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厦工王智勇称媒体监督有助公司管控风险

2012/04/09 09:58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参加了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公司董秘王智勇就收购厦工三重涉嫌利益输送、信用销售政策潜在风险以及产能扩张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王智勇同时表示,媒体监督有助于督促公司调整资产结构和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

证券时报记者:在现金流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厦工股份为何要在2011年巨资收购厦工三重100%股权?

王智勇:2008年3月,厦工股份与厦工重工签订《委托经营管理协议》,将厦工三重委托给厦工股份进行经营管理,托管协议有效期截至2010年12月31日。从2009年开始,厦工三重的产品主要通过厦工股份进行销售,形成关联交易。2010年底托管到期,为彻底解决厦工关联交易,公司面临要么对厦工三重进行收购,要么把资产归还大股东的局面。

一方面考虑到厦工三重的产品已经由厦工代销多年,归还控股股东海翼集团并不现实,海翼集团也一直希望以厦工股份为工程机械的平台进行内部整合;另一方面,厦工股份自身的发展战略是要打造工程机械行业完整的产品线,公司自身有发展道路机械的需求,厦工三重的道路工程机械产品与厦工现有产品可以实现互补,于是公司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筹备收购工作。由于当时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处于业绩井喷期,截至到2011年初收购方案实施时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和厦工三重的业绩都还不错。

证券时报记者:收购前后厦工三重的业绩为何出现过“变脸”?

王智勇:受益于四万亿投资的拉动,同时工程机械行业在2010年结转的是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购入的较低价格的钢材成本,因此该行业在2010年到2011年第一季度期间,整体上升势头迅猛。此外,厦工三重在当时行业高速增长的同时,还收到政府补贴1700万,因此2010年业绩同比出现较大增幅。2011年7月发生的动车追尾事件重创了包括高铁在内的基建投资,厦工三重的道路机械主业也因此受到影响,效益大幅下滑。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运用超常规信用销售手段使得应收账款激增,未来如何控制相关风险?

王智勇:公司放宽信用销售政策,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至被动跟进了行业盛行的无底价销售、零首付、过度促销等营销模式,由此产生巨额应收帐款。工程机械竞争非常激烈,一些中小型企业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就会逐步被淘汰出局。宽松的信用销售政策也确实在应收账款和现金流方面造成巨大压力。为此公司计划今年起开始加大对经销商的风险控制,调整收入、利润和应收账款的比例。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短期借款从去年初的1520万飙升至年底的21.3亿元,短期借款占银行借款的比重已高达84.2%,不仅带来巨额财务费用支出,而且受银行短期信贷政策影响风险巨大,公司打算如何应对?

王智勇:目前短期借款占比确实较高,因为该行业对生产经营性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2010年应收票据贴现利率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公司通过票据贴现减少了部分短期借款;2011年贴现利率高于银行利率,进行贴现将增加资金成本,因此贴现金额大大降低。2011年公司原计划通过定向增发改善资金结构,但由于市场系统风险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下一步拟发行15亿公司债券以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证券时报记者:一方面现金流紧张,一方面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异常激烈,双重压力下公司大规模投资扩产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如何保证新增产能的消化?

王智勇:考虑到宏观环境的变化,公司目前已放缓投入速度,未来将根据市场形势,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产能扩张。挖掘机15000技改项目,目前已完成部分厂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实际投入自筹资金1.83亿元;焦作二期技改项目已经购买了500亩土地,投入自筹资金9751万元,目前由于后续资金不到位还没有开始施工建设,这两个项目尚未形成新增产能。这两个项目的后续资金将主要来源于资本市场融资。

 来源: 证券时报网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