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常林50年风雨兼程 与时俱进(图)

12月9日,常林工业园阳光明媚,喜气盈门,金狮报捷,鼓乐贺寿。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建、常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姚晓东、国机重工集团董事长吴培国、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韩学松、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群、常州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源、市政协副主席杨平平,以及来自政府机关、经销商、代理商、供应商、大客户代表和媒体朋友等海内外400多名贵宾莅临常林,热烈庆祝常林成立50周年暨常林工业园落成。

以下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建讲话实录: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建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建

尊敬的姚晓东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上午好!

50年风雨兼程,与时俱进;50年奋发开拓,硕果累累。两年前,我与大家在这里一起举行常林工业园奠基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又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常林股份成立50周年暨常林工业园区落成,共襄这一盛举。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向出席今天庆典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不同历史时期带领常林一路前行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诚挚的问候!向正奋战在各个岗位、创造着常林的今天和明天的全体员工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国机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营业收入从2005年300多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500多亿,跃居世界500强企业,名列(ENR)“全球225家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第26位、“国际200强工程咨询设计公司”第77位,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百强榜首、国资委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企业。在此,我对成就国机集团辉煌发展的社会各界、对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机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农业机械、林业机械、地质装备制造企业,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在新的发展机遇期,我们重组整合工程机械板块业务成立了国机重工,这是国机集团从战略高度出发,优化资源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工程机械业务的一项重大举措。

常林股份作为国机集团旗下国机重工的子公司,近年来,在国机集团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优化装备制造资源结构、推动产业调整升级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常林股份先后完成了非公开定向增发、工业园建设和搬迁,销售收入再上新台阶,国机重工常州基地的增发效益、新园区的流程效益都在逐步显现。

新基地呈现出新气象,新基地展现了新风貌。在常林工业园的现场,我欣喜地看到,常林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三大系列规模主导产品齐整划一,更可贵的是国家支持和发展的以3335、3365为代表的30吨以上挖掘机,以996、980为代表的6吨以上装载机、以YZ26、8206为代表的18吨以上的振动全液压式压路机蔚然成形,企业的竞争力持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原林业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我代表国机集团向你们表示感谢!

展望未来,在国家工程机械“十二五”规划推进落实的过程中,我衷心希望根植于常州的常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五十周年庆典为新的起点,在国机重工的领导下,积极呼应衔接常州市“十二五”工程机械发展专项规划,走内生有机增长为主的发展道路,通过继续实施转型升级、持续创新、人才强企等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在长三角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中展现勃勃生机。国机集团将坚定地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国机重工的改革发展,关注常林股份的发展壮大,将会在资源配置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

最后,让我们共同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进步而不懈努力!让我们共同祝愿国机重工明天更美好!让我们共同祝愿常林股份的未来发展更辉煌!

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Winni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徐建 常林 装载机
相关阅读

