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初以来,在中联重科成功并购CIFA的示范作用下,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跨国并购频繁,如:三一拿下大象,徐工拿下施维英,工程机械行业加速出海,这些企业也成为世界资本争相追逐的目标。不过,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三家龙头企业不久前发布的2011年年度报告以及最新发布的季报来看,虽然三家龙头企业均取得了营业收入的高速持续增长,但是这些第一阵营企业在增长速度、健康程度、发展潜力等方面已出现明显分化,这点值得投资者们高度关注。
首先是增长速度上的分化。各公司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等几项反映公司实际赚钱能力指标的增长等方面出现了巨大差异:三一重工上述指标对比上一年度的增长率分别为:42.78%、55.55%、54.02%、54.30%,徐工机械上述指标增长率分别为:28.03%、15.84%、15.12%、18.30%,而中联重科的对应数据则为77.05% 、77.29% 、72.88% 、72.40% ,明显大大高于前两者;另在最新季报中,公司实现收入、营业利润指标中,三一重工的增长率为4.93%、4.41%,中联重科的对应数据则为8.14%、9.94%,两项远高于前者,而徐工两项指标出现了同比下降,分别下降17.8%与28.4%,显然,中联重科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其赢利水平更高及未来的赢利潜力值得投资者投入。
增长速度的分化从三个公司的主要经营数据也得到反映。三一重工的营业收入规模超出中联重科10%左右,但是两者的各项利润指标数据已经非常接近,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指标项中联重科已超越三一重工与徐工。中国的企业往往喊着做大做强的口号,但在做大规模的同时,能够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最终真正做强的企业却并不多见。中联重科较强的利润提升能力将成为其做强的基础,不得不令同行刮目相看。
其次,现金流也折射出三者在2011年的经营状况优劣,这也是反映公司经营健康状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三者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虽然均超过二十亿,但同样是相比于上年度该指标的变化情况,三一重工为-66.23%,徐工机械为-397.62%,而中联重科则为283.95% ,前两者的资金周转和产成品压力面临考验,而中联重科销售收入增长、获利能力增强、资金有效运用带来了现金流的增长。在最新季报中,这种现金流的分化依旧存在,三一重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43.89亿元,而中联重科与徐工机械经营性现金流均为-14.4亿元,远低于前者。而且,我们注意到,在今年第一季度,如上所述,中联重科的收入增长最快,三一重工次之,徐工机械则实现了负增长,但三家企业第一季度末的应收账款增长却相反,分别为21.7%、78%和35.4%。可见,在同样的宏观背景下,中联重科的应对能力更强,导致经营状况出现极为迅速的好转,而三一重工则未能巩固之前的优势,在经营中出现了较为不利的变化,形成一喜一忧的局面。
考察公司的投资价值,除了要看目前的经营状况,由现金流所反映的公司健康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司经营中的细微变化去分析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得出其投资潜力判断。很显然,中联重科如果能够维持其比较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发展的未来想象空间要超过三一重工与徐工机械。
当然,对公司经营的变化所得出的仅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尚存在诸多变数,仅可作为投资价值判断的一部分依据。徐工的销售收入已明显下滑,那么,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两家更具投资价值的公司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从两者在国内A股市场的股价表现来看,投资价值的区别则显得更为明显。
三一重工每股收益1.139元,净资产2.589元,按照目前14.5元左右的股价计算,所对应的市盈率为12.7倍,市净率为5.6倍。中联重科每股收益1.05元,净资产4.599元,按照目前10元左右的股价计算,所对应的市盈率为9.5倍,市净率为2.1倍。中联重科的市盈率与市净率水平均远远低于三一重工,如果按照同行业公司维持相同市盈率或市净率标准来判断,则中联重科的股价相比三一重工有更明显的估值优势。此外,徐工机械每股收益1.64元,净资产7.34元,按照目前15.6元左右的股价计算,市盈率为9.5倍,市净率为2.1倍。而且,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还面临发行H股摊薄每股收益的潜在风险,从而使得其市盈率更高。
综上所述,同为工程机械第一阵营的三家龙头企业,目前投资价值及预期投资价值均开始形成很大的分化,而第一阵营的这种分化无疑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股价中予以充分体现。而且,中联重科收购CIFA整合已经完成,而三一、徐工还面临着对大象、施维英的整合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