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延续下行态势 地区差异明显

————2012年省区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座谈会综述

2012/07/09 10:03中国经济时报

已至年中,中国经济也行至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愈加复杂。为了准确了解、掌握各地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分析今后经济运行的基本趋向,研判经济运行的最新情况和突出问题,及时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6月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2012年省区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座谈会,100多位与会的专家学者结合宏观形势及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上半年及下半年经济形势做出如下判断:上半年延续下行态势,下半年则谨慎乐观。希望中央能根据国内外环境和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对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通过稳定经济增长,达到稳效益、防风险的目的。

增速持续回落 地区差异明显

综合看,与会专家对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增速普遍下滑,不过下滑速度在趋缓,幅度在收窄,尚可承受。对于下半年经济走势,大多数与会者认为有望稳中有升,总体较为乐观,少数甚为担忧。

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延续了下行态势,并创1992年以来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回调时间最长记录。各地区的走势大体如此,只是下滑幅度不同。究其原因,综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四位专家——宏观部部长余斌、外经部部长隆国强、市场所所长任兴洲、金融所所长张承惠等人在演讲时的分析,可以得出:欧债危机再度恶化、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放缓、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等,导致我国短期需求明显收缩,是当前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的主要原因。

与会者在研讨时认为,上半年经济运行存在不少亮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总结时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保持稳定,粮食生产“九连增”的希望较大;一些地区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中西部地区的部分省市经济稳中有升、经济发展的区域结构有所改善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明显。

李伟认为,上半年经济形势还有另一个突出特点,即在经济增速普遍出现趋势性下滑的过程中,各地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外向型较强、资源输出型强、制造业、重工业比重较大的省市,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另外,近几年主动转型调结构的省市以及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省份,则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新一轮增长的动力。

以外向型地区为例,今年以来,像浙江、福建、深圳这类对外依存较高的沿海地区,受当前欧美经济低迷、出口复苏前景难测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它们正共同面临以外部需求下降为主的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融资环境趋紧、经营困难、投资增速缓慢等一系列经济下行压力。

那些资源输出型地区的日子不太好过。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下行传导效应影响,陕西经济出现下行趋势。其他一些资源输出地区像内蒙古、山西的工业增速也显著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动力不足。

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对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这类制造业或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小影响。今年以来,它们的增速普遍下滑,外贸出口增速普遍呈放缓态势,消费需求乏力,工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企业经营困难较大。而黑龙江更是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较为严峻的挑战,经济运行呈现速度、效益双下滑的态势,连锁效应显现,完成全年目标的压力骤增。

不过,由于主动转型较早,广东、江苏、上海、天津等省市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小,前五个月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其中广东、上海已出现探底回升迹象。这要归功于它们在其他地区仍在传统产业、传统发展方式中做文章时,它们就已寻找到转型之路,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地区比较典型的代表地区,像河南、安徽、湖南、四川等地均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应对,各省经济保持在平稳运行区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某些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较为靠前。这与四个省都有国家级的区域发展战略、可发挥金字招牌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做好相关政策预案提高调控政策针对性

针对今年以来经济增长持续回落的状况,以及各个地区经济形势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会者也提出了很多政策建议。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政策上狠下功夫。现在对下一步的政策选择要再看一看,要沉得住气、铆足劲,既不要急着踩刹车,也不要忙着加油门。

第二,要尽快作好相关政策工具准备和预案,防止经济运行出现突发性情况。比如,要牢牢保住经济运行的基本底线;做好各类经济风险防范应对准备;支持公共项目、投资重点领域,重大装备采购等;做好相关舆论引导工作。

第三,要着力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真正体现差异化。这是与会者反映最为强烈的方面,尤其是省区市的代表,希望中央政策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各地在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政策需求方面的差异。不能“一刀切”,又必须“切一刀”,妥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体现出较高的执政水平和艺术。

第四,结合各地情况,与会者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比如采取措施支持光伏产业、重大装备产业的发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重视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操作风险,加强监管;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扶贫工作的投入,提高西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大对县级以及中心镇建设的支持等。

责任编辑:Winnie

相关阅读

经济形势座谈会近期召开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再一次被请进中南海

据中国政府网7月16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5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详细]2019-08-01 10:38

经济形势座谈会近期召开 这家江苏国企掌门人再一次被请进中南海

据中国政府网7月16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5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详细]2019-07-30 09:02

宏观经济形势怎样?经济是否有活力?“挖掘机指数”有话要说

9月28日,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一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根云可视化大屏上正显示大数据研发统计。见习记者[详细]2018-09-30 09:49

不要因为挖掘机销售火爆而误判了经济形势

最近,诸如“挖掘机销量逆天”、“挖掘机新周期”、“挖掘机又卖疯了”这样的标题文章刷屏,甚至把挖掘机销售情况当做了基建投资甚至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非常看好下半年的经济形势。 真的这么乐观吗? 7月的挖掘机销量的确亮眼,单月销售11123台,同比涨幅45.3%,不仅远高于去年7月,而且比历史上所有的7月都高。 原本每年的七八月是挖掘机销售的淡季,但今年淡季不淡,甚至可以跟一般年份的旺季媲美。 有人说,“7月份挖掘机销售大增的背后,是近期高层会议重提基建投资。”笔者不敢苟同。 因为政治局提出“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是7月31日的事情,即使听到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的声音后赶快行动,但也只有一周时间,突击花钱是来不及的,挖掘机销售不像买家电,需要一段周期。 显然,不是预期刺激了挖掘机销量大增。 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吗? 今年前7个月投资同比增长5.5%,增速为1992年以来新低;但同期挖掘机销量涨幅却是58.7%。再看看去年,投资增幅只有4.2%,挖掘机销量大涨97.4%,差一点翻倍!当然,投资低迷也不是一年两年了,2009年投资增速达到30%的峰值后就进入了下行通道,挖掘机销量的峰值是在2011年出现的,滞后了两年,随后一路走低,直到2015年见底,2016年至今开启了新一轮的上涨周期,但投资增速仍旧持续低迷。 晚于投资增速见顶,却又早于投资增速见底,挖掘机销量起伏于大的经济周期环境,但难以承担基建投资和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大任。 近两年挖掘机销量大增的原因,更多来自行业内部,机器的更新换代。 2016年的更新需求是46840台,当年挖掘机销量是73390台,更新需求占到6成以上,2017年更新需求是61891台,预计2018年的更新需求上升到81536台,2019年102310台,2020年145532台。 更新量逐年大幅上升,是因为受国家环保政策持续趋严影响,2016年4月起国家对工程机械的节能及排放标准制定的更为严格,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执行到了第三阶段,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挖掘机势在必行,同时上一周期的高峰期,也就是2009年到2011年的销售的挖掘机已经陆续进入淘汰期。 据研报预计,2018年有望淘汰掉市面上大部分的“国一/国二”挖掘机,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工程机械市场将受严格的环保政策利好。 假设挖掘机和装载机的寿命为10年,且起始年上三年的机器被淘汰掉40%,即需要更新换代的机器,剩余60%的机器继续正常工作,更早年份的全部淘汰掉。 未来更新需求占比有望大幅提升,初步测算2018年挖掘机更新需求占比有望达到45%-48%,2019年有望达到50%。 近半数的销量来自于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而不是投资拉动,有别于上一轮四万亿刺激下的挖掘机销量暴增。(陈岩鹏)[详细]2018-08-27 10:58

杨慧杰:新经济形势下的工程机械后市场发展模式探究

2017年10月24-26日,2017中国工程机械营销&后市场大会在长沙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详细]2017-10-26 18:2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