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港铁路幕后发起人为煤老板 自称不懂铁路

2012/08/22 08:48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8月21日独家报道的 《千亿鄂港铁路神话:铁道部查无此路》,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

一条自称投资上千亿元、2/3资金已到位的“纯民资”铁路,却出现种种疑点——实际注册地址存疑,分公司拖欠房租40万元,铁道部及地方发改委均否认有此项目,实在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即便如此,自称“鄂港铁路”项目发起人的鄂港铁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港铁路公司)董事长李少华,昨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依然表示,“正在向领导汇报,会坚持到底把事办成。”

不过,和此前“1100亿元项目资金已经到位2/3”的说法不同,李少华昨日改口说,“目前未融资到一分钱”。

前后说法为何大相径庭?李少华、林彦山究竟有什么背景?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李、林二人除了自称“煤老板”,他们还有着另外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产业商会联盟主席”。

从煤老板发家

“鄂港铁路”的神话被曝光前,李少华从未正式接受过媒体采访,公众对李少华也几乎一无所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初见李少华,是今年8月8日在北京内蒙古大厦的咖啡厅。他个头不高,短衬头上抹着油亮的发蜡,衬衫、西裤搭配得一丝不苟,眉宇间透着商人的锐气,却又略显文气。

“我主要也是(开)煤矿,在距离云南大理三十几公里之外的一个矿上,有八年了。”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李少华轻描淡写地说道。据称,他的主要资本积累正源于此。

不过,自称将控股鄂港铁路千亿元投资项目60%的李少华,却不愿意透露自己的个人资产,唯一可查的账目仅是以其个人名义注册成立的鄂港铁路公司,注册资本为5180万元。李少华自称在开矿以外,由于个人爱好,还搞过一些“文化”及其他投资。

最先对外称“鄂港铁路”已经通过铁道部立项,自称在鄂尔多斯开矿的林彦山,也颇显神秘。

李少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和林彦山同是河南地方老乡,相识已有七八年光景。交谈中,李亲切地称林为“小兄弟”。据李称,两人分别在云南、鄂尔多斯开矿,有一些共同的煤炭圈朋友。

林彦山曾自曝17岁开始创业,过去的身份还包括钢铁贸易商、地产商和高端酒店经营者。不过,记者在鄂尔多斯打听多日,没有几个煤老板认识他。“也许是煤老板太多了吧”,当地有煤老板笑称。

在去年的媒体采访中,林彦山曾将“鄂港铁路”投资视作自己在2011年36岁本命年里干得最痛快的一件事,称这样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但令人不解的是,去年如此高调、积极、热情的林彦山,今年销声匿迹。

“他已经不主要负责该项目了。”李少华告诉记者,他已经让林彦山暂时回避,林彦山目前在河南,主要负责鄂港铁路河南分公司。

李少华对林彦山的评价是“太年轻”。相比37岁的林彦山,李少华自称今年已是45岁。

在和记者的谈话中,李少华不止一次地说 “铁路系统太复杂,我们都不懂”。他表示会聘请专业的铁路团队来管理公司,自己也会专心当好董事长。他已经把一切精力放在了铁路上,虽然有风险,但不能害怕,已没有退路,只能往前冲。

“现在看起来风险大,一旦做起来,一点风险都没有,煤炭运输是有保障的,运出来可以盘活经济。”李少华说。

借势“民资入铁”

在与李少华的交谈中,虽然李少华坦言不懂铁路,但记者发现,李少华可以准确说出近两年国家对“民资入铁”的开放政策。

2011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其中提及了铁路建设,这是“非公36条”出台5年之后,政府对民营资本放开投资领域再一次确认。

今年5月,铁道部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提出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对民间资本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

政策的春风,撩起了无数民间资本敏感的神经,李少华和林彦山也从中发现了“商机”。

鄂尔多斯当地煤老板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道,鄂尔多斯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来是国内最大煤炭基地,确实存在运输瓶颈,需要扩建煤运通道;二来当地民间资本实力非常雄厚,不排除有一些煤老板对铁路项目感兴趣。

鄂尔多斯市发改委去年发布的“十二五”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明确提出:“外运能力明显不足。”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鄂尔多斯市外运出区量约3.4亿吨,而铁路运力仅2.3亿吨,缺口达1.1亿吨。因铁路运力不足,公路在超运能3~4倍的压力下长期运行,不仅污染沿途环境,而且易发生交通事故。

据鄂尔多斯当地铁路人士估计,目前鄂尔多斯煤炭外运的铁路缺口已达2亿吨左右。到2015年需求还将逐年扩大,如果运能不满足,还会有大缺口,鄂尔多斯目前正在规划新建的两条煤运通道都给民资留下了参股空间。

