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3+7”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以打造高铁生态商务区现代服务业活力板块为引擎,培育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高端工程机械、光伏光电两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带动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特色食品、纺织服装两大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倾力培育高端工程机械产业。围绕把开发区建成世界一流的工程机械生产和研发基地的目标,持续推进高端工程机械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一要加快推动工程机械现有产业升级、产品换代。重点发展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等10大类工程机械新型产品,加大对大功率发动机及智能控制、电器系统、高性能液压件等关键零部件重大项目的引进,使工程机械产业链更加健全。二要着力推动工程机械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大吨位装载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等港口机械,深海石油钻井平台等海洋重工机械,大功率掘进机等煤矿机械,压缩式垃圾车等环卫机械。三要积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发展隧道施工机械(盾构机)、农业机械、智能电梯、数控机床、新型传感器、精密仪器等高端产品。同时,全力支持徐工集团向世界级企业迈进,加快培育卡特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着力推进日本二川机械的液压油箱、香港易时公司的大型结构件等一批关键零部件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竣工达产。
二是发展壮大光伏光电产业。一要做粗拉长光伏产业链。抓住国家扶持光伏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机遇,引导中能硅业等企业加快应用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新工艺,研发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新技术,推动企业逆势跨越。充分发挥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等骨干企业的规模效应和低成本优势,加大对行业中下游企业引进,完善和延伸光伏产品产业链。二要加快构建新光源产业链。抢抓国内启动半导体照明市场的新机遇,以协鑫光电、同鑫光电、晶旺光电等企业为依托,加大对行业中下游企业引进力度,加快形成从蓝宝石衬底、LED芯片到封装应用一条龙的新光源产业链。
三是倍增发展现代服务业。一要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继续推进装备制造、光伏光电的驻区企业主辅分离,加强研发和销售机构建设,力争年内20家企业实现主辅分离。引进和培育研发机构、金融机构、区域性企业总部以及知名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重点扶持现代服务业集中区、中煤协会煤炭交易市场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徐州高铁商务外包中心、新吉田企业总部、松芝企业总部等项目建设。二要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围绕快速提升开发区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月星商业中心、欧蓓莎家居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三要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围绕培育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稳步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云计算、节能和环保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年内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7%以上,占全区业务总收入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四是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引进研发机构、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加快推动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一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大生物制药、特色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重大项目的引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二要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性新材料重大项目的引进,加快形成产业规模集约发展新优势。三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及高端家电产业。加快引进半导体新型元器件、集成电路、汽车电子、船舶电子等重大项目,着力引进高端电视、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大家电整机制造企业,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四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重大项目的引进,带动开发区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五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协鑫动力电池项目,切实加大纯电动大巴整车制造及配套的控制系统、驱动电机等重大项目的引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五是着力培育大企业。继续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包挂重点企业和月调度制度,全力抓好要素协调,保企业平稳运行。引导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培植外贸出口骨干企业,保持出口规模稳定增长。深入实施《关于支持企业科学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对30家重点骨干企业强化“一企一策”协调服务,支持企业扩大融资、开拓市场、引进人才、搞好创新,助推企业逆势向上、健康发展、升级跨越,加快形成百亿、50亿、30亿、10亿的企业发展壮大梯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