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法:关于我国新能源战略定位与跃升发展的思考

2022/11/23 18:07澎湃新闻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 陈宗法

“十四五”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那么,“双碳”目标对新能源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在能源保供与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将如何定位?又怎样理性看待新能源的跃升发展?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

个人认为,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展机遇大于挑战,而且在清洁转型、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如果说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80%),电力是主力军(40%),那么新能源就是“劲旅”。而且,新能源是促进发电行业迭代升级的“基本途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能源”,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有生力量”,也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引擎”。

在目前能源保供、经济稳增长、实现“双碳”目标、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等多重目标下,我国新能源之所以出现跃升发展以及新能源战略定位的确立,这是由新能源发展不同于高碳的化石能源,具有时代性、低碳性、经济性、成长性、引领性、主体性,其机遇大于挑战所决定的。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一、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能源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

目前,人类社会对能源的利用已经走过薪柴能源时代,正在走过以煤炭为主到油气为主的化石能源时代,昂首进入以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时代。而且,本次能源低碳转型,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同于历史上的两次能源转型,即1776-1830年蒸汽机推动煤炭替代薪柴、1880-1930年电力与内燃机推动油气发展。

以风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属于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IPCC公布的世界风光电平均碳排放强度分别只有12克/千瓦时、48克/千瓦时,与高碳的化石能源相比,微乎其微。目前,新能源发展正赶上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清洁转型、共同实现“双碳”目标的时代机遇。2021年达成的《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所有国家都同意“逐步减少”使用无碳捕获和储存的煤炭。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确了碳中和时间表,最早是2030年,我国是2060年。

在俄乌冲突下,2022年即使欧洲发生经济衰退、能源危机,清洁转型仍是大势所趋,不会被暂时的波动所动摇。欧盟尽管表示成员国可在煤炭上停留更长时间,或对油气采取统一谈判、联合采购、单一市场、配额供给的办法,以减少对俄气依赖,但在9月依然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法案,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提升至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的45%,“Fit for 55”的目标不变。德国内阁通过“复活节计划”,计划到2030年80%的电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目前约为42%),到2035年几乎所有的电力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二、我国新能源不仅拥有高光的“主体能源”定位,而且还制定了宏大的“战略目标”,实际发展更是超出预期。

我国新能源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在全国电力系统中,新能源从当初的“微不足道”到目前的“举足轻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均保持了13%的快速增长,新能源增长速度更快,年均增长实现了28%。“十三五”新能源发展远超预期,2025年达到 5.3亿千瓦,是规划目标的1.66倍。到2021年底,新能源装机容量为6.4亿千瓦,占全国装机比重的27%;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1.14万亿),基本上相当于全国的居民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13.7%。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球的1/3,风电装机占到全球的40%,光伏装机占到全球的36%。我国风光电新增装机容量每年大概占全球的一半。2008年美国最先提出的“新能源革命”首先在中国结出了硕果。

未来新能源将在能源保供与新型电力系统中“担当大任”。国家制定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把供应能力建设摆在首位,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做好增量,要把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好,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同时,国家也确定了各阶段的主要战略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按2030年风光电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保底计算,风光电每年新增装机将不低于7400万千瓦。我国风能协会、光伏协会建议的“十四五”目标,则是每年新增1.2-1.4亿千瓦,2025年新能源将达到11.3-12.3亿千瓦。据了解,17家主要能源电力央企制定的“十四五”新增新能源发展目标为6.7亿千瓦,即使排除其他发展主体,2025年新能源也将达到 12亿千瓦。因此,新能源估计每年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将是常态,到2030年风光电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极有可能提前实现。而且,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35年风光电装机将超过总装机容量的50%,2045~2050年风光发电量将超过总发电量的50%,新能源作为“主体能源”的定位将显现。

三、新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构建了领先世界的全产业链。

据风能协会统计,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巨大,陆上140米高度技术可开发量超过51亿千瓦、海上水深50米海域100米高度技术可开发量约4亿千瓦。大阳能资源更是取之不尽,全国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青藏高原为全国之最。可见,我国新能源开发不同于水电,其潜力还很大。