煤炭外运需要铁路,但修建铁路需要大笔资金。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去年以来,鄂尔多斯民间资本的资金链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去年5月,如果说要想办法从鄂尔多斯筹资1100亿元,还是有可能的。但从去年8月开始,鄂尔多斯不少房产商及煤老板的资金链陆续出现断裂,甚至有多名官员因借贷问题出事。”鄂尔多斯一位资深商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

也正因为如此,不少熟知当地借贷情况的商人,都对放话要融资1100亿元修铁路的林彦山产生了好奇,“在那个时间点(2011年9月)敢说这样的话有些匪夷所思”。

那么,李少华和林彦山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神秘“中国产业商会联盟”

引人注意的是,和“鄂港铁路”几乎同时出现在公众视野的,还有“中国产业商会联盟”。

林彦山去年宣称,“中国产业商会联盟主席”这个身份帮了他的大忙,鄂港铁路项目的运作,也因此集合了基金、PE、社会股权投资等众多投资模式。

李少华对记者所指的“搞过一些文化”,也主要和其“中国产业商会联盟主席”的职务相关。

记者留意到,2011年10月11日,中华铁道网发出一篇注明来源为“中国产业商会联盟”的文章——《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建设 鄂港铁路获批准》,署名作者范贵宾。李少华也第一次同时以中国产业商会联盟主席兼鄂港铁路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的身份,对此发表了看法。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上述文章的作者范贵宾,实际上是“中国产业商会联盟”秘书长,他还曾以鄂港铁路公司“总监”的身份,在网络上发布过鄂港铁路内蒙古公司的招聘信息。

不过,当记者联系上范贵宾时,他已不愿就“鄂港铁路”接受采访。

文中所提到的“2011年9月19日”,这个被当时多家媒体指为标志鄂港铁路项目立项的重大日子,经记者求证,不过是国家工商总局披露鄂港铁路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的日子。事实上,来自北京市工商局的官方信息显示,直至2011年10月12日,“鄂港铁路公司”才正式注册成立。

由于李少华、林彦山的“商会主席”身份,去年甚至有说法将“鄂港铁路”的投资主体直接表述为“中国产业商会联盟”。

据“中国产业商会联盟”官网介绍,该联盟是面向全国商会、协会及其所属会员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资源整合的综合平台,每年定期会举办一些活动。

记者注意到,在该网站首页的头条位置,醒目挂着中国产业商会联盟“商会领袖高峰论坛”的信息——论坛于2011年11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不过,点击此“高峰论坛”链接,跳出来的页面却是 《2011首届中国商会联盟联席会——全国招商大会》的活动方案。

记者多次拨打中国产业商会联盟网页公开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在上述网页中,同时贴出一份由某协会会长签发的文件——《关于成立中国产业商会联盟的通知》。通知注明下发时间为2011年4月15日。这也意味着,中国产业商会联盟正式成立是在2011年4月15日。

