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潍柴集团:监督出实效 风正好扬帆
走进潍柴,记者看到的是一尘不染的车间,品种繁多的发动机。而在它们背后,一串串数字更让人们清晰地感到了这个有着67年历史老国企从弱小走向辉煌的轨迹。从1998年销售收入只有5亿元,欠税费3亿元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983亿元,创造了14年增长近200倍的奇迹。
14年来,5万潍柴人在董事长谭旭光的带领下,靠自我约束、制度约束和监督约束形成的廉洁从业、民主监督的企业管理模式,让潍柴这艘“中国动力”之船一路扬帆驰骋。
谭旭光“约法三章”
1998年6月27日,谭旭光上任第九天,就召开“全厂管理干部班组长会议”。此时,他面对的潍柴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企业机制不活、机构臃肿,到1998年上半年,欠税、欠息、欠费、欠工资已达3亿元、拖欠职工工资达6个月,数千台产品积压在库房,企业已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在这次会议上,他郑重提出了“约法三章”,即:第一,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第二,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第三,以身作则,清正廉洁。
谭旭光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以自我约束为主的“约法三章”,这一境界也感染了他率领的班子成员。潍柴开始大刀阔斧的减员增效、分流人员,职工由13000多人压缩到8000人。全厂有20多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亲友下岗,但没有一个人说情,更没有一个人做手脚。1999年的10月19日,在出差返回途中,谭旭光出车祸断了4根肋骨,但恰值企业进军工程机械市场的关键时期,仅两个星期后,行动还不便的他就开始到各企业跑,一举拿下多个订单。
潍柴集团副总经理王勇至今都记得,自己因工作失误从办公室主任降为副主任,而且扣发了几个月的工资。“虽然当时有些委屈,但看到潍柴就是靠这些铁的纪律,没有弹性的原则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出色的潍柴人,潍柴的跨越式发展带给我们的只有骄傲和自豪。”
“约法三章”已成为潍柴各级领导的一种精神。在领导班子“扑下身子”“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凝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向心力和执行力,“三三制改革”、收购控股湘火炬、潍柴动力香港上市、蓝擎发动机问世、收购法国博杜安,通过一系列成功运作,2011年,潍柴已成长为一个营业收入近千亿元的国际化大企业集团。
严格规范企业采购
见到潍柴动力副总裁任冰冰时,她刚从法国回来,管过采购工作的她递给记者一张《采购管理团队廉洁从业承诺书》,只见上面列着采购管理部团队六条郑重承诺,其目的在于为规范采购行为,强化从业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保证采购过程公正、公开,维护企业形象。承诺里处罚处理的细则很明确,上面签满了不同字体的签名。
李加佳是潍柴集团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她告诉记者,实行阳光采购以来,通过群众举报、招标前审计、过程审计等方式,潍柴2010年共查处违规供应商13家,扣违约金236万元;2011年度共查处违规供应商8家,扣违约金176.14万元。
“虽然以约法三章为主的企业文化得到了全体职工的一致认同,但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谭旭光又相继提出了‘四项承诺’、‘六条准则’、‘五做五不做’、‘八不用’等,树立清正廉明的企业文化。为了这些措施得以充分贯彻执行,潍柴以制度设计来约束和督促干部员工。”潍柴集团党委书记徐宏概括道。
潍柴动力持续改进部党支部书记、副部长王祥之告诉记者,自1998年以来,潍柴集团共理顺制度流程250余项。
细读“约法三章”到“五做五不做”,廉洁从业的精神始终体现在企业一脉相承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中。
“潍柴收购的法国博杜安是个有着百年历史做船运发动机的企业,这里有200多名法国员工,如何与他们相处合作把企业发展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清正廉洁的企业文化,为我们走出去在海外拓展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刚开始投身海外工作的任冰冰对自己企业文化在海外的适用性有了些基本感悟。
责任编辑:Amand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