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三一龙虎斗 20年创世界混凝土机械之都

2012/09/06 10:53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网

岳麓山下,湘江河畔。

在这片中国中部新崛起的现代工业热土上,诞生了两个重工装备制造业的巨子。

一个是“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内敛,一个是“品质改变世界”的张扬,两家具有鲜明个性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经过二十年峥嵘岁月的淬炼,如今成为业内的佼佼者,并且创造了全球混凝土机械产业的神话。

1992年,时任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带领7名科技人员、借款50万元起家,创办生产实体——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从混凝土拖泵产品入手,进行“科技产业化”的大胆尝试,通过实施“核裂变”、“核聚变”发展战略,发展成为产品链覆盖最广的工程机械集团,到2011年,集团销售收入逾800亿元,混凝土机械成为其强势业务。

1994年,梁稳根带领几个合伙人创建了三一重工业有限公司,由原来生产焊接材料的小厂切入工程机械整机制造领域,也是从混凝土拖泵产品开始起步,通过一系列的扩张,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民营工程机械集团,到2011年集团销售收入也超过了800亿元,混凝土机械销售贡献率居首。

2011年,中国混凝土机械以1053亿元的市场规模名列工程机械行业之首,约占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收入的1/5。其中中联和三一的混凝土机械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中国混凝土机械之都”的大号无疑非长沙莫属。然而,这还不是长沙的终极目标,因为先后的两笔跨国并购改写了世界混凝土机械的市场格局。

2008年9月28日,中联与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携手,将世界混凝土机械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公司收入囊中,开启了中国工程机械跨国战略并购的先例;

2012年4月中旬,三一联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又将曾在世界混凝土机械排名第一的德国普茨迈斯特收入麾下。两笔并购促使中联和三一的国际市场份额陡增,自此,长沙的“世界混凝土机械之都”当之无愧了。

经过二十年的时间,长沙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势头最为迅猛、产销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产销规模约占全行业的1/3,尤以混凝土机械见长,在全球混凝土机械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沙从一个工程机械产业的后发力城市,跃居为全国的产业龙头城市,并进阶“世界混凝土机械之都”,围绕中联和三一这两大功勋企业,在这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故事。缘于建机院说起长沙与工程机械产业的结缘,要从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简称建机院)说起。

建机院的前身是建设部下属的唯一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建筑、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重大装备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科研开发工作。1956年5月创建于北京(是中国第一个工程机械类的科研机构),1969年底迁址到湖南常德,1978年底搬迁到长沙的银盆岭。

落子长沙的建机院有过很风光的日子,在全国归口管理工程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机械、路面与压实机械桩工机械、环卫机械、及翻斗车、平地机等行业技术,包括标准制定和统型设计等。曾在当地人眼中是“吃皇粮”的科研事业单位,建机院的工作令当地人十分羡慕和向往。然而,好景不长,当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启动后,长沙建机院同其他很多科研院所一样,要靠拿到项目才得以生存,靠卖图纸才能艰难运转,面临国家的“断奶”政策,每年500万元的收入要养活全院500多人。

这种举步维艰的困境,让建机院的领导班子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不得不开始了以研究所、研究室为承包单位,将科技成果对外有偿转让来谋生。但这种浅层次的经营模式弊端明显:各自为政,资源分散,院整体研究实力和集成攻关协作度下降;短期行为明显,影响科研后劲。而与此同时,那些得到了建机院图纸转让的企业却迅速崛起。

原建机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中联重科监事会主席龙国键回忆说:“山东方圆机械厂仅花了不到1万元的技术转让费,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上千万的‘盘子’,湖南江麓机械厂用不到5万元引进我们的技术,当年就做到了几千万,我们是‘守着金饭碗没饭吃’。”

在这种形势逼迫下,建机院领导认识到,必须深化内部的经营体制改革,把自己推向产业市场,在“科技产业化”上寻找一条出路。建机院让时任科技副院长的詹纯新挑头,在没要国家一分钱,仅靠50万元借款起步的情况下,于1992年9月28日成立了院办企业——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

现在来看,这“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不仅演绎成为今天位居全球工程机械50强前列的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后来呈燎原之势壮大起来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火种。

殊途同归的品质意识

作为科研单位下属的企业,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自1992年成立伊始,立项制造的第一种产品便是拖式混凝土输送泵,这是混凝土机械产品大类中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机种,当时国内生产厂家寥寥无几,基本是进口品牌称雄市场。

1993年7月1日,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第一台混凝土泵HBT40A成功下线,随即在半年内生产的10台混凝土泵销售一空,当年即创利税230多万元。建机院初尝了科技产业化的甜头,也为科研经费开了源,增强了科研后劲。