记者昨日多次致电该协会秘书处,电话一直没有接通。有关上述“高峰论坛”,记者在网上找不到任何相关信息和新闻报道。

蹊跷的是,李少华称他担任“商会主席”一职已近三年,但根据网页上所述时间计算,商会成立还不到一年半。

李少华还称,林彦山过去担任的只是“副主席”,并且今年就不担任了。

责任编辑:Eason

相关阅读

千亿纯民资鄂港铁路悬疑:铁道部查无此路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里,“煤老板”的传说,从来都不绝于耳。 这一次,两个 “门外”的煤老板——李少华、林彦山,自称偶得某位铁道部领导“点醒”,看好国家政策对“民资入铁”的集中开放,决定进入铁路领域。 去年底以来,一条吸引眼球的新闻在多家媒体传播开来:2011年10月10日,由“纯民资”投建的长达上千公里的鄂港铁路,在铁道部立项。有媒体甚至转述,“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这是第一条由纯民营公司投资建设的铁路。” 这条铁路的主角,就是李少华、林彦山。按照他们的设想,自设公司、自筹资本,承建一条从鄂尔多斯至黄骅港,横跨内蒙古、山西、河北、天津四大省(市)区,全长1379公里,总投资1100亿元的“北煤南运”大通道。 如果修建成功,鄂尔多斯将新增一条年运量高达4亿多吨的“北煤南运”大通道,这条铁路也将成为国内首条“纯民资”铁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资参建最长铁路。他们甚至设想好,等待2014年修通建成赢利三年后,继续打造公司上市…… 李少华是鄂港铁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港铁路公司)董事长,自称为这条铁路的承建商,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项目即将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力争今年完成奠基。 李少华还称,在外界看来几乎难以筹措的1100亿元民资,目前实际到位2/3,相关新闻发布会召开在即。 然而,记者连续多日调查发现,在这个铁路大项目的背后,隐藏着诸多蹊跷:无论铁道部、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铁路办,还是鄂尔多斯市相关部门,均表示毫不知情,也未规划该项目。与此同时,自称几百亿资金已经就绪的鄂港铁路公司,位于鄂尔多斯的分公司已拖欠数月房租,不见踪影。 鄂港铁路千亿计划 自2011年10月起,一则“河南民资千亿筹建鄂港铁路”的消息就开始流传。最早将“鄂港铁路”筹建的消息散播开来的,正是自称近年在鄂尔多斯开矿的河南煤老板林彦山。 那是林彦山第一次以鄂港铁路“投资老板”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 据当时有限的公开报道,林彦山自曝在2010年底北京的一次开会,无意间碰到一位铁道部领导,对方说起铁路向社会资本开放的事,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 “政策放开了,我为什么不能抓住这个机遇?从效益上讲,这(铁路投资)肯定要比在鄂尔多斯开煤矿更具竞争力。”林彦山当时对媒体如是说。 据林彦山彼时的规划,他们成立的这个铁路公司,将来要建七八个机务段、供电段、船务公司、港务公司,总定编人数将接近两万人,每年运费收入就上千亿元。 但是,自从去年大张旗鼓 “吹风”后,在“民资入铁”呼声很高的今年,林彦山却有些“销声匿迹”。 事实上,鄂港铁路真正的“投资老板”,并非林彦山。 “是的,我才是这个项目的真正发起人,林彦山是我的经理。”8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北京内蒙古大厦见到了自称“鄂港铁路”项目发起人的李少华。 “这个项目‘上面领导’有指示,不能随便接受采访。”面对记者,李少华稍显“为难”。对于林彦山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李少华也表示出极大不满,称按照他及“上面领导”的想法,在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前,一切需要低调。 不过,李少华反复强调,经过一年时间准备,项目手续已到最后关键一步,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星期”(8月13日~8月17日)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就能下来。钱也不是问题,只差手续到位了。 “考虑到马上入冬的天气问题,有可能推到明年动工。今年能把新闻发布会和奠基仪式搞完就不错了。”李少华成竹在胸。 当记者问及该项目最初是不是李少华和林彦山一拍即合的想法,李少华笑称:“是和领导一拍即合”,“一切有领导在安排。” 谈及公司的运营现状,李少华表示,公司总部在北京,在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等地设有六个省会分公司,类似以前铁道部下设分局,目前以技术人员为主,还包括一些银行、金融人员,约30余人。“将来多了,开工以后,能有5万多人。” 李少华还透露,按资金比例他初步计划控股60%,林彦山只占10%,不过“一切还没定”。据称,包括国美(黄光裕方面)、中国南车、北车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因为他要从这几家公司采购相关配套设备。 铁道部否认有此项目 “2011年10月10日,鄂港铁路已经由铁道部立项”,“2011年10月22日,铁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在林彦山去年对媒体的所有“吹风”中,反复强调铁道部对该项目的“支持”和“肯定”。有媒体甚至转述,发布会上,“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由纯民营公司投资建设的铁路,这是第一条。” 林彦山去年还宣称,鄂港铁路项目得到内蒙古自治区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并作为“重点工程”推进。 源自当时“中国产业商会联盟”的消息也称:“2011年9月19日,标志着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建设领域的鄂港铁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挂牌成立,诸多立项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批准。” 今年8月8日,李少华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再次肯定了上述信息,并声称,当天在北京内蒙古大厦正等待约见内蒙古自治区官员。他还称,筹备在即的鄂港铁路奠基仪式,地点就选在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区。 一切看起来可信无疑。但事实是这样吗? 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铁路办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作出的明确答复是:没有听说、没有规划,也不太可能会有这么一条“鄂港铁路”。