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复苏仍有人才与技术障碍 谁在阻挡美国制造

2012/06/21 10:07来源:《装备制造》杂志

现在的世界格局与过去已经大为不同,世界不再围着美国转了。美国制造业复苏还有障碍,第一是人,第二是技术。

奥巴马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说,“就在当下,是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的最佳时机。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会。”站在奥巴马一边的专家很多,他们相信美国再次繁荣的关键是“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国情咨文发表后的第二天,奥巴马参观了英特尔在凤凰城郊区建设的计算机芯片制造厂。这家工厂号称投资52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项目。工厂将在2013年投产,预计雇佣员工1,000名。这一工厂的建设为渴望制造业新鲜血液的美国注入了信心。

奥巴马在这里做了一次激情澎湃的讲演,他承诺给将就业岗位带回美国的企业减免税的优惠,并预留了70亿美元给清洁能源制造企业,以及在经济低迷地区投资建设新厂的企业。

为什么制造这么重要?因为,美国60%的出口,90%的专利,70%的研发都涉及制造业。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产业,数据不是虚拟的。

是不是只要美国打算让制造业复苏,那美国就真的能够再次成为制造强国呢,现在的世界格局与过去已经大为不同,世界不再围着美国转了。美国制造业复苏还有障碍,第一是人,第二是技术。

高级技工缺失

劳动力成本再过去中国崛起的十年间是一个关键词,很多人认为美国就输在了这里。不能否认,过去十年,由于亚洲和南美洲地区的低劳动力成本,美国丢失了上百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但是,同时应该发现,劳动力成本并不是高失业率借口,其他劳动力成本高的国家并没有把制造业拱手让人。2003年开始,德国出口总额超过美国,主要出口领域有机械、汽车、化工、金属等。在劳动力同样昂贵的德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并没有被中国抢走。德国和日本生产的高质量、高价格的产品照样横扫全球。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的数量多于其他发达国家。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和瑞典等10个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高于美国,而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就业岗位下降的数量都低于美国。

有人说,工厂变得更加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需要更少的员工,所以就应该有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事实也并非如此,2000年到2007年之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3.9%,上世纪90年代间这个数字是4.1%,而那时每年制造业丢失的工作岗位仅有0.2%。

自1997年至2011年,美国制造业的工作岗位从来没有增加过。最近几个月,终于有了好消息。美国供应管理协会2012年1月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2011年12月的ISM指数为55.1。ISM指数是反映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雇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临界点,高于50被认为是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意味着制造业的萎缩。2012年3月,ISM指数56.1,这意味着,最近几个月以来,招人的公司比裁员的公司多。

1979年,美国制造业雇员数量达到历史峰值1960万人,2011年,在失业率连续几个月下降之后,制造业雇员人数为1180万人,三十年间下降了40%。2010年2月以来,美国的就业岗位增加了240万个,其中30万个属于制造业。因此,制造业的就业增加对美国经济起到了稳定与拉动的作用。

人们在关注失业率的时候,很多企业家却说,事实上,工作岗位是有的,现在缺少的是适合这些岗位的技术工人。有一点,中国与美国相同,就是人们都不愿意当“工人”。人们把在工厂工作当做一种耻辱,这样的偏见深入人心。因此,美国制造业被有些人视为“垂死的行业”。

某金属配件厂自2011年秋天就开始寻找装配组长和磨具工程师;一家工厂高薪诚聘高级焊工;还有一家汽车磨具公司已经花了7个月找技工。

马赫模具公司运营副总裁Corey Carolla说,我们的员工已经一个星期工作60至70小时了,他们非常疲劳。马赫磨具公司共有40人,“我们需要更多的人,问题是如何找到他们。”

大家知道的是,美国在过去10年中失去了近4百万个制造业就业机会。但是,这些损失掉的就业机会并不能弥补熟练技工短缺的情况。相反,工厂自动化改造和设备改进对操作工人的要求更高了。过去的下岗工人们或许非常熟悉的老式机床操作和维护,但往往不具备操作新设备的技能。

精密金属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att Tyler说:“政治家们让失业率成为了一道红线,工人们站在线的一边,没有就业被称为他们失业的原因,而事实并非这样。”“就在最近,我的一个客户让我生产管道,我最大的担忧不是别的,而是我能不能找到6个技工来完成这项工作。过去我从没想到这会成为我的难题。”

