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十二五规划 建材业“掘金”从新开始

2011/05/16 10:14人民日报

“与传统建材相比,‘新’建材应用了新技术,延伸了产业链,跨越了行业界限,因此市场需求更广、利润更高、能耗更低、市场抗风险能力更强。”乔龙德介绍,目前企业发展“新”建材不仅是由于感受到外部压力,紧迫感增强,更主要的是动力提升了。许多企业反映生产经营旧产品又累又不挣钱,例如一块大尺寸的平板玻璃价格大约100元,而小尺寸的超薄玻璃却可以卖到500至600元。“无利不起早,市场是企业转型升级最好的指挥棒。”

实际上,我国建材业的发展势头也恰恰验证了“旧”不如“新”。

“新”建材的市场需求更旺。近些年,新制品、新材料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建材。2010年,我国水泥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为13.1%,而水泥制品为34.8%;平板玻璃业的增加值增速为16%,而技术玻璃为31.7%、玻璃纤维及制品为46.3%。

“新”建材的行业贡献更高。2006年,技术玻璃制造业的增加值刚刚超过平板玻璃,而到了2008年,技术玻璃制造业增加值已经是平板玻璃的两倍。目前,新制品、新材料对建材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和传统建材相当。

“新”建材的竞争力更强。2010年,由于新制品、新材料的出口比重提高,我国玻璃行业的出口数量下降了60%,但是出口额却增加了30%。

“新”建材的单位能耗更低。2010年,新制品、新材料行业增加值比重占全行业的43.1%,其能源消耗仅占全行业的6.5%,大幅摊薄了建材工业单位能耗,为“十一五”末建材行业单位能耗比“十五”末下降52.6%,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十二五’末,我们希望新制品、新材料在全行业的比重超过50%。”乔龙德说,“建材业可以不仅靠‘量’赚钱,还可以以‘质’取胜。”

“新”建材也有新烦恼

产业链上下游标准不对接,高标产品遭到拒绝,起步阶段的“新”建材研发亟需政策支持

尽管新型建材优点多,发展势头猛,但仍面临标准、使用习惯以及政策“瓶颈”。

首当其冲的困难就是国内市场接受度低。

低辐射中空玻璃是节能建筑的主要建材,其减辐射能力为普通单层玻璃的4倍。目前欧美国家对低辐射中空玻璃等节能玻璃的使用率达到50%,主要发达国家的使用率已高达80%,而我国的使用率不足10%。

混凝土制品是“长寿建筑”的基石。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房屋建设就开始普及标号C40以上的混凝土,而目前中国大部分建筑使用的仍是标号C30的混凝土,即便这样会使前者的建筑寿命比后者高出几十年。

“这不是建材技术的问题,而是标准问题。”乔龙德坦言,建材产业居于产业链上游,建筑业居于产业链下游,由于产业链上的标准不对接,建材业颇有种“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感受。

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普通房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仅为50年。标号越高的混凝土,寿命越长,价格越贵。许多建筑商认为在现有的国家标准下,没有必要使用高标准的混凝土。

“我能设计制造出寿命100年甚至更长的建材产品,但是如果建材采购商不认可,他觉得30年就足够了,那就意味着市场不接受高标产品。”乔龙德说,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30%,建筑垃圾已占垃圾总量的30%—40%,提高建筑设计标准不仅是建材行业发展的呼声,也是全社会节能降耗的需求。

“建筑的设计标准对建筑材料影响极大。所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建材怎么发展已经不够了,要协调发展,协调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协调资源平衡,这是我们面对的新难题,也是要破解的新课题。”乔龙德说,还有一些建筑设计师在面对新材料时,出于使用习惯的原因,不愿意冒险使用新产品,而缩短这个接受过程也成为下一阶段新材料发展必须迈过的门槛。

除了制定标准与赢得信任,“新”建材的发展还需要争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例如国家“十二五”规划支持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在“十一五”期间也有企业尝试。然而,由于处置过程中收垃圾、“吃”垃圾、“消化”垃圾都要花钱,企业在经济上是亏损的,因而积极性不高。

“‘新’建材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企业相比,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优势。而这些项目启动资金数额大,研发周期长,因此亟需政策的支持,来打通从基础研发到产业化的链条。”乔龙德说。

责任编辑:Joh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制造业 建材 十二五
相关阅读

【权威解读】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基本稳定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基本稳定,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4年7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24年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0.2%,均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继续保持扩张。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基本稳定 7月份,因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极端天气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制造业PMI为49.4%,景气水平略有回落。 (一)生产指数继续扩张。生产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扩张;新订单指数为49.3%,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从行业看,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2.0%,供需两端增长较快;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低于临界点,产需释放相对不足。 (二)价格指数有所下降。受市场需求不足和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9%和46.3%,比上月下降1.8和1.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从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回升至扩张区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 (三)大型企业景气度提高。大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1%和50.6%,大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稳定,为制造业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0.4和0.7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均有所回落。 (四)企业预期保持乐观。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1%,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较为乐观。从行业看,医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7.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相关行业发展信心较强。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 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一)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服务业业务总量总体与上月持平。从行业看,与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零售、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47.0%,景气度偏弱。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服务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二)建筑业扩张放缓。受高温暴雨和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放缓,商务活动指数为51.2%,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2.9%,表明多数建筑业企业对行业发展保持信心。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扩张放缓 7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有所放缓。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1%和50.2%。[详细]2024-07-31 11:31

CMI指数低于收缩值,7月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环比转淡

2024年7月份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即CMI为95.44,同比增长11.34%,环比降低4.62%([详细]2024-07-30 10:16

如何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华社连发四篇报道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问一:投入与产出的效益账该怎么算?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详细]2024-07-12 11:31

潍柴新增3名齐鲁首席技师!

近日,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齐鲁首席技师[详细]2024-07-12 10:00

太重突破!《经济日报》头版头条,万字报道

今日,《经济日报》在【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研记】专栏刊发文章《太重突破》,头版头条[详细]2024-07-03 18:4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