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前些天给一家企业做了一个为期两天的内训,笔者想把培训中发生的事在此与大家分享。
按约定,课程是9:00开始,8:55,120名学员只来了50人;截至9:10,学员还在陆续进场,教室里人声嘈杂;9:15课程开始。
午餐时笔者与该公司领导做了简短的沟通,他向笔者介绍公司一直秉承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他希望把公司打造成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所以多年来公司一直执行的是弹性工作时间,员工可以在每天上午的8~9点钟到岗,在下午5~6点下班。笔者问他靠什么来监督呢?他说:“一切靠员工自觉,我的员工是高素质、高智商的,我认为打卡机、指纹机那些东西,都是对员工的不信任、不尊重。”笔者说:“培训课程的内容是按照完整的时间准备的,下午的课上我会要求学员明天准时到场,您看可以吗?”他说:“没有问题。”
第二天,在笔者的要求下课程在9:00准时开始,不出所料,仍然有很多人迟到。公司领导当即宣布处罚决定:所有迟到的人要站到讲台上去! 于是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笔者在讲台上讲课,身边还站满了“助教”。
在这样的气氛中无法即刻进入正题,于是从“迟到”讲起。
不要把“迟到”当成“小毛病”,它是一种陋习、恶习,如同人体内的病毒一样,小到显微镜下都看不见却可以致命。有人会认为笔者夸大其词,觉得晚来一两分钟又能怎么样?请你回答这个问题:
在战场上,对手比我们早到达制高点一分钟会怎么样?在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产品总是比我们早一天到货会怎么样?售后服务人员总能比我们早一小时到达现场会怎么样?竞品的性价比总是比我们的产品高一点点会怎么样?
大家都知道王永庆卖米的故事。15岁的王永庆小学毕业后辍学,父亲东拼西凑了一些钱为他开了间米铺。与街上的其他米铺相比,王永庆只是多做了“一点点”:帮助顾客把米送到家;帮助顾客把米缸擦干净;如果米缸中还有陈米,就把陈米倒出来、把新米放进去,再把陈米放在上面;认真记录顾客家里的人数,计算米的消耗,估计下次送米的时间……今天看来,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不过是比竞争对手多做了“一点点”而已,不曾想这“一点点”竟成就了他今天的伟业:全球拥有30多家分公司,员工近10万,资产2.5万亿元新台币。
不要小看了“一点点”,差一点就是差很多。
说完这些,笔者请几位“助教”回到座位上开始正课。相信他们心里也充满了委屈,因为在一个没有“准时”概念的公司,第一次因为迟到受到了处罚。
本次事件中对于迟到员工的处罚,笔者认为是“领导感冒,却给员工吃药”。管理上有一句话: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领导。一个平日里管理宽松无度的企业,很难在关键时纪律严明、步调一致。
管理宽松无度的根本源自管理者对“以人为本”4个字的错解和误读。
以人为本,追根究底是以什么为本?以人情为本还是以人性为本?
如果是以人“情”为本,那一切伤害感情的事就都不要做。管理制度是刚性的,任何挑战制度的行为都会受到制度的制裁,员工本人就会受到“伤害”,以此看来,以人情为本,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如果是以人“性”为本,以尊重人的本性为本,承认人性中有善恶两面;以激励人的个性发展为本,以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为本,真正实现尊重人、塑造人、培养人。
一家美国公司收购了一家中国企业,管理者上任之初做了两件让所有员工瞠目结舌的事:投资40万元重新装修了工厂内的50个卫生间,投资50万元粉刷了办公楼的内墙和外墙。之所以这么做的道理非常简单,员工使用的卫生间和公司总裁使用的卫生间要一个标准,一样干净,因为每一个员工和总裁都是平等的个体。粉刷一新的内墙和外墙,可以让大家在愉悦的心情下工作,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满意度。这是人本理论中最切实的“尊重人”的案例。
有人问王永庆,如何理解人性两个字。他说:“连我也有贪念啊。”这种朴实无华的表述,说明了他既相信人性中有光辉灿烂的一面,也承认人性中有懒、贪、占的弱点。他用毕生精力建立的台塑企业管理制度,就像一个轨道,旨在发扬人性的潜力,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人性的弱点。在台塑,到处都可以看到“勤劳朴实”的标语,他要求员工既要勤于劳作,又要勤于思考,做事要讲求刨根问底,同时要质朴、诚实。他坚持多年的午餐汇报制度,午餐后会找来干部汇报工作,提出犀利的问题,追问细节,这就要求干部们对自己管辖部门的大事小情都了然于心。有些人迫于这样的压力,在午餐时会非常紧张,有些人甚至得了胃病,以至于被中国台湾地区的医生取笑为“台塑型胃病”。正是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建立起了一支作风严谨、勤劳务实的干部队伍。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塑造人、培养人”。
很多管理者习惯性地抱怨员工素质低下,孰不知,“素质低下”正是管理者的管理不善造成的。
回到文中提到的迟到现象,如果管理者仅仅认为迟到就是晚到三两分钟,不会对公司的运营造成什么负面影响的话,那作为管理者,看问题的高度和角度就都出了偏差。
员工为一家企业服务,获得的有形报酬是工资,无形报酬是能力的增长和素质的提升。帮助员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养成严谨朴实的工作作风,是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有个关于习惯的故事:有个人在海边寻找宝石,他知道宝石与其他石头的区别是,宝石是有温度的。在沙滩上他拿起一块石头,一摸是凉的,就顺手扔到海里,再拿起一块,还是凉的,再顺手扔到海里。直到有一天,终于摸到了一块烫手的石头,心中大喜,终于找到宝石了,不料自己的手却失去了控制,习惯性地把那块宝石扔到了海里。坏习惯会让我们亲手扔掉很多机会!
很多问题表现在员工,根源却在管理层。管理者要切记:以人为本不是以人情为本,而是以人性为本。一套好的制度既要弘扬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激发出每一个个体的潜能,也要遏制人性中贪、懒、占的弱点。为了不伤害人情,一味地降低要求,让“差不多”的思想泛滥,长此以往会发现,我们已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差不多就变成差很多。
(作者介绍:吴涛,北京智盈天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管理顾问,国家注册培训师、清华大学总裁领导力培训班特聘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班特聘讲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就职于美国亨氏集团、广东佳宝集团、新加坡汉合教育机构。)
责任编辑:Hermi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高质量发展看临工之工匠篇:山东临工 以人为本培养“大国工匠”
走进临工车间,各种规格的黄色运输小车有条不紊地穿梭在生产线上。此时,工作人员站到前方,小车自动刹车;[详细]2019-12-18 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