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杜海涛:关于DCCCM组织建设创新的思考

2015/11/11 16:55今日工程机械程璠

  13 年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代理商工作委员会(DCCCM)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和中国工程机械代理制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在行业环境和代理商转型的双重挑战下,DCCCM 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风口上。协会组织工作怎样顺时而动、顺势而行,成为了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命题。

  2015 年10 月21 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代理商工作委员会三届九次常务理事会在合肥召开,40余位常务理事以上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讨论了第四届理事会(2016-2021)的组织建设创新这一主要议题。会后,杜海涛会长接受了本刊专访,针对理事会换届工作中的创新和协会未来发展做出了进一步深刻阐述。

对话杜海涛:关于DCCCM组织建设创新的思考

对话杜海涛:关于DCCCM组织建设创新的思考

  记者:组织建设创新对于DCCCM的未来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杜海涛:自2003年DCCCM创办以来,协会顺应行业发展的趋势,以“推动代理制的健康发展、构筑代理商自己的家园”为宗旨,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协会的组织建设必须适应协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流通领域市场中一个个市场主体,代理商工作委员会更像是公共环境的营造者,起着联络、协调和推动的作用;每一个会员企业参与其中,既是自己企业个体的经营者,又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代理商工作委员会2003年创立伊始,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代理制的发展和代理商群体的壮大,委员会团结了最广大的代理商和最广泛的行业营销服务力量,组织建设在其中起到了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其中的经历和经验成为协会下一步发展的宝贵财富。如今,我们即将迎来协会的第四届理事会任期(2016-2021,5年),未来5~10年,经济形势与行业形势都在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组织建设如何创新是委员会未来做强做久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记者:从DCCCM创建以来,DCCCM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核心领导体制是怎样变革的?

  杜海涛:第一届副理事长有10人(2003-2007年,4年),他们中大多数参与了协会从无到有的整个创办过程,且是在成立大会时通过会员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协会工作的民主和效率。第二届在此基础上增加副理事长到14人(2007-2011,4年),加强了协会的领导力,且引进了常务理事以上会员单位的退出机制,激发了会员参与协会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届引入了轮值会长制(2011-2016,5年),领导体制实现了创新,协会工作真正做到依靠自身、贴近会员、锁定落实年度重点,更好地为会员服务。

  13年来,代理商工作委员会的组织逐步形成了“金字塔”式结构。最基础的是受《今日工程机械》杂志影响的代理商,认同委员会的理念,这一层为理念认同型,有1000余家代理商,遍布全国;中间一层参加各地区域联席会议或商会的活动,这一层为参与层,约300~500家;再上面的一层能参加全国性的活动,是紧密层,约有120余家骨干会员构成了委员会的理事会。

  其中的70多家骨干成员形成了常务理事会,其中的15家核心成员形成了副会长的领导集体,5家轮值会长形成了领导核心。这就是代理商工作委员会的基本架构。加之秘书处的稳定挂靠体制,这一组织架构的连续稳定性保证了领导团队的团结和坚强有力,成为组织建设的基石。

  记者:DCCCM组织建设工作遵循着怎样的指导思想或原则?

  杜海涛:首先是合作原则。厂商关系是合作而不是对抗,因为推动代理制规范发展不能只靠代理商自己。厂商间发生矛盾时,总会和代理商工作委员会作为第三方协调者,起到了较好的调解作用。协会的合作原则得到了全行业上下的赞同与支持,厂家、总会都给予高度评价。

  其次是包容原则。会员间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协会通过解决合作的问题,解决公共空间的问题,解决竞争环境的问题,继而使成员间合理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包容性至关重要。构筑代理商自己的家园,就不能歧视任何一个成员,成员间的矛盾在所难免,只要遵从坦诚相见、求同存异的原则都能解决。

  最后是开放原则。开放性是一个组织保持长久活力的保障和动力源泉。协会对各种观点开放,百花齐放、不强求一致,保障发展理念上的活力,对各种活力要素开放。工作上保持持续创新,如轮值会长制是组织建设的创新;2010年武汉年会、2014年苏州大会都是年会升级的里程碑,是创新的产物;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开放,与美国AED的战略合作,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对推进改革的思想解放,推进协会体制机制层面的创新等方面,协会都持之以恒地坚持开放性原则。

  记者: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价值链重构的新形势下,您认为DCCCM的组织建设面临着哪些问题、机遇与挑战?

