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政策扫描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全国保障房建设综述:2490万套保障房的背后

www.d1cm.com2014/01/15 08:50来源:中国政府网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十二五”头三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建设2490万套,已完成“十二五”建设目标的近七成。

这是一项温暖人心的工程:2011年至2013年间,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1200多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

随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大规模实施,我国住房保障取得长足进展,政策体系和组织实施机制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得以实现自己的安居梦。

“十二五”前3年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2013年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房16.2万套,竣工8.5万套,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新开工16万套、竣工7万套的建设任务。”

岁末年初,北京市交出了2013年保障房建设的成绩单,“超额”二字尤为引人注目。

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我国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保障房建设进度顺利,3年来,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任务前所未有,10月末,全国开工率达100%,提前1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12年,前10个月,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722万套,完成投资10800亿元,基本建成505万套,提前完成年初预定的“500万套”任务。

——2013年,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说:“总的看,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大工作力度,这几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比较顺利。”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为保障房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央财政加大资金扶持力度。3年来,中央财政对各类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廉租住房建设及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补助,年度补助规模由2011年的1526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1729亿元。

用地予以保障。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计划单列、优先安排,符合规定的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应。

与此同时,国家还实行了税费减免、信贷优惠,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允许符合规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进行专项融资。

更令人瞩目的是,住房保障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介绍,住房保障方式分为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对应不同收入、不同类型的困难群体,实物保障又包括租赁型的公共租赁住房,以及购置型的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城市和国有工矿(含煤矿)、林区、垦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住房等多种类型。

在实行实物保障的同时,也对在市场上租赁住房的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住房保障对象范围,由城市户籍家庭扩展至常住人口。

这位负责人说,纵观已出台的这些政策,有如下特点:一是紧扣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阶段性特点、城镇住房矛盾的新变化,努力使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更健全、适用范围更广,以帮助更多住房困难群体在政府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下,及早解决住房困难。

同时,针对各地在住房保障实施中的用地难、筹资难、民间资本进入难等瓶颈,不断加强政策指向性,兼顾政策灵活性,帮助地方逐块破题解难,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

另外,力求住房保障服务体系更加便民快捷。后续管理制度设计上,坚持准入不折腾、退出人性化,切实关注群众解决住房问题的能力和实际的住房需要,努力在住房方面实现好、维护好群众利益。

(责任编辑:David)
分享到: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