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混凝土机械 > 企业动态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三一重工梁稳根 大个体户的工程机械梦想

2010/05/14 15:15来源:《新财富》

国际化大考

与众多率先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一样,梁稳根领导下的三一集团在中国市场深耕细作多年以后,将目光悄然转向海外市场,从产品、直接投资、资本着手,三管齐下开启国际化之路。

三一集团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国际销售体系、海外制造基地,发展境外合作伙伴等。目前,集团已在全球建有30家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技术研发方面,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在物流体系建设方面,三一在全球已建成15个物流中心,以配件仓库为核心的物流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已然形成。为了减少经营上的文化冲突,三一海外分公司采用本土化策略,除董事长以外,员工皆雇佣当地人员,已有相当部分外籍员工成长为集团国际化进程的中坚力量。

2009年1月29日,梁稳根代表三一集团与德国北威州州长鲁特格斯签订迄今为止中国在欧洲最大的一笔投资项目—三一集团在北威州科隆市投资1亿欧元建立研发中心及机械制造基地,掀开了三一集团国际化的新篇章。

从以往的目标与业绩来看,三一集团国际化进程值得肯定。2007年,梁稳根所定的目标是,在2006年出口额仅8500万美元的基础上,2007年实现2亿美元(约15亿元)的出口,2007年整体的销售额超过120亿元。从其2007年报来看,三一重工超额完成任务。

与此同时,三一集团始终将目光瞄向海外资本市场。继2003年7月三一重工发行6000万A股,首次募集资金89989.4万元后,2009年11月25日,三一集团旗下三一国际(00631.HK)在香港挂牌上市,发行5亿股,募资净额约24亿港元,成为集团更国际化、更快捷的筹融资平台。三一国际得到了境外投资者的高度认可,在港IPO时,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斥资2500万美元(1.95亿元)入股,通用电气旗下通用金融资产管理斥资1250万美元(9750万元)入股。上市首日,三一国际开盘走高27%,其后升幅扩大,升至最高7.12港元,收盘报7.03港元,较招股价高出46.5%,成为2009年香港主板首日升幅第五大的新股。

三一国际上市前股权结构图

三一国际上市前股权结构图

三一国际上市后股权结构图

三一国际上市后股权结构图

三一国际主要生产大型煤炭机械综合成套设备,以40%的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最大采煤机生产商。三一国际的上市,标志着集团分别以三一国际和三一重工为平台的南北两大基地打造完成。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新增产能需要的煤炭机械设备投资约为770亿元,由于已有设备的更新和机械化技改产生的设备需求约为150亿元。在此背景下,三一国际进入了快速增长轨道,2006-2008年利润复合增长达239%,截至2009年6月底,其中期纯利年增长率达220%至2.5亿元。更重要的是,三一国际成为集团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图3、图4)。

与此同时,三一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使得梁稳根的财富迅速增加,以三一国际2010年4月26日收盘价9.31港元计算,梁稳根持有三一国际的市值达到84.38亿港元,合计人民币约74.19亿元(以2010年4月26日100港元兑87.92元人民币的中间价计算)。

目前看来,三一集团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相对稳健,但这并不能忽视其未来所面临的挑战:首先,与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三一集团存在海外市场经营本土化和人才欠缺等风险;其次,按规划,三一集团2012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其中出口占比上升至50%,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引擎。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颇有难度,目前三一重工国外销售额占比较小,而且主要是销往美国。从2008年上半年销售情况看,63.71亿元的营收中,国际营收仅14.07亿元,占比不到20%。2009年,由于受金融海啸影响,三一重工的国际营收占比更是下降到不足10%。因此,海外市场未来是否能成为集团发展的新引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不过,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逐步复苏,三一海外订单呈逐月增长态势,2009年7、8、9三个月的订单月增长率分别达到19%、32%、36%,这无疑给三一集团的国际化注入一支催化剂。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