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工程机械年度十大新闻榜单揭晓
3.中央媒体聚焦中国工程机械自主创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行业企业在学习借鉴中坚持自主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行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逐渐引起社会和舆论的关注。2008年4-5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0余家中央媒体和行业媒体,先后走进柳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杭叉、合叉、徐工和山推等8家企业,对工程机械行业进行了大规模、深入、全面的报道,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次报道活动,提升了工程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扩大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力,是对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的肯定。
【新闻解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早在2005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围绕自主创新主题深入调研,发表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论述。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令人振奋。10年前,外国品牌的工程机械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市场,国内企业只能望“洋”兴叹;如今,中联、三一、徐工、柳工等一批国内品牌不仅驰骋国内市场,在海外市场也可见到“中国制造”的昂扬雄姿。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突破2100亿元,仅次于美国,市场总量占世界市场近1/6。近5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以每年63%的速度增长。
工程机械的快速成长与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市场需求连续走强密切相关。但工程机械行业能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成长,并培育和壮大了自主品牌,从根本上说,还是得益于它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道路。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2008年初,中央领导同志作出批示: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自主创新、体制创新所带来的发展成就集中宣传一下。2008年3月27日,中宣部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主创新专题报道新闻协调会”。会议邀请近20家中央新闻媒体以及部分工程机械行业专业媒体参加。一场关于聚焦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主创新的报道行动就此拉开。4月1-12日,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新华网和经济参考报等14家中央媒体以及《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等行业媒体组成的工程机械创新报道团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带领下,先后走访了柳工、中联重科、三一、山河智能、杭叉、合叉、徐工和山推等8家企业。中央媒体如此大规模的集中报道某一个行业,尚属首次,其对于中国装备制造核心产业自主创新的启示意义令人深思。
4.并购与进军新领域并举,本土工程机械企业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2008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生了多起企业并购事件。2月,柳工并购蚌埠振冲安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军工程起重机领域;3月,中联重科并购陕西新黄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进军土石方机械领域;5月,山推并购湖北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军混凝土机械领域;9月,徐工科技并购南京春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进军重型卡车领域;11月,玉柴集团并购浙江海宏集团,进军关键配套件领域等。除了通过并购整合资源进军新领域、延伸产品线外,还有更多的企业通过开发新产品直接进军新市场、新领域。比如多家企业进入矿业装备领域,三一矿机推出STR55型矿用自卸汽车;宇通重工推出YT3501型矿用自卸汽车;北方交通推出EBZ200H型悬臂式硬岩掘进机;山河智能投资成立安徽山河矿山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进军煤机领域等。
【新闻解读】
本土领头企业大都在某一个领域占有优势地位,比如柳工在装载机市场、三一重工在混凝土市场、山推在推土机市场、徐工在起重机市场等。仅仅是某一个领域的隐形冠军难以成为世界级的强势企业。柳工并购蚌埠振冲安利,进入起重机领域,如今柳工的产品线涵盖土方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以及工业车辆等,柳工总裁曾光安曾经半开玩笑的表示,目前的柳工是世界上产品线最广的公司。
以中国的市场之大,诞生世界级的工程机械企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随着近些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以及本土企业自身的积累,领头企业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因此,在2008年,并购市场此起彼伏。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行事风格,有的喜欢并购,有的更喜欢自己搭台唱戏。三一就属于后者,从桩工机械、起重机械、煤矿机械的成功,可以看到三一灵敏的市场嗅觉,以及对项目的操控能力。2008年,上海三一矿机推出矿用卡车产品,让人期待。
中国本土企业在短短几年内的发展成就是令人瞩目的。在不久前上海举行的bauma China 2008展会上,一位日本朋友非常感慨三一等一些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同时也表示出一些担忧,在经济上行时期,扩张相对容易,但也要做好经济下行的准备,此时如何操控企业就显得至关重要。
对比国际巨头,卡特彼勒、小松等公司的产品线也未必多于中国的一些领头企业。比如,卡特彼勒没有起重机械、小松没有混凝土机械等。中国本土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基本还没有真正经历过宏观经济波峰波谷的大轮换。本次世界经济危机正是对本土巨擎的考验,如何应对经济下行是一门必修课。我们期待着中国诞生世界级的工程机械企业,并且在成长的路上不要付出过大的代价。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