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中国高端制造业出现“不平衡”
低毛利率竞争
嘉宾观点:从今年一季度(工程机械企业)订单来看,相比去年同期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平均增长50%以上,绝对数量上也高于历史上的峰值。(今年)国内的重型装备制造行业订单不是很多,有着一种吃不饱的感觉,面临着一定的压力。(装备制造业整体)毛利率改善不明显,最明显的是费用率的下降,只有规模化到一定程度之后,毛利率才会有一定的提升。
记者:公司目前订单情况如何?是否满负荷生产?公司近期是否有扩产计划?
苏子孟:从今年一季度(工程机械企业)订单来看,相比去年同期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平均增长50%以上,绝对数量上也高于历史上的峰值。
吕亚臣:在制造能力上升的情况下,国内的重型装备制造行业订单不是很多,有着一种吃不饱的感觉。所以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就今年和明年的订单来看,国内其他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也都不是很饱满。制造能力上中国应该说是过剩了。所以竞争会更加激烈,价格自然也就拉下来比较多,利润很薄,不少企业走在亏损的边缘。
陈志民:(轻资产装备制造业)这种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公司,主要依靠的不是订单,还是根据市场来确定生产的。目前龙头公司基本处于一种满负荷的状态,很多公司都在扩产。
记者:过去三年,装备制造业的毛利率发展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未来公司盈利增长空间在哪里?如果盈利出现增长,是由产品销售增加带来还是毛利率增长带来的?
苏子孟:主要还是要做大规模,规模做大了,集中度提高了才能挣钱。比如挖掘机生产1000台,这个经济规模达到平衡点,装载机则需要生产八九千台才能维持平衡点。小企业生产得少,成本就高。目前前50家的市场份额是85%,但集中度还要提高,这样效益才会越来越好。
陈志民:像这些行业,毛利率的改善是不明显的,最明显的是费用率的下降,规模上去之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都会下降,因此规模化到一定程度之后,毛利率才会有一定的提升。
从销量上看,龙头公司未来会进一步挤占其他小公司的销售份额,另一方面增长来自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的比重可能慢慢增加起来。
记者:国家重点扶持装备制造业的政策落实情况如何?从行业自身发展来看,还需要国家哪些政策扶持?
苏子孟:我们一是希望支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支持企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变成航母型的企业;二是,对核心的关键零部件,国产的暂时还不过关,国家要支持;三是,对于二手的工程机械,国家应限制进口,因为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且冲击国内市场;四是,对市场上役龄超过十几年的工程机械,国家应实行强制淘汰措施,对低端产品也应限制生产。
吕亚臣:现在国家对装备制造的支持是有限的,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很少。国家可以在宏观调控上,地方可以在引导上,控制重复建设,避免恶性竞争。在上海电气重工方面,我们希望国家以及地方政府能够继续支持我们,加大科研的步伐,以及重大专项等。
陈志民:(扶持政策)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主要还是看公司和行业自身的发展。
出口都在逐步增加
嘉宾观点: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将来是一个国际化分工。绝对高端的东西,比如创意会在美国,是绝对的轻资产;像制造这个环节,会在日本、德国、中国。其中德国和日本会是高端层次的制造,但中端的制造会在中国。
记者:目前产品海外销售情况如何?主要市场在哪里?产品对海外产品的替代情况如何?公司会开拓哪些新市场?
吕亚臣:上海电气这些年海外的订单拿得还是可以的,主要集中在能源行业,比如火力发电。现在整个集团在海外订单方面积累了大概有150亿美元。这150亿美元大部分与火力发电有关。
与我们签订单的海外国家,最多的是印度,其他的还有越南、缅甸、南非、孟加拉这些国家。
在开拓其他新的海外市场方面,我们现在也在加速。现在中国已经是装备制造的大国了,但还不是强国。今后我们要把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提上去,作为重点来发展。国际市场上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也正在全力以赴地去做这些事情。
苏子孟:去年工程机械销售总额超过4000亿元,其中出口占据了103亿美元。金融危机之前,2008年的出口份额最高,达134亿美元,占了整个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下滑到77亿美元,下降了42.6%,去年又同比增长了30%。
我们的产量已经占了世界的一半,销售收入三分之一强,现在出口逐步恢复,未来工程机械会继续走向国际。
记者:从全球竞争角度来看,目前国内企业有哪些技术优势产品?这些产品目前的销售额是多少?未来市场空间多大?中短期公司将着力生产哪些新技术产品?
吕亚臣:上海电气重工主要是以核电和其他重工机械为主。而像前面所说到的国际化的火力发电部分,不是在上气重工下面,而是在集团下面。而在重工机械方面,上海电气重工集团做的包括大型锻件。我们现在主要还是围绕着核电进行发展,主要是大型核锻件。此外还有船用设备、水泥设备、冶金和矿山设备等。这些方面我们会继续努力。
我们希望核电装备也能早日走出去。现在核电由于日本福岛出事情,对我们来说可能还有一定的压力。但更主要的是会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怎么样把核电做得更安全。我相信全球核电未来还是有发展空间的,因为它在清洁、高效方面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在利润较厚的高端装备上,国内的企业不具备设计和集成的能力,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苏子孟:在国际市场上,美国和欧洲在大型的、高端的工程机械产品上,占市场份额比较大。而我们的产品的优势在于性价比比较合适。另外,这些产品不仅性价比有优势,拥有自主技术,且售后服务也很好,现在很多企业,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营销网络和备件中心,产品出现故障最快1个小时左右就能到位维修。
中国的优势产品有汽车起重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混凝土设备等等。
陈志民:主要优势是成本,性价比高。中国高端设备制造业主要的逻辑是:一开始就学别人的技术,比如高铁、工程机械等,先用市场换技术,在用市场换回技术之后,慢慢形成规模,上下游配套,成本下降得很快,最终别人就没办法跟它竞争了。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将来是一个国际化分工。像绝对高端的东西,比如idea(创意)在美国,是绝对的轻资产;像制造这个环节,会在日本、德国、中国。其中德国和日本会是高端层次的制造,但中端的制造会在中国。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