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回应市场传言 熔盛运营正常资金平稳

————中国熔盛重工公布2012年中期业绩

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熔盛重工 01101.HK)21日公布2012年中期业绩。在困难的市场格局下,在2012年上半年,中国熔盛重工录得营业收入约人民币54.6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人民币87亿元减少37.2%;公司仍保持盈利状态,上半年盈利2.2亿元。同时,针对此前市场上关于熔盛重工的市场传言,集团总裁陈强表示,目前公司运营正常,资金平稳,毛利率处于同业较好水平。

中国熔盛重工回应市场传言

针对市场关于公司的传言,集团总裁陈强表示,目前集团手持订单约59亿美金,整体经营正常,资金平稳,但整个造船行业还将持续低迷,公司将紧握订单,与船东共度难关,并继续全面推进公司的战略转型升级,深耕海工市场,积极等待行业复苏。

公司目前的流动性状况正常,现金流保持平稳,未出现重大变化,公司贷款还款及其他融资履约及时,信用十分良好,债务期限长短结合,力争使结构更趋合理。截至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8亿元人民币。对于银行就了解熔盛资金及现金流情况的要求,属于银行的正常程序,公司一直以坦诚的心态积极配合银行的调研,目前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关系顺畅。

截至2012年6月30日,公司总借贷对总资本的比率:64.4%,较同期略有上升,一方面由于造船总量的上升,对贷款的需求增加,而公司采取和船东共渡难关,部分造船订单交付延后,令负债率略有提高。同时,总负债率为71%,相比国内和国际知名造船企业,公司的负债比率并不算高,只属于中游水平,在合理范围内。

撤回全柴材料 这是一个艰难而正确的决定

同时记者获悉,当天下午熔盛重工方面也发布公告,8月20日江苏熔盛重工已取回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的有关批准强制收购的申请材料;江苏熔盛重工将不会进行强制收购;及自2012年8月21日起十二个月内,江苏熔盛重工不再对全柴动力的股份进行收购;同时申请返还有关强制收购已付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人民币5.2亿元的保证金连利息。

对此陈强表示:“这是一个艰难而正确的决定,在目前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买卖双方损失最小的选择,也是熔盛重工的投资人和地方政府愿意看到的。”如公司披露的公告内容,因为有关收购协议本身受到相关的条件和条款所限,由于申请手续尚未完成,合同因此并未真正生效。今次撤回申请,由于欧债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化,及其他双方签订协议后发生的不可预见的事态发展,导致双方原本进行的交易事项的基础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市场分析人士也对此表示支持。大华继显分析师李历立表示,可以顺利撤回,那么香港的投资人是非常愿意看到的,这样会让熔盛重工拥有更多的现金。也有分析人士表示,从熔盛公布的业绩公告来看,熔盛重工在运营资金方面有压力,此举有利于减轻其运营资金压力,也解除了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让公司可预留更多资金应对市场变化,同时也为公司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带来帮助。

陈强表示:“虽然撤回申请,我们和全柴的合作并未结束,机械板块已经用上了全柴的发动机,我们也在积极争取各方面对公司的理解。要从综合角度考虑,这样的结果有利于双方企业的发展。”

多渠道应对行业危机

中报显示,造船是中国熔盛重工的核心业务,集团来自于造船业务的收入为人民币52.1亿元,期内新增订单为2艘,合同总额为5,560万美元,总计15.2万载重吨。截至2012年6月30日,集团手持订单101艘船舶,总载重吨位约为1505.6万载重吨,合同总额约58.9亿美元。

    中国熔盛重工总裁陈强表示,目前是中国乃至世界造船业近年来最困难的时刻。2012年上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较2011年下半年更为严峻。美国经济持续缓慢增长、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增长显著减速,均阻碍航运市场的复苏。航运市场经历2012年年初的短暂反弹之后,表现持续疲弱,船东建造新船的意欲低迷,新造船舶的订单量极度萎缩,价格也持续向下,有统计显示,船价已经跌至13年来的最低,全球造船业维持弱势格局。

    根据克拉克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增造船订单下跌46%,而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最新的1-7月行业数据显示,全国造船完工354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7%;承接新船订单11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0.7%;手持船舶订单1.348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9.9%。据媒体报道,本月13日,世界最大的造船企业现代重工公布的2季报显示,二季度净利润录得1341亿韩元,比去年同期下跌65%。

据介绍,尽管上半年造船业表现低迷,但目前公司手持近59亿美元订单,足够公司未来2年的发展,由于全球航运和造船市场的经营前景还不明朗,根据这样的局面,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对抗行业风险。一方面确保交船,今年上半年熔盛重工交付船舶达11艘,折算为186.4万载重吨,按年升44.7%。其中,交付船舶包括2艘全球最大及载货量最多的超大型矿砂船。今年第三艘VLOC也于8月20日在上海交付,为阿曼航运公司建造的第一艘VLOC,也充分体现了公司生产按部就班,具有很强的交付能力。