但是,1994年初,正当公司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已售出的10台混凝土输送泵却问题显现、故障频发。面对技术人员不断“救火”的情形,詹纯新断然做出了“停产”决定,并不顾建机院众多的反对声,下令召回了前期售出的10台拖泵(这是中国工程机械的首例产品召回案)。然后依靠自己的科研实力,重新设计,并运用“高位嫁接”理论对国外同类高端产品进行技术解剖,詹纯新对“高位嫁接”理论的诠释,是构成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三个内容之一,即“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

当时,拖泵订单络绎不绝,全面停产搞研发不仅意味着“到手的银子打了水漂”,公司百余名员工每月数万元的开销也形成了巨大亏空。于是有人主张:趁着市场走俏,可以边生产边改进。但是,詹纯新本着对用户高度负责和追求高品质的办企理念,坚持自己的主张:召回、停产、重新设计,而且加班加点地进行。

这样又过了半年后,中联第二代拖式混凝土输送泵终于问世,新产品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在主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的基础之上,单一性能超越了国外同类的产品!中联首先想到的是,为召回的第一代产品客户免费更换了第二代产品。吃下品质“定心丸”的客户更是“一口气”买走了45台产品。这一年,公司不仅填补了“赤字”,同时还实现利润1300万元,企业经营上了一个大台阶。

中联在混凝土机械的产品发展道路上刚步入佳境,身后便多了一个跟随者。1994年,一个在焊接材料上捞得“第一桶金”的私营老板,从娄底涟源来到了长沙创办企业,此人便是后来的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当时他瞄准了两个产品方向:一个是炙手可热的中央空调产品,另一个便是已经畅销市场的混凝土拖泵产品,这两种产品的利润率都比较高。后来中央空调项目因故夭折,而拖泵产品撑起三一大梁。

然而,三一毕竟不同于有着强大科研实力背景的中联,由于缺乏关键技术人才把关,其唯一投产的产品HBT60拖式混凝土输送泵在液压技术上始终不过关,产品质量问题十分突出,市场销售局面难以打开,企业一度陷入困境。梁稳根渴求一个技术高手来解决三一的燃眉之急。

1995年春天,求贤若渴的梁稳根费尽周折,终于把希望的目光锁定在当时国家机械工业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工作的易小刚身上,希望他能改善产品的品质。

或许是被梁稳根诚恳的邀请所打动,或许是具有强烈事业心的易小刚认为,在生产企业更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最终他义无反顾地辞去公职,加盟三一端起了“泥饭碗”。于1995年6月来到了工作条件还很艰苦的三一重工。通过对混凝土输送泵机械、液压、电气系统进行彻底改造,并把液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结合起来,易小刚解决了困扰产品质量的多项关键技术问题,使得三一拖泵在国内市场迅速得到拓展,销量逐年显著上升,成为中联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显然,中联和三一在提升产品品质策略上采取了不同的解决之道,但目的都是为了征服市场,这种品质意识为日后两大品牌称雄混凝土机械市场奠定了基础。

东风吹战鼓擂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散装水泥和混凝土集中搅拌政策的出台,水泥混凝土成为建筑市场流通中的商品,混凝土机械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

另外,在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发展过程中,省、市政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湖南省在制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中,将工程机械产业列入了14个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之一,并出台了地方性产业政策《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程机械产业的若干意见》,建立了重点产业联系责任制,明确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和职能部门联系重点企业的责任。长沙市政府将工程机械排在全市重点支持发展的六大产业集群之首,也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

在各种政策东风的劲吹下,中联和三一的混凝土机械也擂起了奋进的战鼓,长沙的混凝土机械产业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臂架式混凝土输送泵车、车载式混凝土输送泵、拖式混凝土输送泵,这几种产品是常用的商品混凝土成套机械。尽管中联和三一已具备了开发成套商品混凝土机械的能力,但是并没有全面开花地急于将品种补齐,而是立足于做精泵送机械产品基础上,然后有步骤地依次延伸补齐混凝土搅拌站和搅拌运输车。

臂架式混凝土输送泵车被誉为混凝土机械的“皇冠”产品,因为它涉及了泵送可靠性和臂架稳定性两种关键技术。从泵车的制造模式上,即可区分中联和三一同其他厂家的制造实力。一般厂家制造泵车都是长时间走简单改装的路子,即购进汽车底盘和整体上装进行组装生产,再贴上自己的商标销售。而中联和三一则不然,一开始就走国产化的路子,除汽车底盘和关键液压部件以外,上装部分的泵送单元和臂架结构,乃至控制系统,均自行研制,并形成自己的专利技术。这使得二者的泵车产品价格在市场上占有很大优势,对进口品牌形成很大威胁,从而逐渐收复了国内市场,并出口国外。

