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宏观经济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5月份经济数据出炉 CPI“拐点”似乎正在逼近

2011/06/15 10:49来源:《经济参考报》

后续政策

调控不宜放松

尽管下半年物价涨势可能有所回落,诺安基金据此认为“货币政策未来进一步收缩空间有限。货币政策将逐渐转向微调,甚至进入观察期。”但是更多的专家认为至少是在短期,调控政策力度不宜有所放松。

这首先是因为三季度全国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中国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向记者分析了五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短期来看,受自然灾害、游资炒作等因素的影响,大米、蔬菜和中药材等价格短期内很难大幅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报告也称,因全球粮食库存下降,总需求增加且农作物总产量增幅有限,预计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全球食品价格将维持在高位运行。

二是猪肉在我国消费篮子中的比重高达9%,近期肉价的大幅上涨对物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5月份国际肉类价格指数达183点,创下了该指数有史以来的新高。

三是中长期来看,受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将面临长期上涨压力。

四是流动性总体过剩的局面不会改变,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和基础依然存在。

五是PPI增长较快,前5月上涨7%,向下游传导过程还将持续。

另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大树对记者表示,5月份C PI上涨主要是受干旱和食品价格上涨影响,这属于一个暂时性的影响因素,接下来会有所回落。今年实行的紧缩手段起到了作用,但是物价上涨是有惯性的,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调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应该继续实行紧缩的调控手段。”

尽管14日央行再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周景彤仍然预计下半年将有1至2次加息。不过他进一步提出:“2003年以来,影响物价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物价上涨主要由劳动力成本、通胀预期和货币因素共同拉动。因此,现阶段稳定物价水平不仅要注重控制货币供应,更应注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通胀预期的管理。”

周景彤认为,由于银行可贷资金已经比较紧张、部分实体经济的正常贷款需求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解决全社会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应该通过发行央票、加快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等途径解决,而不是单纯依靠存款准备金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副主任苏剑进一步对记者表示,当前政府抑制物价上涨主要采取的是需求管理政策,但是由于未来可能同时面对高物价和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所以更应该考虑供给方面的调控政策,比如说给企业减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这样既能抑制通胀,又不会影响到经济增长。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