从鄂尔多斯市相关铁路人士处,记者也收到了同样的回复。#d1cm#page# 8月15日,铁道部新闻处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作出的官方答复是:在反复求证相关业务部门以后,确定铁道部无论是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还是近期正在执行的铁路十二五规划中,都没有规划一条所谓的“鄂港铁路”,去年也没有对外召开过相关新闻发布会,今年更没有听说有该项目要开工建设。中国北车随即也对记者澄清:公司从未听说过该项目,经查,业务部门也从未和鄂港铁路公司有过任何接触。 但是,在8月8日和记者的交谈中,李少华称,只要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不需经地方发改委、包括一切地方省会之间的沟通,由铁道部出面协调,一切都不是问题,他唯一担心的是“上面领导”有可能太忙会影响到项目审批时间。8月15日之后,截至昨日记者发稿,国家发改委并未发布相关项目的审核消息。记者多次致电李少华,其电话无人接听。 鄂尔多斯市一位铁路人士告诉记者,按照李少华所讲的 “鄂港铁路”建设资金和跨省规模来看,如果项目真实存在,一定会在国家铁路规划中有所体现。 “通常来讲,修建里程超过100公里的,尤其是跨省项目,都需要从地方级开始报备,最后交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地方发改委不可能不知道。”上述铁路人士说。此外,从现实层面来看,目前鄂尔多斯至黄骅港已经有一条神华铁路。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铁路办的相关人士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肯定地表示,如果地方没有规划,没有报备,是不可能报到国家发改委去的。 工商注册地址虚设? 暂且不论上述说法是否真实,记者调查发现,以“鄂港铁路”项目命名的 “鄂港铁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工商局却真实地注册存在。记者查询北京市工商局企业登记信息获知,2011年10月12日,一家名为“鄂港铁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公司,在北京市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180万元,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经营范围包括“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法定代表人正是李少华。 不过,记者走访鄂港铁路公司的注册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0号3号楼15A时,并未找到。现居15A的两家住户告诉记者,他们自2011年就在此居住,从未听说过该公司。 更令人不解的是,李少华一边声称几百亿项目资金已经到位,一边却还拖欠鄂尔多斯分公司物业数月房租逾40万元。 今年7月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造访过鄂港铁路公司在鄂尔多斯的办公所在地——东胜区天骄路鑫通大厦A座16层,这个被视为对“鄂港铁路”项目成立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分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这就是个骗子。”鑫通大厦该处办公地的业主对记者说。 据业主讲述,鄂港铁路公司在2011年8月就已搬进来,合同落款的签署人是李少华。但自始至终只交了一个季度的房租,一直拖欠到今年的7月20日,总共拖欠了至少40多万元房租。业主赶去公司时,发现只剩下一名看门的员工。业主称,其后又和李少华多次通话,索要房租,均无下文。 不过,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询问时,李少华坚称,鄂尔多斯分公司一切正常,并表示在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区还有办公场所。 资金成谜 按照李少华的说法,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他已以“鄂港铁路项目”的名义,筹措到1100亿元资金的2/3。按比例换算,即已有700多亿元。李少华口中这笔令人咋舌的资金存在与否尚待证实,假如他所言属实,或部分属实,那么这些资金又从何而来? “钱不是问题。”李少华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反复强调。但对于已经到位的2/3的资金来源,他却不愿多谈,只表示全国多位煤老板都对该项目有极大兴趣。 而据林彦山在去年的表态,在2011年11月间,他已经到南京拜会当地知名财团老板。去年12月,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声称,香港地区某大型基金已为该项目作出数百亿元的投资保证,山西、内蒙古等地的许多煤老板对该项目也表示出浓厚的投资兴趣,一些政府机构和金融单位也开始“深度关注”该项目。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一再追问下,李少华透露,已筹措资金中甚至还包括部分“外汇”,这笔资金将通过注资于他在云南的煤矿,经他户下再转到鄂港铁路项目。 在和记者见面的当天,李少华还刚从助理手中拿到一张内蒙古工商银行某负责人的名片,他称会有100多亿元的资金从这家银行贷出,等项目开工以后,多家银行也会找上门来提供贷款。他因此认为,剩下的1/3资金根本不用担心。 倘若“鄂港铁路”项目不复存在,打着铁路项目的幌子筹资,是否涉嫌诈骗?李少华、林彦山究竟是什么身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明日将继续追踪报道。[详细]2012-08-21 08:37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斯琴毕力格到华菱星马考察

11月11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斯琴毕力格一行到华菱星马考察。公司领导刘汉如、汪祥支等陪[详细]2019-11-13 12:36

超长臂架,性能之王!首台徐工XCT110-1落户鄂尔多斯

“人生在世要敢于尝试,若想成功便要破釜沉舟。” 来自鄂尔多斯的徐工起重机用户项宝峰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详细]2019-10-25 09:58

华菱汉马新产品全国巡展鄂尔多斯站暨百台华菱重卡交车仪式成功举办

10月18日,华菱汉马新产品2019全国巡展鄂尔多斯站暨百台华菱重卡交车仪式隆重举行。两百余名当地物[详细]2019-10-21 10:31

新技术、新产品 潍柴矿用车在鄂尔多斯火火火!

9月8日,潍柴矿用车智能化创新发展大会暨新车品鉴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大会围绕“自主创新,绿色发展[详细]2019-09-10 10:0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