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斌:2012真的是工程机械的末日吗?

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自2011年5月份开始一路下行,时至今日持续时间之长,下降幅度之大堪称历史之最。往年工程机械产品,各种品牌产品供不应求、相继断货,客户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的现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门可罗雀,一派萧条的景象。广大的供货商、代理商在饱受煎熬的同时对眼前发生的一切还没有能够有所清晰的认识。这一切究竟是为哪般?工程机械市场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2012真的是工程机械的末日吗?为了说清楚以上这些问题让我们展开今天的"思辨头脑、静看市场变奏"为主题的讨论。

回顾自1997年以来的几次经济危机发生机制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找寻些规律,就是中国的经济总是由扩张--调控--萧条--再度扩张周而复始的规律。以往的历史,一次次生动地演绎为今天的现实,我们该从中汲取些有益的东西,对我们充分认识当前这场经济危机严重性、长期性有个清醒的认识和准备,并找出应对措施度过难关无疑是有所帮助的。

那让我们先从1997年开始今天的话题。1997年发生了什么?国人最难忘的,当然首推香港回归。对于长期跟踪分析宏观经济的人,有两件事应该依然历历在目,其一是国际上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货币贬值,财富缩水;其二是国内开始了通货紧缩,并由此进入长达五年的经济低迷,直到2002年。工程机械市场在1997年及以后的几年间还没有完全形成今天的代理体制,产能也远没有达到今天的产能,所以说对工程机械的冲击不是很大,笔者采访过行业里的资深人物之一,辽宁恒力集团的董事长隋喜民,据隋总回忆,他从事工程机械贸易事业近20年来,这轮的冲击无论是持续的时间上,冲击的力度上都远远超出前几次危机,企业在亏损的边缘。

站在2012年,很容易让人想起1997年。 国际上,欧洲发达国家接连爆发主权债务危机,面对危机采取的一些措施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有的甚至是在发酵蔓延。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包括印度、巴西等,经济增长速度也迅速下行。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甚至有进入萧条的担忧。国内,2010年开始的本轮经济下行,已经持续两年多,经济增速从超过10%一路下行破8,二季度跌落到7.6%的低位。CPI从2011年6月6.5%的高位下滑到现在的2.2%。更严重的是,经济已经出现了自主收缩迹象。

历史惊人的相似,不仅表现在目前的局势上,甚至还表现在发生的轨迹上。1997年的通货紧缩,可以回溯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刺激开始的经济扩张,他老人家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后是大规模投资和高通胀,接下来的宏观紧缩,紧缩过度收手不及时,终于在1997开始发生通货紧缩。通缩一旦开始,就会自我加强,因此耗时5年才走出来。那么是什么原因可以让中国的经济在2002年可以再次走向繁荣呢?让我们来看看原因,一来2001年底中国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量的国外订单蜂拥而至,大大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创汇,短时间内使中国由一个贫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加工制造工厂,大大刺激我们的出口,使我们国家多年来一直维持着较大的贸易顺差,经济方面得到极大的振兴。二来得益于从1998年开始的房地产改革政策的实施,挖掘出一块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三个方面就是朱镕基总理,力推五一,十一长假,刺激国内的假日经济发展,扩大内需,同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采取比较稳妥的方法让经济成功地软着陆。有上述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经济从1997年开始的经济萧条到2002年成功地走出,并驰往高速发展的轨道。中国的工程机械也在此时得以第一次腾飞。

但好景不长,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市场运作的问题也暴露无遗,于是乎在2004年的4月30日,中国保监会一纸通知全面叫停了中国的保证保险业务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工程机械市场急剧停摆,库存积压,融资渠道全面停滞,接着以中国光大银行为代表的一批金融机构以捆绑厂家的融资模式的出现,以及以生产厂家金融公司融资租赁业务的出现迅速地弥补了工程机械融资的需求,市场于2005年底基本回归正常,这轮冲击对工程机械来说持续的时间不长,应对的措施也较为得当,对工程机械市场没有形成实质性的伤害。

