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入者的市场定价策略(上)
经过前期行业高速的发展,当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已经由先前利润丰厚阶段进入了利润日趋减少的竞争时代。但最为可喜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在工程机械行业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进入企业。这些新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刚进入行业还没有站稳脚跟,薄利时代已经来临。这就好比是一个学生还没有经过上课、做作业和复习等阶段,考试就已然开始了。
面对如此格局,新进入行业的企业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应对市场反应,突破格局,就成了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道道难题。这当中产品的定价问题成了所有企业家最为关注的焦点,但却又是所有新进入企业的难言之痛。
有的企业采取低价策略, 但因为没有市场积累,打价格战的最终结果往往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企业后期发展乏力;有的企业高举高打,气势如虹,但很难持久;有的企业价格天天在变,始终没有找到准确的定位,最终也是无利可图。
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新进入企业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之所以他们举止失措,定价不当,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没有清晰的战略走向导致的随意性定价。战略是企业存在意义的表现形式,企业要做什么、怎么做,都是企业需要认真总结和分析的。但由于工程机械行业很多企业都是白手起家,甚至都是在OEM加工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他们起初的主要目的仅仅是赚钱。但随着订单的增加,企业获取了很大的利润,然后不经意间进入工程机械这个行业。至于企业要做什么、未来要向何处去,完全是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在经营着。战略的不清晰导致后期所有的动作都是失调和无序的。典型的的定价方式就是“拍脑袋定价法”:老板一句话,价格就这么定下来了。至于为什么这样定,有什么目的和指向,所有的人都不得而知。在江浙一带很多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始终徘徊在1亿元左右,很难再突破,一直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第二,产品定位的模糊导致的价格战。新生产的产品是要卖给谁?这些消费者属于什么行业?他们有什么需求?心理底价是多少?这些诸多的问题都没能做到有效规划。而大多数企业都是“模仿大师”,市场上哪个产品好卖就生产哪个产品,那个产品外形不错就立即将其“山寨”。跟着别人跑的企业是永远没有机会成为第一的,只能是永远的跟随者。这就导致市场中另一个典型的定价模式——“跟随式”定价:别人卖一千,我卖八百,就是比你便宜。行业中只要有一个企业这样做,就好比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最后导致全行业利润锐减,陷入红海的竞争。电视机行业在1998年以长虹降价为始,开始的价格战即为此类例子。
第三,产品销售模式难以掌控导致的价格混乱。当前大多数企业营销模式都是所谓的“大客户营销”,这种营销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渐演化成“请客吃饭”、“送礼行贿”等伎俩。这是业务员的无奈,更是行业的悲哀,因为销售已经不再是销售行为而变质成了“行贿销售”。这种行为使得价格在每一次销售中都很难把握,即使有招标,但每次招标的价格都是不尽相同的,使得价格极其混乱。
这三个主要原因导致业务员人员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各种赠品、促销品、打折、特价等等销售行为不加节制的发生,导致的结果就是,最后企业看似很忙活,但却没有应得的利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找到原因,再来分析下企业定价的过程。从产品原材料开始,到产品变为成品的过程即为企业生产的过程,那么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成为产品成本点,所以依据此过程的产品价值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产品价值模型
从图1 可以看出, 产品在定价的过程中,有成本价、裸价、出厂价、折扣价及零售价的分层划分,该单位产品的价格图只不过是从价格角度静态描述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状态,因为产品规模的大小牵扯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变化。但从该图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产品的定价并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也不是“人云亦云”模仿和跟风出来的,而是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分析确定出来的。(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今日工程机械》杂志独家向本网供稿,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明原稿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