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区域经济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解读区域经济视野下的江苏工程机械市场

www.d1cm.com2013/10/11 10:12来源:《今日工程机械》作者:司宁博

“生产者驱动”为江苏企业带来机遇

世界经济可以划分为两种驱动性经济发展模式。一种是消费者驱动;另一种则是生产者驱动。在以前,中国主要抓住的是消费者驱动这一条路,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中国的服装、食品和小商品等在相对应的世界产业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

刘志彪说,发展到现在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出口贸易已经不能再过多依赖这种驱动方式,而应当向生产者驱动型经济转型。所谓生产者驱动,所指的行业正是包括工程机械行业在内的这种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行业。

刘志彪认为,江苏的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在全球经济的大循环中立足,主要得益于前些年对低端制造业的占领,但是这种方式,对于现在的江苏乃至中国参与国际竞争都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这意味着江苏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对此,刘志彪表示,江苏省已经在研讨未来省内的产业格局问题,基于宏观经济层面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江苏产业发展的重心所在。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工程机械行业所参与的必然是生产者驱动的消费圈。在某种情况下,这种产业重心的转移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江苏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制造实力有望得到大力提升。

但是,在行业产业结构也需要得到调整的当下,对于江苏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来讲,只要具备了参与产业链高端竞争的能力,就有更多机会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撑。这也就是说,江苏的工程机械行业有希望在近年内发生较为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其中的精英企业将有可能得到更大的推动力,从而在中国乃至世界工程机械舞台上谋求新的行业定位。

区域经济视野下的江苏工程机械市场

区域经济视野下的江苏工程机械市场

“2.5产业”转型的思考

江苏历来是先进经济发展模式的先行者。刘志彪说,江苏往往扮演着为其他省份进行经济模式探路的角色。在江苏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产业结构是否过重,要向“轻”的方向调整。“轻”主要指的是知识型产业,将知识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动力。从目前的结构来看,电子、化工和制造业是江苏省比重最大的3个行业。这些行业对于资源的占用程度相对较高。目前,较为主流的观点是要支持由重到轻的调整。

但是刘志彪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重与轻并非是矛盾的,“重”不一定没有竞争力。比如,德国就是典型的以重工业为核心竞争力的国家。不过,这种“重”并非将目光放在制造环节,而是占领制造业中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关键点。

在某种程度上,江苏在重工业领域占据优势,这种优势是不能够被轻易舍弃的。在工程机械行业,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十位的企业超过半数都坐落于江苏或在江苏拥有产业基地正是最好的例证,如果工程机械行业为“重”行业,而放弃对这一产业的支持,那么这种已经在世界工程机械市场上取得的地位拱手让出,对于江苏来讲得不偿失。

对此,他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重中有轻”,换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谋求一个更合适的产业发展之路,这种方式他称之为“2.5产业”。

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用新科技、新材料及智能化等来对产业进行改造,一方面体现在企业的内部生产和管理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所研发的产品上,这也意味着江苏工程机械企业肩负着再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工业和服务业实现对接,企业不单纯履行制造义务,同时要兼备更多的职能,特别是结合工业服务业的特点,实现企业的转型。

(责任编辑:David)
  版权声明:本文系《今日工程机械》杂志独家授权第一工程机械网发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杂志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