央政府对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需求的双向分析,地方政府无法承受超过20%的房地产价格下滑,宏观经济难以承受超过25%的房地产价格回落,这将决定到明年二季度地方政府就可能使用“暗度陈仓”的手段放松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政策,到三季度中央政府将缓慢放松限贷政策,并采取一系列对冲政策,最终放松限购政策。 李稻葵则强调,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对各方都不利,所以房地产调控的近期目标应该放在软着陆上,而不是简单的让价格大幅度下降。通过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用大约三年左右的时间,消化房价相对过热的压力。国家在房地产调控问题上,不能操之过急。 “美国、欧洲,尤其是英国、西班牙、爱尔兰的房地产产业没有实现软着陆,而是硬着陆,于是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到今天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的情况和美国、欧洲是不一样的,我们毕竟是一个比较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房地产问题需要软着陆。这个事情要看全面、看长远,不能操之过急,大起大落对任何经济体都是不利的,尤其是在中国。”李稻葵说。#d1cm#page# 金融 国内市场风险在积聚 除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面明年也面临风险。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当前世界经济要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将使中国贸易顺差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于0;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深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暂时只能保持平稳;拉动经济增长短期看只能靠投资。投资中制造业投资也是相对稳定的,真正可能采取一些措施的就是基础设施和住房。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如何完成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及如何处理好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融资平台,就成为了关键。 然而投资有两类问题,一类是总量问题,第二类是资金来源结构问题。李扬说,这次危机清楚的告诉我们,如果花借的钱,杠杆率过高就可能引发危机。中国企业负债率在全世界不是最高的也是最高的之一,中国金融体系中股权类资金严重不足是较大的问题。这是一个老问题,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又进一步恶化了。2008年搞的4万亿投资,大都是银行贷款,所以相关的项目、企业负债率全部提高,如果有点风吹草动,这就是很大的问题。 特别是地方融资平台和保障性住房的融资问题。截至去年底,中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10.72万亿元。从金融角度来分析,保障性住房的筹资机制又基本上复制了地方融资平台的模式,还会增加类似的债务,所以解决地方融资平台和保障性住房融资的资金来源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刘元春也表示:当前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高筑、银行表外信贷的膨胀、民间融资的泛滥以及各种监管套利和持续的资金虚拟化标志着中国金融扭曲和金融风险步入一个新时期。中国经济泡沫的持续和数量性货币政策的调控直接导致中国金融资源虚拟化,“泡沫经济”+“利率管制”+“不对称的货币数量收缩”是导致中国金融资源错配与价格扭曲大幅度加剧的核心原因,这些资源错配和金融扭曲已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调控 应平衡控物价和保增长 基于对经济形势和风险的预判,李扬建议:“宏观调控政策应该体现它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他说,宏观经济形势可能已经发生了趋势性变化,物价上涨也已经见顶,以后类似去年下半年以来快速上升的局面比较难出现,美国经济、欧债危机正在继续发酵,国内在一系列紧缩政策叠加作用下,增长也出现了减速现象,这时候宏观调控应该有一些及时的调整,今后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基调应该致力于在控制物价上涨与保持经济增长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 高培勇表示,2011年以来中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是财政积极、货币稳健的组合,这样的格局可以做局部性的微调,但不宜做大的变动。建议国家的宏观政策保持中性的总体的格局,但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线索上做适当调整,从以增加政府支出为主转为以实施减税为主,强调全面性减税。 王一鸣表示,2012年财政政策还应该更加积极,要保持相当的支出规模主要用于民生。方向要有所调整,很重要的一点是减税,提高居民的所得收入。货币政策要适当增加灵活性,适当的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同时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通过商业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把外汇储备用起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表示,除了常规手段,宏观调控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在宏观层面是规划的问题,要改革,在微观层面则在于提升中国产品、中国服务的质量。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提出,国家应将未来的政策着力点之一放到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着力自主创新方面。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保育钧在18日举办的2011中国中小企业质量品牌大会上也表示,中国企业的发展要坚持创新。[详细]2011-11-22 08:47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