同时主动与船东共渡难关,公司的船东大多为关系密切的老客户,也多为欧洲著名船东,信誉可靠,抗风险能力强,公司主动与船东协商,根据船东需求合理延长交船期,同时帮助船东进行融资,确保订单,这一举措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经受了市场检验,在2012年上半年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另一方面,公司采取相对稳健的接单策略,既向行业价值链高端发展,避免以过低价格或过差的付款条件争取新订单。并针对国际海事新标准的不断实施,新一代的节能环保船型将逐渐占据主流市场,集团正加快产品升级,优化船舶的节能减排指针,瞄准市场复苏后此类产品的巨大需求。

深耕海工全面推进战略转型

中报显示,深水铺管起重船已于2011年完成建造并于2012年初成功交付后,2012年上半年,中国熔盛重工加大了海洋工程领域的开发,根据战略规划,加大海洋工程产品的研发力度,并积极引进海工人才,成立专门的海工研发团队,加强拓展海洋工程市场。2012年上半年,公司已获得新加坡客户的钻井服务驳船和钻井服务半潜平台两个海工产品意向订单,但目前合同尚未生效。

据介绍,为了加快公司的海工发展,目前中国熔盛重工已经在新加坡建立了海工团队,未来将由新加坡的海工团队负责海工方面的运营和总包业务,从事海工方面的营销采购、开发设计、研发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目前公司包括CEO在内的高管团队已经到位,Ceo也是世界著名海工业内人士。

陈强表示,由于欧债危机及其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仍将制约全球航运市场的复苏,造船市场仍将处于调整期,低端过剩产能将逐步整合淘汰,面对新船价格的下降以及付款比例的调整,中国造船企业急需向高利润产品的方向发展。为应对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国熔盛重工继续贯彻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重点关注油气服务领域,采取追求高附加值产品的策略,在今明两年寻求新的突破。

    根据克拉克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海洋工程新接订单以金额计算首次超越造船新接订单,达到280亿美元。钻井平台业务仍非常活跃,合同金额约110亿美元;浮式生产平台市场创历史新高,新接订单合同金额约110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海洋工程船市场保持近年常态水平,成交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而海工方面订单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船厂,当中以韩国、巴西及新加坡较为突出,国内只有少数企业接到海工订单。

    对此,中国熔盛重工将通过新加坡销售队伍,进一步扩大在国际海工投资者中的影响力,目前公司已经在积极跟踪马来西亚、中国以及欧美国家的海工项目,包括起重船、钻井平台、浮式储油卸油装置(FPSO)、液化天然气船(LNG船)等高端海工产品项目。其中部分项目已经投标,正在等待客户反馈。

    同时,根据国家提出的提高液化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地位的策略,极大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的市场潜力。得益于早在2007年便挺进海工行业的战略,中国熔盛重工在相关领域已积累丰富经验,逐步建立销售网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熔盛重工将在完成液化天然气船仿真舱建造的基础上完善研究与开发,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的发展。

责任编辑:Hermia

相关阅读

熔盛重工更名华荣能源 正式进军能源领域

香港上市的熔盛重工13日晚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在香港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以99.39%的赞成率通过了将公司名由“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华荣能源有限公司”(China Huarong Energy Company Limited)的特别决议案。这意味着“熔盛重工”的名字已确定退出资本舞台。[详细]2015-03-17 15:27

简讯:熔盛重工上半年亏损或超13亿

在2013年巨亏近87亿元之后,熔盛重工在今年上半年的亏损又或将超过13亿元。 近日熔盛重工发布盈利预警称,预计今年上半年净亏损额将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而去年上半年的净亏损为12.63亿元。 熔盛重工称,今年上半年亏损额增加的主因是“生产活动下降导致收入下降”,生产活动下降的原因则被归纳为造船市场处于低谷时期,熔盛重工对新订单及手持订单采取保守的营销、定价、建造及船只交付的营运策略,包括与船东重新谈判、修订及/或取消订单。 今年3月发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熔盛重工去年收入为13.43亿元,而净利润则为-86.84亿元。但熔盛重工总裁陈强曾预计,造船业已告别寒冬。“航运市场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复苏迹象,新造船市场也随之回暖,新船订单大幅增长,新船价格亦稳步回升。”鉴于此,陈强表示,熔盛重工将全力进行市场营销争取新订单,以及在现有的手持订单上争取更好的付款条件。 根据中国船舶(23.27, 0.34, 1.48%)工业协会的数据,1~6月,全国造船完工174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4%,承接新船订单40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8.2%。由于2011年、2012年成交量较小,航运市场低迷,船东接船意愿不强,加之一些船企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上半年的造船完工量继续下滑。 2013年到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增加不少,国内不少船企计划已经排至2016年。但由于船价普遍较低,预付款条件苛刻,船舶技术要求提高,交船也存在一定风险——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从2013年5月的126点连续12个月持续上涨,到今年五六月报于140点,部分新船价格相比去年低点上涨了20%~30%,但今年上半年涨幅普遍仅为5%左右。 实际上,熔盛重工在今年面临的市场环境未有根本改观。 一方面,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克拉克松综合运价指数依然处于1万~1.5万美元/天的弱势区,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不足900点,船东新建船舶动力不足。未来2~3年,船舶市场需求约为1亿载重吨,而全球造船产能已达2亿载重吨。 而随着一年来新船订单的陆续释放,下半年船舶市场将明显回落,全球新船成交量将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造船完工量继续下滑,手持订单量可望保持在2013年年底的水平。 截至去年年底,熔盛重工手持船舶订单131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5%。 基于对过去的行业低谷和运营困难的影响,熔盛重工在2013年有一笔57.3亿元的拨备。外界分析曾认为,这次巨额拨备实际上为熔盛重工在2014年减轻了包袱,改善了其财务状况。截至去年年底,熔盛重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7亿元,借款及融资租赁负债总额224亿元,其中在12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借款、融资租赁负债为137.13亿元。[详细]2014-08-04 10:49