随着中联和三一对商品混凝土成套机械产品技术的研发能力日益提升,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在产品市场销量和性能质量比翼齐飞的同时,产品升级换代的节奏不断加快,可以与欧美同行PK的高精尖产品陆续问世,从而夯实了长沙混凝土机械产业的龙头地位。

中联研制的超高压混凝土泵继在广州西塔项目和深圳京基大厦分别将C100和C120的高强度混凝土泵送到400米以上的作业高度,2011年,中联专为600米以上高层建筑使用的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而精心研制的HBT9048572RS拖泵问世,这是目前国际上最高泵送压力的混凝土泵,泵送压力高达48Mpa。尤其是中联收购CIFA以后,中联和CIFA的研发人员进行了技术融合与嫁接,成功研制出兼具高效泵送和灵活布料作业的6节臂泵车,而享有国际专利的碳纤维臂架复合技术的超长臂架泵车更是引领了泵车未来发展方向,其研制的世界最长碳纤维臂架80米泵车已投入工程使用。

最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9月,中联与日本金崛公司签订30台泵车采购意向书并首台发货,首开国产泵车品牌出口日本的先河。能进入日本这一工程机械制造业十分发达的高端市场,充分证明了中联的泵车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

在研发首帅易小刚的带领下,三一的混凝土机械技术也突飞猛进。三一在西藏那曲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混凝土搅拌站;三一研制出的三级配混凝土泵HBT120A-1410D,可以输送大骨料混凝土;三一率先在臂架设计长度上向国际品牌发起进攻,先后研制出刷新世界纪录的66米、72米和86米臂架泵车。

而当中联和三一推出的80米和86米风格各异的超长臂架泵车震撼问世时,更是把共同演奏的“世界混凝土机械之都”这首“狂想曲”推上了高潮。三一是9桥底盘+全钢的臂架,中联是6桥底盘+碳纤维复合臂架,传统与时尚,均攀上了世界泵车臂架技术的巅峰。

跨国并购完美收官

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混凝土机械的产销大国,但在国内市场春风得意的中联和三一,在国际市场的名气和市场份额均不及普茨迈斯特、施维英、CIFA等国际巨头。这也难怪,毕竟我们的国际化之路还没走多久。

虽然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也参展德国bauma、美国Conexpo、法国Intermat等海外大展,在国外媒体发布广告,在海外投资建厂和建立营销、服务网络等等,似乎我们的国际化“工作量”也不少了,但如果用时间尺度丈量一下,我们的国际化“发酵”时间还远远不够,何况在德国bauma展上还出现过产品、法律等诸多“意外”,被海外媒体大肆炒作。

不过,一个可以缩短国际化“发酵”时间的“催化手段”——跨国并购,进入中国企业视野。因为收购海外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专利和先进技术,还有其分布全球的销售服务网络及其宝贵的客户资源。

2008年,中联重科联合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以2.71亿欧元价格收购了国际混凝土机械三巨头之一的CIFA公司,中联控股60%,走出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跨国并购第一步。中联重科在此当中收获了荣誉、品牌、国际合作的经验,更收获了渠道、技术和协同。结果是: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6节臂架泵车及KT智能控制系统的成功开发与应用让中联重科成为国际混凝土机械的领跑者。

在发达国家的混凝土机械市场趋于饱和,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的交替影响,中国混凝土机械制造商在技术上不断超越的压力下,曾自誉为:混凝土机械行业的“隐形冠军”的普茨迈斯特,无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还是在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上都只能排在第三。之前普茨迈斯特和施维英这两个国际混凝土机械巨头连上市都不肯,现在深感今后的竞争前景暗淡,不得不转向寻求挂牌出售。

今年4月,三一和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的联合体按照9:1的投资比例,共同出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100%股权;紧接着7月,徐工又以保密价格收购了德国施维英52%的股权。至此,原国际混凝土机械三大著名品牌全部易帜中国制造大旗之下。

收购CIFA对中联意味着什么?“对公司来说,意味着全球化步伐加快,全球化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市场。”在新闻发布会上,中联CEO詹纯新简洁明了地回答媒体的提问。意大利CIFA公司董事长费拉利则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通过收购,中联将从中国混凝土机械的领军企业发展成为全球行业的领军企业,从而改变全球的行业格局。同时,收购将使中联直接进入目前中国企业处于竞争弱势的欧美发达市场,使中联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极大的提升,并对中联品牌混凝土机械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产生积极的作用。

