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把日本车 挤出市场
2004年年底,中国重汽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OWO系列重卡,2007年这一系列产品产销突破6万辆,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重卡,被业内称为“HOWO奇迹”。
“凭借HOWO重卡,中国重汽将曾一度主宰中国搅拌车市场的日本车挤出了中国市场。”马纯济说,“一个企业必须自主创新,否则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更无法赢得市场。”
然而,创新有时也要经历失败。1983年,老重汽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全套引进斯太尔重型汽车整车制造技术。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后,斯太尔成为中国重型汽车市场的主力车型,甚至成了重型卡车的代名词。“陕汽和红岩也有斯太尔技术,都是同质化产品,中国重汽凭什么去占领市场?当时中国重汽走了一条产品差异化的道路。”郭先生说,2001年,中国重汽凑足了1000万元开发资金,在斯太尔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出了第一辆车“飞龙”,“说实话,当时市场对这种轻量化的重卡反响并不好。”马纯济鼓励重汽团队,“创新必须要容忍失败。”
2002年,斯太尔王系列重卡的诞生,让中国重汽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当年产销量从上一年的7800辆上升至近1.2万辆,2003年达到2.1万辆。”郭先生说,“当时对斯太尔技术都是顶礼膜拜的,技术人员都不敢动,但正是这一动,让中国重汽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2008年12月19日,HOWO-A7正式推向市场,中国至此有了自己的“自动挡”重型卡车,之后又率先开发盘式制动器、研制天然气发动机。如今的中国重汽,已成为全国汽车行业专利最多的企业,车型也从斯太尔单一系列发展到汕德卡、HOWO-A7、HOWO等九大系列近3000个车型。马纯济说,“通过自主创新,重汽正在打造民族品牌,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资本运营:香港上市 与“曼”牵手
2007年11月28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红筹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实现融资90多亿港元。实际上,重汽在2004年就已经借重组小鸭的机会实现了国内A股上市。谈到香港红筹上市,马纯济说“在香港上市和在国内A股上市是两个不同的平台,通过在香港红筹上市,中国重汽完善了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产权进一步清晰,使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化,增加了国际商业机会并能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谓一举多得。”
香港上市也为中国重汽搭建了国际化的平台。2008年,全球第三大重卡制造商德国曼集团向中国重汽提出合作意向。2009年7月15日,双方战略合作正式签约,德国曼集团斥资约60亿港元获重汽部分股权,中国重汽以独占许可的方式获取曼集团技术使用权。郭先生说:“曼技术可以为中国重汽今后10至20年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与曼的合作,提升了中国重汽的知名度和形象,投资者对重汽有信心。”马纯济说。2010年10月29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向机构投资者发售27亿元两年期人民币企业债券。“当时重汽的企业债券受到热捧,认购金额最后达到了68亿元人民币,为最初发行额的2.5倍。”郭先生说,“这是内地企业第一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被誉为大型中资背景企业拓宽海外债务融资渠道的创举。”
中国重汽有了国际化平台,国际市场销量也与日俱增。2004年中国重汽整车出口不足60辆,2007年达到1.5万辆,“今年一季度,中国重汽已实现出口1万辆,全年的海外市场销售计划要达到2.8万辆,力争3万辆。”郭先生说,资本运作助推了中国重汽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