补血动作频繁 熔盛重工再发10亿港元债券

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熔盛重工”)近期发债券补血动作较为频繁,继去年末发10亿港元债券后刚过两个月,近日,该公司发公告称,拟向博大宏易(一期)基金及宏易胜利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发行本金额总额为4.7亿港元和5.3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和上次发行债券一样,本次所得款项净额估计9.93亿港元同样将会用做营运资金、一般企业用途及清偿集团贷款。 熔盛重工董事会认为,发行可换股债券可改善集团的流动资金水平,节省集团的融资成本。公司内部人士向媒体坦言,目前公司的资金状况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很多方面还没有较大改善。此前,该公司还曾因拖欠工资、“变相裁员”等引发劳资纠纷。 据了解,去年12月23日,熔盛重工也曾发行10亿港元于2016年到期的年息7厘可换股债券。当时,公司方面的意图也是为改善资金状况。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传言Dry Ships撤单一事,对此,该公司负责人回应称还没有完全撤销,双方还在谈。[详细]2014-03-03 10:28

熔盛重工承接沪通长江大桥钢结构项目顺利开工

近日,熔盛重工承接沪通长江大桥大型钢沉井加工项目。2月28日,中铁大桥局集团总经理胡汉舟一行到熔盛重工视察项目开工情况,对项目的生产准备和进展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据了解,沪通长江大桥是沪通铁路建设项目的核心部分,该标段采用主跨1092米斜拉桥方案,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也将成为继苏通大桥后又一条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连接南通与上海、苏南的过江通道。 日前,沪通长江大桥主墩的钢沉井已经在熔盛重工开始加工制造。针对主塔墩基础荷载大的特点,主塔基础采用倒圆角矩形沉井基础,其中两个钢沉井长86.9米,宽58.7米,沉井高分别为44米、56米。该沉井将在目前国内最大的干船坞(139.5米×580米×14米)中建造,利用1600吨大型龙门起重机,船坞内一次性建造完成整体出坞,这种加工方案变现场为工厂化加工,不仅缩短了加工工期,同时更好地保证了钢沉井加工的安全与质量,建成后将是国内整体建造出坞的最大钢沉井。 在视察过程中,胡汉舟表示,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跨度大、荷载大、结构更复杂,关键技术的研究对桥梁工程界都是严峻的挑战。钢沉井结构是桥梁的主体结构,鉴于熔盛重工在行业内的实力和潜力,以及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位置优势,最终中铁大桥局选择与熔盛重工合作。胡汉舟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双方能够加深了解和信任,推动双方友好合作深入持续发展,能够迎来更长远、更广阔的合作前景,实现双方企业共赢发展目标。 熔盛重工总裁陈强表示,熔盛重工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在大力发展造船、海洋工程板块的同时,结合自身资源和能力优势,一直将桥梁钢结构、建筑钢结构等非船产业作为战略转型方向。此次获得沪通长江大桥大型钢沉井加工项目,也是熔盛重工进军钢结构市场、拓展多元化经营业务的一个重要标志。[详细]2014-03-03 08:46

放弃收购全柴动力 熔盛重工毁约遭索赔超4亿

熔盛重工正在为其去年的一笔毁约付出代价。日前,熔盛重工收到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全椒县人民政府提出的反诉讼文件,全椒县人民政府要求法院判决缴纳的保证金归属全椒县人民政府,熔盛重工向全椒县人民政府支付违约金、延期利息及赔偿损失共4.27亿元。 2011年4月,熔盛重工发布公告称,拟以21.5亿元的价格,受让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持有的全柴集团100%的股权,为此,熔盛重工向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缴纳了6.3亿元的收购保证金。去年8月,熔盛重工宣布放弃收购全柴动力,随后该公司通过诉讼希望要回上述保证金。熔盛重工动力板块的核心业务是中低速柴油发动机,而全柴集团的核心业务是高速柴油发动机,收购将使熔盛重工的动力板块布局更加完善。[详细]2013-11-25 09:37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