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经人发现了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经济的走低再复苏让这个现象更加严重了。缺少熟练技工的“危机”在美国全国范围蔓延。

一分德勤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制造业现在有600,000个就业岗位面临空置。相比之下,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的失业人口为128万。这份报告称,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并不能解决岗位空置的问题。而劳工统计局的报告称,虽然机械技师不足,但是就业机会应该会继续维持良好态势,因为很多年轻人采取了正确的择业态度,与其等待不如退而求其次或者尝试其他领域。

麻省理工教授Thomas Levenson在《Measure for Measure: A Musical History of Science》书中提到,基础科学与数学要“落地”并不容易。以乐器为例,熟练的乐师能给乐器调音,用数学也能够计算出每根弦的位置和张力,但是如果用数学算式来调音,结果往往相差很远。

不论金融业和地产业多么混乱和低迷,美国在高端技术和产品制造方面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现在在这个领域,美国的地位也不是万年永固了。美国在高科技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在2000年达到最高峰:2.5万人。2001年的“轻微”经济下滑带来了第一次“重大和永久的”的失业潮。十年过后,超过四分之一的高端技术领域就业机会消失了。在2010年,美国高科技产品的贸易逆差达到810亿美元。自2000年以来,美国已经失去了68万个高端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28%。

研发,不再独领风骚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外包,美国的部分研发也在外包。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公司在外包研发的支出增长,是其他国家的三倍。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三个制造业行业:通信设备,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件,汽车及汽车零件产业中,美国国内研发雇员比例低于全球比例。2008年,美国国内研发雇员的比例仅占全球水平的55%。与此同时,位于其他国家的约28万个中小企业不具备外包研发的条件,他们只能在本土研发与外国企业竞争。

有数据显示,外包不必引起太大的担忧。首先,美国大约70%的企业层面的研发都来自于制造业,而制造业中,研发与销售额的比例比比其他行业的比例要高得多。第二,研发预算的增长速度高于美国GDP的增长,尤其是在制造业。最近10年期间,美国跨国公司的外国子公司的研发投入保持着小幅上升趋势。1999年,美国外包研发占比12.6%,2009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5.7%。另一方面,美国跨国公司在外国的销售额占比37%,而其外包研发的首要任务是开发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美国设立分公司的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的研发投入比例高于比美国公司对外包研发的投资。那么,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关注研发的国家。

先进的制造能力必不可少的伴随着科研和创新。大部分人应该都同意,制造业的未来依靠研发,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其他国家。从制造业大国的轮换不难看出,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业大国与其上世纪的多项里程碑式的发明脱不开干系。现在,虽然美国的制造业已经不似从前那么风光,但是大多数业内专家仍然相信,在美国制造业的未来必须与科研能力共同进退,保持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是美国制造业复兴的必要条件。

不少大型公司都在中国、印度等地建设研发中心,雇佣当地人才。出现了一种担忧,把研发部门放在外面会不会削弱美国的研发能力。另外,德国和中国这些制造业强国的研发能力迅速提升。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几年内大范围普及,自主创新上升为国策,每年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以20%的速度增长着。这种压力下,美国想保持其全球第一的研发能力势必困难重重。因此,业内人士担心,美国公司把这么多的研发部门外包出去,这是对高科技产业以及制造业研发能力的伤害。

Thomas Levenson的观点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把研发从生产中切割出来,可能暂时还不是很明显,但这总会产生问题。另外,很多大公司把研发外包在市场地区,这样的研发是为了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这种情况对于企业的整体研发水平有一定负面影响。

在研发总支出上。美国仍然比其他任何单一国家的投入多。如果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研发投资额已经超越美国。2009年美国研发投入400亿美元,亚洲地区直逼美国,投入达399亿美元。

虽然外包还不足以撼动美国世界第一的创新地位,但是后面国家的快速追赶是不能忽视的。曾经在技术领域唯我独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12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韩国等亚洲制造业国家,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屡攀新高,研发能力也与日俱增。这些新兴的制造大国储备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比美国还多。报告称,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工科专业博士增加了一倍多,数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

亚洲在研发上的大量投资得到了收益。现在,国际性的学术期刊上,每年亚洲人发表的科学和工程的学术文章与美国人发表的数量相差无几。NSF的报告还指出,在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和法国等国,政府资助的研发更倾向于与制造业有关的技术,例如工程和物理科学等。在美国,政府的研发投入更乐于支持与健康相关的科学研发。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