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银行捉襟见肘的困境,正逐步成为中资企业并购投资的契机中资可先从银行购买目标企业债务进行重组,从而降低收购成本。
本周五西班牙金融系统将迎来一次关键性测试,而德国正在急切地希望西班牙解决融资问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最新统计,目前德国在欧洲国家中对西班牙的风险敞口最高,达到1399亿美元,其中大约459亿是对西班牙银行的,同时德国银行系统仍然持有大量高风险的西班牙金融机构、商业地产债权。
“目前银行都希望更多收回贷款,而不是追加放贷。这实际上对中资企业在欧洲进行并购投资,是一个很好的契机。”9月25日,德国欧亚咨询(Eurasian consulting GmbH & Co. Beratungs KG)创始人、董事总经理张焕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德国欧亚咨询是前不久徐工集团并购德国施维英52%股份的并购顾问。张焕平透露,此案成功的关键节点,在于徐工集团对施维英的外部银行债务进行了合理重组。
重组银行债权降低收购成本
徐工集团收购德国机械公司施维英的案子于今年7月6日交割,徐工将拥有施维英有限公司52%的控股权。当时徐工与施维英的表现都相当低调,有关交割价码以及融资细节均未披露。
按照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的说法,交易价格“不贵,非常便宜”。
记者获悉,徐工集团与作为施维英债权方的银行达成协议,对原施维英价值2.8亿欧元的债务进行了重组,降低了最终的交易价格。
今年初,三一重工宣布出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混凝土泵生产商普次迈斯特的全部股权。更早前,中联重科联合其战略投资者,斥资2.71亿欧元获得了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全部股权。
坐落在德国鲁尔区黑尔讷小城的施维英,是一家拥有近8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拥有成套的混凝土机械设备,但其外部债务过多影响了融资能力。
据悉,在交易过程中,徐工集团与施维英成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作为母公司,购买了原来在银行手中的原施维英公司债权,并对后者完全控股。
此番操作之后,目前作为子公司的施维英的外部银行负债已经低于1亿欧元。如此一来,徐工集团用相对较低的成本成为施维英的控股股东之后,后者的对外负债率也大幅度降低,一举两得。
尽管徐工集团的自有资金充足,但是在该案中仍然选择了从国外的银行融资,主要用于对施维英公司增资以及进行债权重组。张焕平表示,目前外资银行对于信贷资历良好的贷款人需求很大。
与并购对象合作互利
这已经是徐工集团第三次在欧洲市场上进行并购。此前,徐工集团成功收购了德国FT(Fluitronics)公司与荷兰AMCA公司,在其想要进入的市场以及希望增长的市场内,全面展开全球化战略。
作为这几单业务的独家并购顾问,张焕平表示,他在几年的时间内深刻感受到,徐工集团的海外并购能力在不断增强:“在海外并购方面,如果说徐工刚开始还是蹒跚学步的初学者,现在已经是充满自信、拥有一个强大并购团队和丰富经验的行家里手了。”
“此次徐工集团作为控股股东占施维英52%的股份,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张焕平表示,徐工认为自己在管理国外大型机械公司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与能力,因此仍然希望施维英家族作为其管理伙伴,共同掌控新的企业,这里也有运用股权来稳定管理结构的意图,共同承担经营风险。
此前收购2000万欧元销售额的小规模企业德国FT公司时,徐工集团也选择保留原股东30%的股权,以达成平稳过渡。
张焕平另外透露,徐工集团和施维英在中国建立新的合资企业从事混凝土产品生产的协议,也正在协商中。
“这实际上是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常见做法,通过新的合资公司,外方希望借力进入中国市场的想法得以实现,同时日后的技术转让也可以通过该公司进行,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做法。”他说。
不过他没有透露目前该合资企业的具体股权分配等细节。
据此前媒体报道,在新的合资公司中,徐工可能会以现有资产入股,而施维英则是会以技术参股,徐工仍会是控股股东。
低调的背后是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在施维英项目交割仪式上表示,到2015年徐工要在欧洲提供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总销售额超过20亿欧元。
张焕平透露,徐工从聘请欧亚咨询联系施维英到最后签约,包括尽职调查,和股东方、债权方谈判等,总共只用了半年时间。
“目前欧债危机造成市场低迷,银行融资出现瓶颈,欧洲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销售额在几千万到几亿欧元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出售意愿强烈。我们相信近几年内将还会有多个大型中国欧洲并购案例产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