之前曾多次公开诟病中联重科收购CIFA的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现在也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收购,三一重工可获得普茨迈斯特50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三一重工出口占销售不到5%,通过收购,我们已经拥有了海外市场。”有人认为交易价格过高,但向文波认为,对三一来说,这次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并购,并购价值并非是金钱所能衡量的。他举例讲,就普茨迈斯特所建立的全球销售网络体系而言,就算现在再有钱,如果没有五到十年的时间是不能实现的。

对于混凝土机械相对较弱的徐工而言,收购施维英无论从品牌上、技术上、市场渠道上也许收获更多。

随着中联和三一分别将CIFA和普茨迈斯特两大国际混凝土机械品牌收于麾下,加速了国际化进程,使国际混凝土机械市场的大门顿时洞开,这成为长沙混凝土机械称霸全球的完美收官。“

产业科技化”成创新源头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装备制造业这类技术密集型产业,无论是一个产业集群,抑或是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驱动力,很难形成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更谈不上打造核心竞争力了。长沙工程机械产业为何在全国脱颖而出?这跟中联和三一等企业坚持持续不断地科技创新有很大关系。

二十年前,意识到“科技创新的源头在企业”,中联毅然举起“科技产业化”的大旗,从肩负“科技兴国”责任与义务的建机院脱胎出来,坚定地走向广阔的市场,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建机院遗传给她的科技创新的DNA。走入市场的中联又高擎“产业科技化”的大旗,用持续的科技创新不断夯实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实施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这是中联实现产业与科技大循环的具体表现。这种大循环促使中联在市场中走得更高、更快、更强。

詹纯新说,建机院成功创办企业实体,主要是在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基础上,选准了最有竞争力、最契合市场的产品。可以说,建机院的科研灵魂已经融入了中联的科技创新体系,使得“产业科技化”让中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独领风骚。在中联与CIFA的创新平台上所研发的走俏市场的六节臂泵车和碳纤维复合臂架泵车,就是最好的佐证。总之,中联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到科技创新成果,都是可圈可点的。

二十年来,中联秉承了原建机院雄厚的科研沉淀和执着的科研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形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城市公共装备技术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五位一体的高端创新体系。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P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 Member),被国家标准委员会确定为混凝土机械等2个国家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建筑施工机械等3个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从英国迁出,正式落户中联。负责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累计国内申请专利700多项,国际申请专利100多项,非专利创新技术600多项,计算机软件登记17件。“九五”到“十一五”期间,中联先后完成了近百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研发。尤其是近些年,年均产生3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品对销售收入的贡献率超过50%。

三一对科技的重视、对创新的尊崇是行业公认的。三一虽没有中联深厚的科研底蕴,但是其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利用“高官”、“厚禄”等诱人条件吸引了行业中大批的骨干技术人才,组建了号称行业中最大的企业研发团队,技术创新也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每年包括混凝土机械在内的各事业板块都有新产品问世和技术改进,研发成果所获各级奖项和申请的专利也不胜枚举。自2007年起,每年举办隆重的“三一科技节”大会,公开重奖集团的科技贤臣,此举更是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虽然三一的“人才战略”饱受行业攻击,甚至让一些企业至今仍然愤恨不已,但对“嫉慢如仇”的三一而言也许是“权宜之计”的无奈之举。

毋庸置疑,有像中联和三一这样具有强大创新生命力的企业,势必会造就一个具有充满创新活力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而这样的产业集群就有希望打造中国乃至全球的工程机械产业新高地。

关于同业竞争的思考

商界有句老话:同行是冤家。古今中外,同行存在竞争都是无法回避的商业现象。更何况对于中联和三一来说,不仅是同行,而且还是同城。

中联和三一之间时有发生的明争暗斗、矛盾摩擦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二者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仅没有拼得两败俱伤或一方落败,而且竟然双双跻身进入了全球工程机械10强方阵,尤其是,各自把主导产品混凝土机械的营销“内功”练得炉火纯青,共同将长沙混凝土机械产业推向世界的顶峰。这种同业竞争现象的确值得MBA人士们研究和思考。

詹纯新曾经在公开场合意味深长地说:“世界50强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两个企业同在一个城市中绝无仅有的。但这不是一种现实的无奈,恰好,这是湖南工程机械的幸运。”这已经非常清晰地表达了中联对产业生态的认知,也表达了对业内竞争的态度。其实,詹纯新所言“幸运”是对同业良性竞争的认可。