  杜海涛:第一,新形势下,代理商工作委员会的宗旨、方向、任务和目标的再认识、再思考不足,将影响协会自身的发展;第二,协会对会员转型生存压力下的分化应对不够,办法不多,致使协会的凝聚力有所下降;第三,协会的传统服务项目偏虚,务实和创新点不多,吸引力有所减弱。秘书处自身能力和水平建设不足,跟不上会员和发展的要求;第四,协会骨干成员年龄、代际交替,职业热情消退等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协会的组织建设面临创新提升的压力与挑战;第五,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行业协会组织体制改革需要把握机遇。

  记者:关于第四届理事会的换届工作,在组织建设创新方面,您有哪些建议或设想?

  杜海涛:首先,要对委员会的宗旨、方向、任务、目标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新一届理事会要围绕着推动行业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会员两个方面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出主意、想对策,协会的宗旨、方向、任务和目标等根本问题想清楚了,工作就不会迷失方向,新一届理事会就能凝聚共识,在未来5年有所作为。

  其次,要把更多的新鲜血液吸收到协会领导集体中来。扶持区域性组织、扩大协会的影响力,把行业中的新锐力量、后起之秀吸引到组织中,发展到理事会中来,使其中的积极成员进入常务理事会,把其中的优秀分子选入新一届领导集体中。

  另外,拟增设荣誉性职位,开辟更多方式为协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对于为协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还能为协会提供经验和智力的支持,但又因年龄、工作、个人意愿等实际情况,对于参加一线领导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障的同志,设立荣誉性职位。

  最后,要引导、创新更为紧密的会员关系新模式。中国是可以比肩欧盟、北美区域的幅员辽阔的经济体,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不同区域、不同品牌代理企业形成的组织,本身就蕴含着无限价值。协会本身是非盈利性组织,但应引导、推动会员间更为紧密的合作,同时保障每个处于不同区域的会员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全国性市场的商业机会,从而创新出更为紧密的会员关系新模式。在认同、参与、紧密这几层关系之上,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新型关系,这既是更为紧密的会员间关系模式的创新,也是实现协会某一专项目标的好方式,同时能使每位参与的会员都从中受益。

  记者:新一届副会长的选举是第四届理事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请问新一届副会长的产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杜海涛:一是企业做得好,在一定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具有标杆示范性带动作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工程机械代理商群体的领先水平和实力,压得住阵,这是一个硬性的基础条件;二是理念新、守规则,在一定区域或全国同业中威望高、有号召力,这是一个软条件,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三是热心协会工作,愿意抽出一些时间和精力为公共事务出力,这是一个必要条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最为重要的条件。

  依照章程的规定,程序上还是按照酝酿和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酝酿的时间段为本次会议至下次会议期间,并在大连会议上组织选举。参考以上几个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充分酝酿,产生出适合的常务理事和副会长候选方案,然后经等额选举的方式,过半数当选。新产生的副会长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从其中选举产生5位常务副会长(轮值会长)。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日工(上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日工(上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由日本日工株式会社于2001年投资成立的100%独资企业。2004年建成日工上海嘉定工厂,2005年正式投产,专业生产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和水泥双卧轴搅拌器。  上海嘉定工厂完全按照日本日工设计标准建成,占地3万平方米。生产工艺也严格按照日本日工加工要求进行,保持世界一流产品的中国制造的水准。工厂的落成表明日工坚定不移在中国发展的决心,提供质优价廉产品,更好地服务于顾客是日工上海所遵循的宗旨。 日工上海将继承日本日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以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饱满的热情迎接中国公路的新一轮的建设大潮。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