徐建国:2012年会不会重蹈1997年金融危机覆辙

1997年发生了什么?国人最难忘的,当然首推香港回归。对于长期跟踪分析宏观经济的人,有两件事应该依然历历在目,其一是国际上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货币贬值,财富缩水;其二是国内开始了通货紧缩,并由此进入长达5年的经济低迷,直到2002年。站在2012年,很容易让人想起1997。 国际上,欧洲发达国家接连爆发主权债务危机,没有实质进展,看来还有的折腾。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包括印度、巴西等,经济增长速度也迅速下行。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甚至进入萧条的担忧,再次浮出水面。国内,2010年开始的本轮经济下行,已经持续两年多,经济增速从超过10%一路下行破8,二季度跌落到7.6%的低位。通货膨胀率从2011年6月6.5%的高位下滑到现在的2.2%。更严重的是,经济已经出现了自主收缩迹象。历史惊人的相似,不仅表现在目前的局势上,甚至还表现在发生的轨迹上。1997年的通货紧缩,可以回溯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刺激开始的经济扩张,其后的大规模投资和高通胀,接下来的宏观紧缩,紧缩过度收手不及时,终于在1997开始发生通货紧缩。通缩一旦开始,就会自我加强,因此耗时5年才走出来。同样,本轮的经济收缩,也可以回溯到2008年底的大规模财政刺激开始的经济扩张,其后的大规模投资和通胀压力,同样导致了2010年开始的宏观调控。现在,调控效果的"充分显现",不仅表现在通胀压力的下行,经济增速的显著下滑,更重要的还表现在经济已经开始有"自主收缩"的迹象,一些企业已经不愿意贷款了。向1997年汲取经验 突破目前的困境,也要从历史经验中寻找线索。走出19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仰仗于三件事情。一是住房制度改革,挖掘出一块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打开了巨大的国际市场。三是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抗经济下行,逐步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逐步解决大规模坏账、银行惜贷等问题。在这些效果直接看得见的措施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制。这是一个基础性的改革,影响不可估量。一方面,国企改制大幅改善了全社会的企业微观运行机制,为未来的更加竞争的局面打开了一扇门。另一方面,国企改制释放了大量的国企职工,这些富有工业经验的劳动力,在进入市场以后,贡献出了更大的生产力。不破不立,国企改制的作用,虽然未必直接看得见,但是其深远影响可能大大超过了看得见的、作用更直接的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入WTO。然而,2012与1997已经大不相同,1997年的办法,似乎难以再用。首先看住房。住房改革已经十多年了,现在的问题,不是开启住房需求,而是过剩的投资需求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内需不能再靠房地产了。笔者不赞成用限购的办法抑制房价,限购抑制房价的实际效果也还有待商榷,但是高房价副作用大,需要采取措施是没有问题的。关于高房价的副作用,笔者在这里没有空间展开详述,只想指出两点,一是全社会的如此之多的资源进入房地产进行投机,已经是明显资源错配和浪费,对增长潜力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二是高房价提高了城市的生活和生产成本,阻碍城市化进程。其次看外需。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因而13亿基础教育良好、勤劳肯干、渴望致富的劳动力大军一下子与全世界发育良好的大市场融合,彻底改变了这个星球的经济版图。借用周其仁的形象比喻,这是落差巨大的两个海平面的对接,结果就是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巨大需求,强大的外需成为走出1997年的通货紧缩的另一个强大的推力。目前的国际形势是,欧洲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美国经济二次探底,欧美经济甚至可能陷入长期低迷,印度、巴西等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下行。看来,外需能够维持就不错,大幅增长是很难的了。最后看财政、货币政策。在通胀压力依然显著的情况下,积极的政策缺乏空间,但是随着通胀压力逐渐消退,财政、货币政策已经开始转向。具体表现是,一些大项目已经获批,一些减税措施已经在酝酿或实施,央行已经两次降息,并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宏观政策的时机,政策组合的细节,是永远值得钻研和商榷的问题,但是政策转向的确已经实实在在地开始了。然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对抗经济下行的一般对策,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此外,还需要一些重要的突破口,与之呼应。在1997-2002年的通货紧缩中,倘若没有住房改革和加入WTO这两大推力,仅仅靠财政、货币政策中国经济是很难走出来的,至少要经历更长的时间。这两大改革带来的强大需求,不仅把中国经济带出了通货紧缩,还带来了其后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帮助消化解决了诸如银行坏账等诸多问题。在增长中消化、解决问题,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经验之一。寻找2012年的突破口 那么,2012年的突破口在哪里?外需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只能靠内需。内需中消费是一个比较平稳的部分,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一般也不作为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剩下的就是投资。对于政府而言,产业性投资一般并不是政府的职责范围,剩下的就是基础设施投资了。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已有一定改善,但是总体上依然十分落后。不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全国范围内,我国的公路、铁路、地铁密度,都远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以及主要发展中经济体,还有好几倍的提升空间。全国各大城市,甚至县级城市,普遍存在的拥堵病,是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最生动的说明。刚刚发生的北京"7·21暴雨灾害",以及各大城市此起彼伏的内涝,清晰地告诉我们,城市的"内功"欠缺太多。这些看得见的需求引导的投资,应该不会太错,既方便了生产生活,还能降低各种交易成本,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先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与基础设施落后有很大关系。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之外,还需深化改革,为长期的经济发展积蓄制度能量。已经发生的汇率机制改革,刚刚开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争论、试点已久的土地、户籍制度改革,虽然都不尽如人意,但是毕竟已经开始。国企改革这个老大难问题,也该择机再出发了吧?(作者系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详细]2012-08-24 10:31