记得在2007年的德国慕尼黑bauma展期间(最后一天撤展),三一问鼎世界吉尼斯纪录的66米混凝土泵车首次参展时发生了意外:操作手在操作臂架动作时,发生严重的臂架砸车事故。中联参展的起重机第一时间出手为三一解围。此事当时在海外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海外舆论借机疯狂围攻“中国制造”。当有媒体就此事请詹纯新表态时,他回答说:我还没听说过,一个人在学会走路时没摔过跟头的。这句让媒体肃然起敬的回答,足以彰显出一个中国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

不得不承认,在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上的良性竞争,令中联和三一的创新能力大长,产品性能质量出众,产品卖点频现,海内外市场业绩交错盘升,进而成为混凝土机械市场的“绝代双骄”。但是,由于个性内敛的中联竞争意识趋于保守,做事循规蹈矩;而个性张扬的三一竞争意识比较“超前”,所以三一在本应遵守的竞争“游戏规则”中,偶有“犯规”的小动作(好比是110米栏比赛中“萝卜丝儿”拐拉刘翔的动作),中联只是见招拆招。

前不久,三一重工的副总裁梁林河通过微博,就首先攻击中联重科采用“过度营销”战术拿下200台挖掘机大单,直指此订单实际交付出现问题;转而又通过媒体泡制乾泰集团因购买中联重科挖机而面临资金断链或破产倒闭等不实言论。在诋毁中联的同时,连用户也不放过,令乾泰集团愤怒不已,公开声明澄清事实:一切都是子虚乌有。

中联和三一之间还发生过商业泄密事件。有一次,中联在公司内部查出一个三一出资买通的商业间谍,此人向三一泄露不少中联的技术和市场情报,中联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对此事进行了冷处理,解雇了此人,而没有选择法律诉讼与三一对簿公堂。

在中联收购CIFA的洽谈过程中开始很顺利,但猝不及防的是,三一也从半路杀进,誓与中联争夺此标,双方争得难解难分,不得已惊动了省市高层领导从中调停。虽然最后中联有惊无险地得到了CIFA,但是,由于三一的介入,抬高了收购价格,从而提高了中联的并购成本。另据报道,在收购普茨迈斯特时,也是中联先拿到了省发改委的审批“路条”,但是三一明白,若中联此标再得手,三一与中联在国际混凝土机械市场的竞争将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甚至高下、胜负已分。于是三一势在必得,使出浑身解数,绕过省发改委,暗渡陈仓,最终拿下了“大象”。

从中联和三一之间的竞争得到启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何种态度,一定是企业文化和个性使然。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一个客观因素。中联董事长詹纯新是1955年生人,三一董事长梁稳根是1956年生人,两个湖南人一岁之差,詹董是大哥;中联创建于1992年,三一重工创建于1994年,两个企业排行,中联也是大哥。在中联和三一的过往摩擦中看出,这个大哥的确有样儿,对摩擦几乎都是本着以和为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原则,没有和小弟一般见识,否则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片刻不得安宁。

未来的工程机械市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和残酷,在市场利益的追逐中,有的企业管理层免不了利令智昏、情绪失控,导致嫉妒从心头起、恶意竞争向胆边生,挑起恶性竞争事端。这里由衷地告诫业界同仁,珍惜行业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千万不要把恶意竞争玩得“过火”,来挑战商业道德底线,不要伤到对方,也不要伤到自己,更不要伤害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因为这美好的一切来之不易。

“冤家宜解不宜结”。笔者也由衷地希望中联和三一,像麦当劳与肯德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一样共生共长、比翼双飞,能够继续发挥各自的竞争比较优势,在良性竞争中不断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在国际化层面上的全面崛起,让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成为民族工业的骄傲,也让中国工程机械品牌最终占领海外高端市场成为可能。

2010年,当“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荣誉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徐州后,长沙作为“90后”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城市,便有了更高的目标——争取打造“世界工程机械之都”。 2011年长沙工程机械销售收入突破1700亿元,主机企业达30多家,本地配套能力也在逐步增强,长沙市政府更是鼎力支持产业发展。而三一和中联在巩固混凝土机械业务始终处于市场强势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产品链和扩大产销规模,千亿目标成竹在胸。“十二五”期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将向3000亿元的目标冲刺。

目前,虽然“世界工程机械之都”之于长沙只是美好的愿景,尚停留在追梦阶段,但是,笔者认为,现在长沙市市长完全可以拍着胸脯,把“世界混凝土机械之都”当之无愧地大声喊出来了。

的确,没有人给长沙授予“世界混凝土机械之都”这一桂冠,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责任编辑:Leon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