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发布
实施36个重大科技项目
《“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需要实施的重大科技平台项目36项、重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28项。这些重大专项或通过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或通过“五个一工程”,或通过向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征集得来,涉及十一个重点发展领域,均源于本市产业和科研一线,体现了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和共性技术需求。重大专项的实施是达成“十二五”科技发展目标的基础和措施。
提出一系列得力务实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法规保障、创新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合作和加强科普工作。这些保障措施既与市委、市政府已出台的“双百人才计划”等重大政策衔接,又立足推动已出台的鼓励在厦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建设、扶持科研院所在厦设立技术转移机构等政策的落实;同时,通过规划一些制度设计来突破原有体制机制障碍。
这些保障措施不仅符合全市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也确保“十二五”规划得以顺利贯彻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过去五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
《“十二五”科技规划》在回顾“十一五”科技发展时,用数字、荣誉说明了本市科技发展亮点,以点带面,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亮点主要包括:
1、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05年底的251家增加到2010年的524家;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15.28亿元。光电、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厦门火炬高新区产值从2005年的58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98.51亿元,名列全国高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第四位,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列入全国首个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
2、“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科技投入超过120亿元。其中: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共计35.48亿元,是“十五”期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13.96亿元的2.54倍;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共计25.62亿元,是“十五”期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0.77亿元的2.38倍。市财政投入8亿多元建设IC设计、生物医药孵化器 、钨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二十多个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进一步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环境,引导产业集聚,汇集科技创新资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对台科技合作取得突破。建立了“厦门-台北产业科技联盟”,中国台湾地区拓墣研究所在厦设立分部,厦门市成为首个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市校同发展”成果显著,成立北京大学工学院厦门创新创业中心,吸引华侨大学在厦设立工学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约20所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院地共合作”工程结出硕果,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落户厦门,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厦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4、创新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部共建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1家;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13家,市级5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32家,市级75家;博士后工作站17家;成立了电子元器件等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市技术贸易机构443家,技术合同金额达26.12亿元;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稳步增长,2006年-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9791件,年均增长率达到15.58%;授权量达14748件,年均增长率达到20.84%以上,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71件,年均增长率达到40.4%。科技成果显著增长,2006年-2010年,厦门市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三项,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累计获得国家、省级科技成果奖235项。
5、社会科技进步显著,科技成果惠及百姓民生。在全国率先创建了覆盖全市95%以上医疗资源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全市一半以上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