江苏省政协调研组莅临常林专题调研农业机械化

8月8日,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岚率队就提升高标准农田建管水平赴常州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莅临常林公司[详细]2024-08-09 09:19

广州巨和 以“和合”之道破浪前行

“和合”二字源于我国江浙一带,在当地每逢喜事,家中常有悬挂“和合二仙”图的习俗,有“和气乃众合,合心[详细]2024-06-14 14:55

秋收冬种!国机助力绘就田间好“丰”景

全国各地秋收冬种工作正如火如荼,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国机集团早规划、早部署,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助力[详细]2023-11-29 20:39

白俄罗斯工业部副部长一行到常林公司、国际公司访问交流

11月19日,白俄罗斯共和国工业部副部长叶菲莫夫·亚历山大·弗拉基米尔维[详细]2023-11-23 10:4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原林业部常州林业机械厂,始建于1961年,1996年改制为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710),母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在行业内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至2008年末,拥有总资产22.44亿元、净资产11.09亿元,在职员工1363人。公司近年来持续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在行业中始终保持前列位置,三大主产品均在行业中名列前茅,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在高位运行。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8.6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1%。同时,具有较强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2000年至今产品出口额持续保持年均70%的高速增长。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三大系列规模主导产品,并有特种车辆、路面养护机械、小型多功能机械产品,已形成铲运机械、道路机械、汽车改装车三大板块数十个品种的产品链。主导产品中:装载机主要有1.5吨、1.8吨、3吨、4吨、5吨、6吨以及7.5吨各种规格的斗型、爪型、侧卸型及其他延伸产品;挖掘装载机有2驱、4驱的85马力规格各种档次机型,有侧移式挖臂、也有回转式挖臂;压路机有10吨、12吨、14吨、16吨、18吨、20吨等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静碾压路机有三钢轮18/21吨、21/25吨以及胶轮20吨、27吨各种规格;平地机有165马力、190马力、220马力多种规格。主要产品技术瞄准日本小松、瑞典戴纳派克及奥地利帕尔菲格等世界品牌,技术含量高、作业性能优,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产品分布于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并远销世界各地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运用于铁路、公路、水利、港口物流、能源、城镇等各项工程建设。尤其被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京沪高速等众多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用户所选用。系列装载机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批“中国名牌产品”,系列压路机、平地机是“江苏省名牌产品”。常林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及主导产品已连续7届21年被评为全国售后服务用户满意单位、全国用户满意产品。2002年,公司组建了常林工程机械集团。集团以常林公司为核心,以常林合资企业常州现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小松(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工程机械主机企业为骨干,目前包括近47家工程机械整机及配套件生产厂家,从业人员达到11000人,资产总计79.60亿元,主要经营:轮式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挖掘装载机、滑移装载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随车起重运输车、路面洗刨机等产品整机及结构件的制造和销售。集团成立以来,凭着“加强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做大做强”的宗旨,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带动了常州及周边地区工程机械集群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6年集团跻身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收入100强企业,列第23位,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以常林为核心的工程机械产业已成为常州市的支柱产业,常州地区也已因此成为国内重要的六大工程机械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之一。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