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腾讯财经报道,7月22日,商务部网站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消息前后,已经有舟山、天津、重庆、广东、厦门等多地或高调或低调传出申报自贸区的消息。谁能成为第二个国家战略层面的自贸区成为一大悬念。
以天津为例,“推动东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早就被列为天津市政府的重点工作。目前天津市委市政府已成立了一个专门针对自贸区申报工作的研究组,进入东疆保税区进行实地调研。
广东方面,有消息称,筹备已经半年多的广东自由贸易区初步方案已经成形,近期将迎来商务部调研组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将直接报送国务院进行审批。根据初步方案,广东版自贸区的定位仍然锁定粤港澳合作。
但是据了解,上述区域的自贸区方案尽管有升级“国家版”的计划,但尚未进入国务院各部委论证阶段。
另外,各地自下而上的申报与上海自贸试验区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也截然相反。这意味着这些申报停留在争取政策红利的层面,并非上海所代表的制度改革试验田。
各地申报自由贸易区的背景,大多是脱胎于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雏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中国国情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6大类、共计10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
在业内专家看来,目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地位仍然无可比拟,短期尚无相同力度的制度改革、投资开放政策可期。而试点经验能否复制,还将取决于上海自贸区改革的成败。
另据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9月4日消息,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自贸区成立后保税区内既有财税扶持政策将得到延续。在自贸区正式挂牌前,当前对企业采取的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都按照保税区模式来执行,自贸区挂牌后,这些财税扶持多会继续执行。
此前,外高桥保税区相关人士也介绍,自贸区挂牌后财税扶持政策将主要延续既有政策,同时会涉及小幅调整,其中,对物流企业的财政补贴政策将会调整。
梳理发现,上海综合保税区目前对企业执行多项税收优惠政策,以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为例,区内企业在区内加工、生产的货物,凡属于货物直接出口的,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