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产品“两极化”格局明显
为什么?瞅瞅人家的配置就有答案了。15升大排量发动机,额定功率535马力,最大功率589马力,扭矩储备达40%;采用了全新自动生产率管理系统(APM),节省燃油消耗高达25%;采用1.1米宽后架和1.3米宽前架的超大车架,性能超可靠。有介绍说,该机配套9300联合整地机,一个班次可作业2000余亩。
这只是个例子,只有到了黑龙江体会才最深。“国外品牌赶大集,风头全被国外企业夺了去,整个展场似乎都是迪尔、凯斯纽荷兰、雷肯、格力莫那些先进的大家伙。”农机行业名记朱礼好,在参观完第五届北大荒农机展后不无感慨。当然,除了亲临高端的这些“烙印”外,朱礼好还有为中国农机企业打气的意思。
翻翻资料不难发现,早有专家做出判断。黑龙江农业机械化的方向,代表了中国农业机械的未来。世界最高端的农机产品在那里都能找到。记者认为,如果农机市场发展到这个阶段,低端小型农机自然就退出了市场。
其实,“两极化”的发展趋势在业内早有共识。这些年,业内并不都是一味跟随市场的脉动,各企业纷纷把工作重点对准了对未来市场的研究方面。“三年前,我们就在研究纵轴流式收割机。”湖州星光总工程师张奋飞对记者说。
近年来,主体企业不约而同做出了产品结构调整的决策。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对大马力拖拉机技术储备早已先行。东风农机连续进行了三年的技术改造。常发集团探索研究单缸直联小型拖拉机。洛阳中收花了大量心血研究玉米联合收割机。河南豪丰的柔性加工技术改造收到了明显效果,在中国农机具制造领域里,扛起了行业标杆的大旗。
“以‘两极化’为代表的农机产品结构调整早就开始了,金融危机把调整的天平又推进了一步。”对此,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市场部高林华部长表达了他的观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基本判断,2007年在其半喂入收割机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久保田就不失时机的把其M系列(M954,M704)两款拖拉机引进了中国市场。而在当时,业内并不全是看好。
然而,深谙中国农机市场的高林华对他主管的两款产品一直充满信心。因为他把握住了中国农机市场调整的脉搏。久保田M系列拖拉机能广泛适用于中国不同地区的田块条件,具有低噪音、低振动、低油耗、低重量,以及高效率、高输出、高性能、高操控、高舒适、高安全、高耐久、高可靠的特点,代表了目前世界上同级别产品最为成熟的技术。
分析其中原因,应该是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主导了这轮产品结构调整。
这样的佐证在畜牧机械里也能找到。今年9月,内蒙古伊利集团、黑龙江农垦均采购了纽荷兰FR9040牧草收获机。这种来自比利时的专业青贮收获机,发动机功率高达395马力,配备了目前最大的切碎滚筒、最宽的喂入辊和十分舒适的驾驶室;可变位置的风机加速系统和发动机巡航系统的创新设计,为田间的作业提供了极佳的作业效率和较低的燃油消耗。有介绍说,这种机器的作业速度每小时可达6~9公里,每天可收获高产青贮玉米500吨,作业效率是其它机器无法比拟的。
“外国朋友”无疑是本轮“两极化”趋势的推动者。据了解,凯斯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在技术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新型的凯斯6088联合收割机取代了以往2388联合收割机。迪尔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在中国的首款6488玉米果穗收割机。我们的国外同行今年在东北表现不俗,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到了中国农机产品升级、结构调整带来的商机。而东北地区秋季作业中,大豆、玉米和水稻收获机械越来越旺盛的市场需求,俨然就是他们的战场。
高端代表了中国未来农机的方向,但并不代表全部。原因是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各地农机化的水平不可能完全一致。目前,中国是世界单杠机生产大国,据说有700万台的年产量,都说这行利润可怜,但仍不乏趋之若鹜者。三轮车为中国独创,虽然过了市场高峰,每年150万台的年产量,仍被农民旺盛的需求“招安”。双峰县的碾米机械也当仁不让,在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市场依然寒冷的形势下,表现出了旺盛的发展潜力。
无疑,农机产品的“两极化”趋势已经形成,并且趋势会越来越剧烈。在风雨动荡的市场中,中国农机产品的技术升级不可避免。记者判断,至少在未来5年,这种趋势将主导我国农机市场的发展。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