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淮北大地,秋高气爽,丰收在望。田野里机器轰呜,车来人往,一派秋收忙碌景象。望着丰收在望的玉米、大豆,正在忙着秋收的阜南县三塔、柴集两乡镇群众,脸上都流露出喜悦的笑容。大旱之年,秋季作物喜获丰收,人们无不欢欣鼓舞。
据当地干群的介绍,今年是大旱之年,农业能够取得好的收成,主要得益于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该项目共投资2300多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00万元,省财政投入500万元,县财政300万元,当地群众自筹303万元。项目区总面积23.08平方千米,耕地2.3万亩,惠及阜南县柴集镇新寨和三塔镇拐湾、洲子、胜庄共4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人口2万多人。项目于今年2月开工,7月底基本完工,共新打、配套机井182眼及机泵配套,疏浚大中小沟土方26.4万立方米,配套桥涵349座,新建滚水坝3座,维修老闸1座,高效节水示范微灌区面积400亩。
今年淮北大旱,阜南县“小农水”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地干群利用新打的170眼机井工程抗旱保苗,使两乡镇四个村15000亩玉米、5000亩大豆、芝麻、红薯等秋季作物较非项目区作物普遍亩均多收100公斤以上。
在项目核心区的柴集镇新寨村400亩微灌区,台商杨志雄高兴地介绍,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在这里配套投入282万元,新打了7眼机井,配套了机泵设备及井房,配套了48座小桥涵,铺设节水管道251.3千米,配套了喷灌带、喷头、支架、施肥器等节水设备,利用这些先进的微灌、滴灌技术,他的24个新型蔬菜大棚区及周边400多亩圣女果、香瓜、草莓、台湾西瓜、甜玉米等绿色无公害经济作物喜获丰收。杨志雄说,经过三年试产以后,所有高效绿色无公害产品将销售到上海、南京等国内大城市和台湾、香港等地,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有了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下一步,他计划把高效农业示范区逐步扩大到1000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