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今日工程机械》营销 > 营销 > 营销智汇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科研管理体制的研究

2009/06/09 15:49来源:《今日工程机械》

科研管理是指对科研活动及科研人员的管理,它是一种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服务,贯穿于整个科技创新活动始终,其目的是引领、策划和服务于企业的科研创新活动。科研管理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项目(如:专利、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及成果转化等与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诸多方面。企业的发展壮大,在于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维持及提升,其根本在于鼓励创新并对创新成果进行科学的管理。现代企业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科研管理体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对此,笔者尝试着从管理理念(目标管理)、管理手段、激励机制、管理人员素质以及经费管理等科研管理的5个关键方面,对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探索性研究。

明确的目标管理

一个企业是否拥有合理、明确且积极的管理理念,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命运。美国学者德鲁克(Drucker)提出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已成为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管理中,它是指通过把企业及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整体目标分解为相关机构或个人的具体目标,并设计一套执行程序,使目标管理可操作化,其核心是强调在目标的制定、执行和考核的全过程中,始终都注重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进行科研管理的目的,一方面要最大化地激发人员创新潜能,为企业积累无形资产;另一方面为保证创新成果的资源最大化共享,对企业中有关人员及机构对科研创新活动的申请、立项、研究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进行有效的规范及激励。

但是,由于企业的类型众多,涉及领域不同,不同企业科研管理的目标定位也不尽相同,因此,一个企业在进行科研及科研创新管理时,首先要明确企业为什么要对有关人员及机构的创新进行管理,通过科研管理要达到什么管理目的。进行科研经费管理的目标管理时,要正确认识到企业内各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企业需求,确定目标管理的实施范围,选定推动部门及安排推动项目,进行企业内部的宣传与教育培训,与员工共同协商具体的工作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让员工努力去完成所定目标。

创新管理手段

一般来讲,企业进行的科研管理,就是为企业有关员工及机构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他们的创新活动提供保障和支持,服从企业的利益需求。据此,笔者认为,信息化、系统化和网络化是今后科研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目前快速、便捷的科研管理手段仍未被普遍采用,科研项目的管理主要还是靠人工或单机管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及管理的要求,在科研项目查询、成果的管理、效益跟踪和推广等众多方面均存在不足。

笔者认为,任何信息系统,都有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系统的安全问题及由此带来的信息保密问题。为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予以解决:第一,做好科研创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程序语言、建立简约的管理平台、优化资源的统计、检索方式及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给予不同的使用授权等,在设计时减少存在的问题;第二,做好科研创新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及修补完善工作,当一个新的管理系统投入使用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发现的问题,有关管理人员即对系统进行升级及维护,打造尽善尽美的管理系统。在使用科研管理系统时注意系统安全,及时维护、升级、更新系统就完全能实现保密与利用的平衡。

科研创新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科研管理存在着激励定位的偏差,要么忽视激励措施,限制了企业有关人员及机构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要么激励措施存在着功利化、表面化的特征。

在激励理论中,人的行为是遵循着这样一个模式在运行: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即通过某种有效操作,激发或诱导他人产生某种需要,进入较高动机状态,采取恰当的行为,努力实现某一目标。因此,激励的核心价值就体现在内在积极性的调动上,即按照积极性的运动规律,对人们施加一定的影响,促使其内在动力的形成,按预定方向发展。因此,为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有关人员及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个良性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以人为本

企业在进行科研创新管理时首先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尊重创新主体,根据主体需要进行必要的情感投资,通过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创造氛围,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同时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科研人员的发展规律,为其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激发主体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积极性。

2.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辅相成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这两种激励手段的有效运用可使研究主体达到对工作过程的内在奖赏和自我强化,超越对物质的需要与追求。即通过经济杠杆及精神激励的调节,创建合理的奖酬分配体制和公平环境,激励企业科研人员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最大化地追求科研效益的一种体制,从而提高主体创新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 完善科研创新效益评价机制

科研评价要根据企业的利益及企业的需求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明确、合理的奖惩。进行量化考核时需根据考核对象的科学性、研究价值、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不同比例的侧重,要坚决避免简单的“重量不重质”、“重短期利益不重长远利益”等评价标准。其体系的建构要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综合考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注重研究结果,强调学术价值、创新程度与成果转化统筹考虑。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今日工程机械》杂志独家向本网供稿,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明原稿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