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柴集团斥资百万 奖励高技能人才(图)

4月21日上午,玉柴集团在文化中心隆重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先模表彰大会,斥资百万元奖励集团产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至今,玉柴集团已经连续三年每年斥资百万奖励高技能人才。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晏平等公司领导观看技师绝招绝活演示

晏平等公司领导观看技师绝招绝活演示

晏平、古堂生、吴其伟、李天生等公司领导出席这次高技能人才表彰盛会。大会由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其伟主持。玉柴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天生在大会上致辞,代表玉柴集团领导班子向全体玉柴建设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玉柴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在大会上作重要讲话,对玉柴产业工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厚重的关爱。他说,纵观一个能够长久生存和发展的企业,一定有一支特别优秀的产业工人队伍。玉柴的产业工人,在60年的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我们的工人技师在劳动中创造了财富、创造了奇迹。我们的顶尖技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人技师。玉柴的事业是波澜壮阔的,玉柴还要走得更远、更高,最终要成就跨国企业集团,不仅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大量的优秀管理者,还需要大量的优秀工人。未来,工人队伍的建设应该是我们最为重要的战略对策之一。我们要进一步地研究、提高这支队伍的工作和生活的待遇,让高技能人才在住房、薪酬、外出学习、使用等方面与引进专家实现同步。“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工人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人生精华”。晏平的讲话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晏平为获组织管理奖单位颁奖

大会对玉柴集团2011年高技能人才技术成果、第三批拔尖技师、2011年度工人先锋号和金牌工人进行了隆重的表彰。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德明宣读了表彰决定。晏平、古堂生、李天生、沈捷等公司领导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

此次获表彰的高技能人才技术成果包括23个技术成果项目、5个消灭错漏装项目和7个组织管理奖。其中制造技术部的“新品重机机体快速成型制造技术”、销售公司的“YC6M发动机水温低攻关”、铸造厂的“降低缸盖金属炉料成本项目”获得了技术成果一等奖;股份公司质量部的“提高F51系列发动机性能合格率” ,冷加工厂的“东风自动线降废品攻关,铸造厂的“铸一车间综合废品率1%控制”和“新品试制手工刮改坭芯”,工艺装备厂的“内木外塑复合模具试制”,发动机一厂的“改进重机总装设备减少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技术成果二等奖。

获表彰的第三批拔尖技师有6名,分别是发动机二厂何祥金、冷加工厂谭柱、发动机一厂陈堂标、股司生产部钟庆思、玉柴重工班华旺、铸造厂蓝振成。

获表彰的工人先锋号有9个,分别是铸造厂铸一车间综合技术组、铸造厂机体车间造型片区维修组、发动机二厂缸盖一组、发动机一厂工艺技术组、冷加工厂机体二工段线第四组、工程研究院系统与零部件研发部CAE组、玉柴重工斗杆机器人班组、工艺装备厂一工段磨工组、股份公司质量部整检综合管理组。

获表彰的金牌工人有12名,分别是发动机二厂罗旭周、冷加工厂顾林、邓宏奎、铸造厂陈军昌、梁春传、发动机一厂刘日东、工艺装备厂钟芸妮、股份公司质量部覃福疆、玉柴重工梁华、工程研究院莫志业、动力公司梁勇、股份公司制造技术部覃道业。

玉柴集团连续三年召开高技能人才表彰盛会,充分体现了集团已从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为了激励广大技能人才立足岗位成才,打造一支道德高尚、素质过硬、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团队,玉柴集团先后给技能人才提供了很多激励平台。如拔尖技师的评比活动,首席技能大师、工种技能大师、金牌工人、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的评选活动、高技能人才技术成果奖励等。三年来,玉柴集团共评聘了首席大师5人、工种大师10人、拔尖技师22人、金牌工人35人。三年来,玉柴集团崇尚、尊重和关爱技能人才的氛围越来越浓厚,高技能人才在不断地脱颖而出,高技能人才的自豪感也在不断地增强。

责任编辑:Hermia

文章关键字玉柴 劳动节 人才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