2008年开始,美国爆发了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并迅速地波及全球,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开出了"4万亿"药方,虽然暂时缓解了国内的经济低迷,但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在经济受4万亿刺激下,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以高能耗,大浪费的发展格局,最终导致产能过剩,CPI指数居高不下,政府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本轮的经济收缩的根源也可以回溯到2008年底的"4万亿"大规模财政刺激开始的经济扩张,其后的大规模投资和通胀压力,同样导致了2010年开始的宏观调控。现在,调控效果的"充分显现",不仅表现在通胀压力的下行,经济增速的显著下滑,更重要的还表现在经济已经开始有"自主收缩"的迹象。工程机械领域也不例外,28家主机生产厂家的产能已经高达60万台/年,而市场的需求在18万台/年之下。在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一些近乎于疯狂的销售策略、手段层出不穷,对行业的伤害极大,严重的产能过剩困扰着我们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江苏(南京)工程机械贸易商会 郑俊斌)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2024年7月工程机械市场指数快报

山推装载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 2024年7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详细]2024-08-09 18:33

利勃海尔75周年特辑:昔日再现,未来可期,看今朝(下)

利勃海尔75周年特辑 | 昔日再现,未来可期,看今朝(下)[详细]2024-08-09 17:34

【专栏】2024年后市场精品课——客户服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客户服务对于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后市场价值,关注客户服务,因为服务的意义远不止设备维修和配件利润,服务让企业与客户的联系由“低频”变为“高频”,让生意更加“性感”,让企业更有价值,服务产生的客户粘度能提升客户回头率和客户资产价值,还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在体验经济时代,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杰出的客户服务和体验就是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唯一区别。 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新客户流量消失,让很多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每个人都清楚,市场不可能永远增长,为什么市场下滑会让企业束手无策?残酷的现实让人们终于明白:没有客户,企业就是一座空房子! 市场调整,正是企业反思和补短板的最佳时机。过去二十年市场高速增长,让很多企业重营销、轻服务,服务后市场在多数企业的贡献比不足20%,而在国外成熟市场,后市场是企业利润最主要的来源,优秀代理商后市场营业额和利润的贡献比均超过整机销售,利润贡献超过三分之二! 中国企业如何完成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转型?如果企业的理念还停留在“流量思维”,企业的发展模式将难以持续,增长将会遭遇“滑铁卢”,今天企业面临的巨大困难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2010年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罗杰·马丁首次提出了“用户资本主义”,用户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也指出:企业的价值等于其所有客户价值净现值之和,客户收益越高,企业价值越大,客户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而服务和客户体验正是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 贝恩公司用大量数据证明:把为用户创造价值放在首位的公司能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正是中国企业需要改变的地方。从“流量思维”转变为“粘度思维”,关注客户资产的价值,降低客户流失率,是中国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未来的竞争将是争夺优质客户资源的竞争,而客户体验是比产品和服务更有效的客户粘合剂,从本质上更接近客户的内在需求,能带来更高的客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如何提升服务、客户口碑和客户粘度,让企业基业长青?只有提升服务意识和理念,员工才能提供更杰出的客户体验,为企业和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老杰培训课程的特点是援引了很多中外企业的数据和案例,与大家一起讨论和分析,从中找出中国企业的差距和改进方向,以便提升服务,迎头赶上。 市场低迷,培训正当时,改变认知才能改变现状。在培训中我们将分享国内外感人的服务故事,让员工从内心里理解杰出的服务对企业的意义,围绕企业的短板和痛点进行准备,每次培训都是希望员工参与其中,帮助企业和员工将服务提升到新的高度,通过培训和研讨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改变和价值。 2024年老杰后市场培训精品课清单: 1. 服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2. 回头客战略 3. 客户体验 4.客户忠诚度 5.客户运营 6.存量客户资产管理 7.建设企业的服务文化 8.天使之道——客户服务理念 9.配件库存计划 10.工程机械企业后市场管理[详细]2024-08-09 09:44

绿色化四:加速工程机械革新,徐工这波超给力!

7项国家新标准,填补空白,加速电动工程机械市场化进程,徐工这波超给力!! 8月5日,电动工程机[详细]2024-08-08 18:42

山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即将启幕!

山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即将启幕[详细]2024-08-08 18:03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