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经济学家建议: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应对用工荒

2011/03/04 09:46来源:经济参考报

廉价劳动力时代正在逐步消失

记者:中国如何在“用工荒”的冲击下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辜胜阻:“用工荒”现象是对我国现存经济发展方式的挑战,它将提高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议价权”,推动用工成本的上升,成为倒逼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 D P突破了4000美元,成为典型的中等收入国家。如果把过去从低收入国向中等收入国的转变称为第一次转型,那么在未来的10年乃至30年,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实现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变的第二次转型。毋庸置疑,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支撑中国经济实现第一次转型的重要因素。农民工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推进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量大、质弱、价廉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中国在实现第一次转型的过程中客观上形成了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报告表明,从1978年到1998年,在中国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资本的贡献率为28%,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贡献率为3%,其余全部是劳动力的贡献。如果说近似于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是中国实现第一次转型中的巨大发展优势,那么显然,在推动第二次转型的道路上,“用工荒”的出现和持续发展意味着这一优势正在弱化。

从当前的调查统计数据来看,“用工荒”已经带来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自2004年“民工荒”爆发后,农民工工资结束了长期的停滞状态,进入了一个快速的上升通道。迄今农民工工资延续了6年的上涨态势,涨幅超过1倍,年均涨幅超过12.4%。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廉价劳动力时代正在逐步消失,长期以来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维系。因此,未来“十二五”时期顺利推动中国实现第二次转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改变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找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泉,实现经济的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