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斌:2012真的是工程机械的末日吗?
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自2011年5月份开始一路下行,时至今日持续时间之长,下降幅度之大堪称历史之最。往年工程机械产品,各种品牌产品供不应求、相继断货,客户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的现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门可罗雀,一派萧条的景象。广大的供货商、代理商在饱受煎熬的同时对眼前发生的一切还没有能够有所清晰的认识。这一切究竟是为哪般?工程机械市场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2012真的是工程机械的末日吗?为了说清楚以上这些问题让我们展开今天的"思辨头脑、静看市场变奏"为主题的讨论。
回顾自1997年以来的几次经济危机发生机制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找寻些规律,就是中国的经济总是由扩张--调控--萧条--再度扩张周而复始的规律。以往的历史,一次次生动地演绎为今天的现实,我们该从中汲取些有益的东西,对我们充分认识当前这场经济危机严重性、长期性有个清醒的认识和准备,并找出应对措施度过难关无疑是有所帮助的。
那让我们先从1997年开始今天的话题。1997年发生了什么?国人最难忘的,当然首推香港回归。对于长期跟踪分析宏观经济的人,有两件事应该依然历历在目,其一是国际上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货币贬值,财富缩水;其二是国内开始了通货紧缩,并由此进入长达五年的经济低迷,直到2002年。工程机械市场在1997年及以后的几年间还没有完全形成今天的代理体制,产能也远没有达到今天的产能,所以说对工程机械的冲击不是很大,笔者采访过行业里的资深人物之一,辽宁恒力集团的董事长隋喜民,据隋总回忆,他从事工程机械贸易事业近20年来,这轮的冲击无论是持续的时间上,冲击的力度上都远远超出前几次危机,企业在亏损的边缘。
站在2012年,很容易让人想起1997年。 国际上,欧洲发达国家接连爆发主权债务危机,面对危机采取的一些措施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有的甚至是在发酵蔓延。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包括印度、巴西等,经济增长速度也迅速下行。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甚至有进入萧条的担忧。国内,2010年开始的本轮经济下行,已经持续两年多,经济增速从超过10%一路下行破8,二季度跌落到7.6%的低位。CPI从2011年6月6.5%的高位下滑到现在的2.2%。更严重的是,经济已经出现了自主收缩迹象。
历史惊人的相似,不仅表现在目前的局势上,甚至还表现在发生的轨迹上。1997年的通货紧缩,可以回溯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刺激开始的经济扩张,他老人家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后是大规模投资和高通胀,接下来的宏观紧缩,紧缩过度收手不及时,终于在1997开始发生通货紧缩。通缩一旦开始,就会自我加强,因此耗时5年才走出来。那么是什么原因可以让中国的经济在2002年可以再次走向繁荣呢?让我们来看看原因,一来2001年底中国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量的国外订单蜂拥而至,大大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创汇,短时间内使中国由一个贫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加工制造工厂,大大刺激我们的出口,使我们国家多年来一直维持着较大的贸易顺差,经济方面得到极大的振兴。二来得益于从1998年开始的房地产改革政策的实施,挖掘出一块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三个方面就是朱镕基总理,力推五一,十一长假,刺激国内的假日经济发展,扩大内需,同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采取比较稳妥的方法让经济成功地软着陆。有上述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经济从1997年开始的经济萧条到2002年成功地走出,并驰往高速发展的轨道。中国的工程机械也在此时得以第一次腾飞。
但好景不长,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市场运作的问题也暴露无遗,于是乎在2004年的4月30日,中国保监会一纸通知全面叫停了中国的保证保险业务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工程机械市场急剧停摆,库存积压,融资渠道全面停滞,接着以中国光大银行为代表的一批金融机构以捆绑厂家的融资模式的出现,以及以生产厂家金融公司融资租赁业务的出现迅速地弥补了工程机械融资的需求,市场于2005年底基本回归正常,这轮冲击对工程机械来说持续的时间不长,应对的措施也较为得当,对工程机械市场没有形成实质性的伤害。
2008年开始,美国爆发了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并迅速地波及全球,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开出了"4万亿"药方,虽然暂时缓解了国内的经济低迷,但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在经济受4万亿刺激下,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以高能耗,大浪费的发展格局,最终导致产能过剩,CPI指数居高不下,政府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本轮的经济收缩的根源也可以回溯到2008年底的"4万亿"大规模财政刺激开始的经济扩张,其后的大规模投资和通胀压力,同样导致了2010年开始的宏观调控。现在,调控效果的"充分显现",不仅表现在通胀压力的下行,经济增速的显著下滑,更重要的还表现在经济已经开始有"自主收缩"的迹象。工程机械领域也不例外,28家主机生产厂家的产能已经高达60万台/年,而市场的需求在18万台/年之下。在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一些近乎于疯狂的销售策略、手段层出不穷,对行业的伤害极大,严重的产能过剩困扰着我们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江苏(南京)工程机械贸易商会 郑俊斌)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