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大美厦工》之大勇若怯第一节:1951年的启航

2012/03/07 10:20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

1951年到2011年,贯穿20世纪下半叶,及至21世纪头十年,前后60年。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一个沧海桑田的时代,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一个千回百转的时代,一个大时代。

60年里,成长出一个厦工。

这个企业在最不能出现的地方出现了,在最不易生长的时间生长了,在最不可能成功的领域成功了。不简单的企业,非同寻常的厦工,其中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多少意气风发的人物,多少曲折的经历,多少感人的奋斗!

以下为厦工60周年专辑《大美厦工》,华丽呈现厦工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导语: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藏锋敛锷,以成大器。

做人家不能做之事,成人家不可能之业绩,最需要的是过人的勇气。但真正勇敢的人往往更加沉着冷静,这是厦工早期给人的印象。

从海后路13号到厦禾路668号

目前能够找到的,有关厦工最为悠久的历史档案——手书版《厦工文档》的第一页,写着这样一段文字:“厦门机器修造厂创设于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是由市财委会领导下的市营企业之一,地址海后路13号,负责人陈德风,员工17人。”

最初的记录总是如此简单,而它之于后来的历史又是这般厚重。厦门机器修造厂便是厦门工程机械厂的前身,所以1951年12月也成为厦工最早起航的日子。海后路13号、陈德风以及当时的17名员工都已成为所有厦工久远记忆触发的节点。

两年后,即1953年5月,厦门机器修造厂奉市财委指示合并于厦门轮船公司,以修理船只机器为主要任务。此时,包括陈德风在内,全厂职工增长到26人。工厂拥有金属切削机床6台,固定资产18000元。

是年十一月,已身为厦门轮船公司机修车间的原厦门机器修造厂脱离轮船公司,成立地方国营厦门机器厂。“修造”两字的去除,摘掉的是对企业做什么的限制,为从“修”到“造”开拓了想象的空间。厦门机器厂由原来主要从事修配,开始转向机械制造。之后的两年中,打谷机、启闭机、切面机及部分零配件在海后路13号相继诞生。

1955年7月1日,厦门机器厂与当时较为著名的重吉机器厂、福记铸造厂、四联铁工厂等私人企业合并,改名为公私合营厦门机器厂。至此,这个企业的发展历史轨迹上迎来了第一次跨越。

在公私合营后的两三年间,企业固定资产增至27.47万元,职工总数达到了287人,服务范围扩大至地方农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工业总产值211.5万元,利税总额26.55万元。

重要的是,这段时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后来的壮大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不只是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一批领导骨干和生产技术管理力量的准备和积累或许是个关键。这支队伍中包括至1984年底前长期任主管生产、技术副厂长的刘永通,以及曾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和省市劳动模范的原装配车间职工唐加容等等。

1958年,在国家投资下企业实施扩建,并再次更名为地方国营厦门通用机器厂。厂址也随即迁至厦禾路668号,这便是后来厦工沿用了40余年的“根据地”,厦工人称为“福地”。

随着扩建的完成,厂区面积迅速扩大,固定资产连翻数倍,职工总数也快速增长至1520余人。从海后路13号到厦禾路668号,这个企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8-1962年间,在企业现今仅存的唯一一本手写下来的《厦工发展史》中记载了这样几件大事:

1. 自1958年始,全厂大搞技术革新,涌现出以“革新闯将”——唐加容为代表的一批技术骨干。时任机钳车间钳二一组组长的唐加容当选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9年9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代表大会,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

2. 企业生产方向由零星修配,转向成批生产。如:糖机配套、炼钢设备、锻压设备、金属切削机床C630等产品。其中,有两件事情被记录下来。其一,从西德进口的1.5吨感应炉于1960年9月在铸造车间安装运行,代表企业自此拥有了冶炼、铸造各种铸钢件的生产能力。其二,1960年5月,本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全省第一台250吨水压机试制成功,为省市工业填补空白。当时在厦门指导工作的省委第一书记叶飞专程到厂祝贺并参观视察。

3. 1960年11月5日,改名为“厦门工程机械厂”,厂长陈有享,党委书记李克忠。企业在调整中成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归口厂,开始承担国家下达的铲运机、履带推土机等工程机械新产品的试制任务。

至此,真正意义上的厦工诞生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厦工最初的文字纪录,只有一份抄写在简朴本子上的手书版本,显得尤其珍贵,因此我们几乎将其一字不漏地摘录下来。其中有三个需要记住的概念,一是“从修造到制造”,二是劳模技工唐加容,三是陈有享厂长和李克忠书记。】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