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工程建设 > 铁路建设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王梦恕:7·23事故人员管理不善是主要原因

2011/11/21 10:48来源:京华时报

对话·动车事故调查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

“整个管理体制和观念都有问题”

记者:根据国务院493号令相关规定推算,动车事故调查报告递交的截止日期是11月20日,目前这份报告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王梦恕:我们负责的技术层面的动车事故调查报告早就完成了,剩下的都是国务院来管的。

记者:是什么时候递交的?

王梦恕:大概9月份就已经递交了。由于这个报告除了技术上的调查意见,还牵扯到一些处理意见,有责任和处罚的问题,所以现在还没出来。

记者:网上一直在说,动车事故主要是信号系统失灵酿成了最后的悲剧,那么专家组给出的技术层面的调查报告中,动车事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梦恕:原来一直说事故是技术问题,但现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组织管理问题。设备坏掉了,人工操作也出现了问题,这些都不是技术的问题。现在调子已经改变了,改变以后就要再去查这些问题(组织管理和人员方面)了。

记者:您说的组织管理问题具体是什么?

王梦恕:当地管理部门的问题,那么好的设备交给他们没有好好管理和使用,造成设备坏掉了。设备坏了之后,人工操作也出现问题。同样的设备在别的地方也在用,都没有出现故障。他们整个管理体制和观念都有问题。

记者:之前有一种说法是雷击引发了这次事故,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梦恕:当时7分钟雷击了100多次,历史上是没有的,这是一个方面。但组织管理问题是主要问题。设备平时没有好好保养,在雷击之后出现了故障。

记者:7分钟雷击100多次的状况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吗?

王梦恕:这么大雷击量是平时模拟时没有预计到的特殊情况,历史上是没有出现过的。

记者:事故发生后,针对防雷击技术,将会对设备有哪些改进和技术上的提高?

王梦恕:包含的内容很多。这个因素要考虑,也要改进,但目前还在研究。

记者:从技术角度出发,那么大的雷击量可以通过改进而应对吗?

王梦恕:那么大的雷击量我要让它击不坏当然可以了,但技术成本的投入太大也需要考虑,毕竟这是个别现象。就像地震9级来了,那北京修房子我们是按照9级修还是按8级(抗震标准)来修?这个问题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新闻回放

◇7月23日晚8点30分,在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截至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7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提出,调查处理工作要公开、透明,结果向社会公布,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7月28日,温州动车事故国务院调查组全体会议召开。上海铁路局局长发言称,经初步调查显示,由于温州南站信号灯设备存在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信号系统失灵引发追尾事故。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表示,调查组要争取在9月中旬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结果。

◇8月初,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表示,“7·23”动车事故并非一场自然灾害,而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凸显了铁路方面在事故当中所暴露出来的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和问题。

◇9月21日,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首次发布调查进展情况,表示已召开分析会、论证会、研讨会等各种会议200余次,调阅相关资料近1300件,形成各种专项调查报告及相关文字材料近200万字。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