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焦点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2010年重庆工业经济发展回顾与2011年展望

2011/02/16 09:17来源: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四、工业借势崛起的支撑因素

(一)惠政助推,各项政策举措逐步到位,“高地效应”尽显

重庆集“两江新区”十大政策、内陆首个保税港区、全国最大的西永综合保税区、西部大开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务院3号文件政策等于一身,建成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农畜产品交易所、药品交易所等要素交易市场,加紧建设各种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私募基金公司等在内的“另类金融中心”。同时,契合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和重庆地方的“7+12” 工业发展提振举措,积极改善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运输条件,推动惠政在投资、消费、保障等各个层面实施到位,政策高地效应渐显,为助推项目落地、企业发展、绩效提升和工业快速增长提供可靠保证。

(二)投资稳定,工业增长拉动力表现尚佳,“传递效应”深化

2010年,重庆全社会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6934.80亿元,同比增长30.4%,继续保持30%以上的快速、稳定增长。分项目看,包括成渝高速复线,沿江、万达、万利等多条高速公路,5个综合交通枢纽,江北机场扩建和黔江舟白机场建设以及兰渝、渝利、渝万城际等11条铁路建设在内的26个交通运输项目;乌江银盘电站、合川双槐电厂等在内的18个能源项目,以及轻轨1、3、6号线、东水门、千厮门大桥、西部国际会展中心等在内的37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投资项目对与其紧密关联的建材、冶金、装备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明显,而工业投资还带动基础材料消耗、设备器具购置,投资效应由下游向上游逐步传递。分中类行业看,铁矿采选、有色金属矿采选、合成材料制造、橡胶制品、钢压延加工、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熔炉电炉制造、建筑设备、建筑用金属品制造、水泥及石膏制品、砖瓦建材等行业产值增速全部超过40%。分产品看,水泥、生铁、粗钢、钢材、铝材、载货汽车、发电设备、冰醋酸等重点工业产品也都保持了26%-50%的增长。投资继续发挥了拉动工业增长的稳定器作用。

(三)消费增长,工业发展带动力继续增强,“海潮效应”不减

2010年汽车、房地产等各类消费继续保持旺盛势头,重庆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80.08亿元,增长19.1%,对工业带动力继续增强。汽车市场而言,相继出台的购置税优惠、节能车补贴、以旧换新等扶持政策将汽车销量推向历史顶峰。受益于此,重庆作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2010年轿车产量达85.2万辆,同比增长36.0%,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1855.54亿元,同比增长28.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0.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汽车消费显示出强大的海潮效应。与此同时,2010年重庆商品房销售面积达4314.39万平方米,近两年房地产消费的后续效应对工业增长带动显著,如2010年工业品卫生陶瓷制品增长21.5%,平板玻璃增长11.7%。另外“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家电产销走高,2010年海尔电器产值过百亿,彩色电视机增长72.6%。终端消费显著增长带动了上游工业品产销两旺。

(四)项目投产,新增长点净增量持续注入,“供给效应”凸显

2010年,重庆新增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400家,2007年以来年均千亿工业投资成效渐显,新增长点不断形成。去年及今年新建企业实现产值788亿元,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8.3%,拉动工业增长8.1个百分点,净增量持续注入的供给效应显著。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惠普、鸿富锦、群康科技、密胜科技等陆续投产,合计产值近80亿元。蓬威石化PTA单项目产值超50亿元,而双钱轮胎、重庆长客、万达薄板、上汽菲亚特动力总成、百发肉类、汇通肉类、剑涛铝业、东庆铝业、米勒曲轴、越盛机械、兰花太阳能、海螺水泥、贝卡尔特、柳鑫模具、武陵硅业等新增企业产值在3亿-30亿元之间,对工业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五、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重庆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产能尚未完全释放,工业增长的国际国内市场支撑尚不稳固。900家工业企业经营形势专项调查问卷显示,四季度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为80%,较正常水平仍有差距,约1/4的企业认为需求减少、订单不足是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的原因。实际上,出口市场尚未完全恢复,部分行业内部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其对工业增长的支撑有限。第二,交通设备制造业“独撑一面”的局面没有改观。以汽车制造为主的交通设备贡献了2010年重庆工业产值增长的近三成,加上与之关联较大的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贡献率甚至接近五成。而化工等产业增长的恢复性质较为明显,因此交通设备“一业独大”的态势对重庆工业未来可持续增长产生影响。第三,价格波动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2010年,石油、铁矿石、棉花等大宗商品先抑后扬,CRB指数全年涨幅超过17%。价格震荡局面导致重庆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呈现先涨—后跌—再涨的态势,加剧了企业对需求预期的调整,对工业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第四,企业经营成本压力不减。1-11月,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3.1%,较1-7月上升0.2个百分点,较1-5月和1-2月上升了0.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时,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剪刀差”持续拉大,工业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较大。第五,各种生产要素保障较为吃力。2010年重庆天然气供应依然趋紧,而下半年以来,煤炭、电力、柴油等要素供应不畅,拉闸限电以及由此带来的运输受抑等连锁反应对企业产能释放、生产保持快速增长产生较大影响。调查问卷显示,900家工业企业中有近1/3的企业认为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不足是企业产能未完全发挥的重要原因。另外,半年来央行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趋紧使得企业资金要素保障同样吃力。

六、2011年重庆工业发展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政策优惠、投资力度不减、“五个重庆”建设、“两江新区”加速发展、公租房等民生工程都将支撑重庆工业继续在健康、快速、稳定轨道中运行。从利好角度看,第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业增长的内生动力较足。第二,高强度投资依然是工业增长的核心动力,综合效应将持续释放。第三,新增长点不断形成。电子信息产业中,除惠普、富士康外,包括广达、英业达、宏碁以及显示模组、电源适配器、连接器等一系列大型配套项目投、达产,将形成4000万台笔记本、近2000亿元产值的新型产业集群,对工业增长形成重要支撑。同时,长安福特三工厂、双钱轮胎二期、巴斯夫MDI一体化、万盛煤化20万吨冰醋酸、卡贝尔85万吨甲醇、中铝80万吨氧化铝、恒安纸业原纸及纸制品、恒基伟业20条800MW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台湾正新轮胎、菲亚特轻型柴油机等几十个重点项目也将在2011年投产。第四,居民收入继续增长,消费将有望继续提升,内需进一步扩大。相关因素助推重庆工业快速增长的作用将继续加强。从不利角度看,首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北京“治堵”示范效应、调整车船税以及购车需求透支将对汽车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作为2010年重庆工业增长的首要推动器,2011年汽车产业及交通设备制造业增长或将减缓。其次,资本、石油、人力资源等价格继续上涨,煤、电、气等要素保障面临重重困难及挑战,企业生产成本继续上升,快速增长的阻力加大。

总体来看,2011年重庆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依然较多,新增长点值得期待,在“投资、消费”共同驱动下,预计201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达20%以上。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