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政策扫描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发改委:十二五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交通枢纽

www.d1cm.com2013/03/27 08:50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

(三)提升客货运输服务质量。

整合信息平台。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有效推进科技创新,集成、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系统),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不同运输方式的信息采集、交换和共享机制,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及时发布、实时更新、便捷查询,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发展联程联运。积极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客运联程系统建设,普及电子客票、联网售票,推进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往返、联程、异地等各类客票业务,逐步实现旅客运输“一个时刻表、一次付票款、一张旅行票”。推进大宗散货水铁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实现货物运输“一票到底”。

(四)统筹枢纽建设经营。

鼓励组建公司实体作为业主,根据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负责单体枢纽的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

统一设计。依法确定一家具有资质的设计研究机构,由其牵头组织协调交通各个专业,实行总体设计、分项负责。设计中应集约布局各类场站设施,突出一体化衔接,有效承载多种服务功能,实现枢纽的便捷换乘、经济适用、规模适当,切忌贪大求洋、追求奢华。

同步建设。强调集中指挥、同步建设,统筹综合交通枢纽各种运输方式建设项目的开工时序、建设进度和交付时间,使各类设施同步运行,各类功能同步实现。不能同步实施的应进行工程预留。

协调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协调机制,培育专业化枢纽运营管理企业,保障综合交通枢纽整体协调运营,提升运行效率、服务能力和经营效益。

五、保障措施

(一)制定枢纽规划。

对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节点城市,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审批(或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时进行审批),用于指导城市交通枢纽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在规划工作中,应统筹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客运与货运之间以及既有设施与新建枢纽之间的关系,衔接相关规划,注重规划的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创新管理机制。

要切实打破行业分割、突破地区分割,创新体制机制,破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中的难题。城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等事宜,国家相关部门应予以积极支持。逐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调整机制。

(三)拓宽融资渠道。

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同时,要创新盈利模式,探索以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的投融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和运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建立稳定的综合交通枢纽投融资渠道。

(四)鼓励综合开发。

要在保障枢纽设施用地的同时,集约、节约用地,合理确定综合交通枢纽的规模。对枢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及周边区域,在切实保证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做好交通影响分析,鼓励土地综合开发,收益应用于补贴枢纽设施建设运营。

(五)完善技术标准。

按照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在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协调各行业的设计标准和规范,逐步研究制定符合国情、经济适用的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建设、运营服务等标准和规范。

(责任编辑:Daisy)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