特别欣慰的是,我国风电拥有完备的全产业链与集成制造体系,已形成一条覆盖开发建设、设备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的成熟产业链,并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全球前十大风机制造企业,我国占6家。同样,光伏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光伏各环节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成,硅片环节高达96%,组件环节达到76%,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产量连续11年位居全球首位。全球前十大光伏制造企业,我国占7家。

四、新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成长性、经济性增强,风光电均具备了与火电同台竞争的优势。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中最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最有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已形成低风速、低温、高原、海上多条成熟技术路线,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风电的主流机型已从2000年750千瓦提升到3兆瓦,海上风电单机达到了15兆瓦。目前,有近50款新机型。单机已达全球最大的16兆瓦,最新风轮直径达256米,最高轮毂高度超过170米,并利用IT技术、数字建模着力提高风机运行水平。2020年陆上风电综合指导电价0.37元/千瓦时,比2009年0.56元/千瓦时平均下降34%,其中一类下降43%。

同样,光伏发电实现了从多晶到单晶,电池效率持续提升,量产的单晶电池转化效率达到了23.1%,多次刷新了世界记录。目前光伏单位千瓦造价4000元左右,只占2010年的20%,上网电价从2008年度电4元降到现在的3毛,降幅超过90%。

与传统煤电、燃机发电相比,除了灵活性,风光电的低碳性、经济性、成长性、引领性的优势日益突出,不仅实现了平价上网,而且在电力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五、新能源具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较好的投资回报水平。

新能源领域,投融资环境宽松,国家政策鼓励,市场门槛较低,项目投资不大,相对于煤电、气电等化石能源社会资本参与最广、最多。特别是“双碳”目标提出以来,除了“五大六小”国有能源电力企业外,民营中小企业开发商以及非能源电力开发主体越来越多,显示出主体多元、资本集中、技术创新、市场竞争、跃升发展的良好氛围。

近几年的业绩表明,新能源单位千瓦年度创利额仅次于核电,与水电不分上下,但明显好于煤电、气电等化石能源。进入 “十三五”,新能源利润贡献度显著增加。2016-2020年,五大发电集团新能源利润占同期电力利润的比重由14.4%提高到45.2%,平均达到了43.7%。2021年,新能源成了发电行业最大的利润来源,五大发电集团煤电板块发电供热亏损1360亿元,清洁电源实现利润1232亿元,其中风光电实现利润641亿元,居水电、核电、气电等利润之首。

国家电投的业绩之所以在五大发电集团中实现了“弯道超车”,抵御了煤价暴涨的巨大冲击,正是得益于近年来向现代清洁低碳能源企业转型,全力发展风光电。目前,国家电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位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60%,体现了“清洁转型引领者”的竞争优势,也成了发电行业能源清洁转型的“风向标”。

六、煤电亏损严重、远景欠佳,倒逼新能源跃升发展。

进入 “十四五”,由于煤价大幅度上涨,电价传导有限,煤电比价关系严重扭曲,全国煤电经营形势严峻。2021年全国煤电企业亏损面最高时接近100%,年末仍达80%以上,亏损额超过3000亿元。2022年上半年有所好转,但亏损持续。由于落实电煤中长期合同“三个100%”及电价疏导20%,煤电亏损比去年下半年有所好转,但仍比去年同期增亏减利,煤电亏损面仍超60%,导致负债率高企、现金流短缺、投融资功能减弱、企业信用评级下降。

此外,煤电属于高碳能源,绿色信贷融资难;燃料与改造成本快速上升,相对竞争力削弱;煤电战略定位改变,国家配套政策滞后;煤电亏损垫底,远景不乐观,近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煤电企业发电意愿、投资意愿“双降”。2021年仅新增火电装机4779万千瓦(煤机2699万千瓦);2022年1-9月,新增火电装机2358万千瓦(煤机1193万千瓦),同比减少888万千瓦。个人判断,大环境将倒逼以煤电为主的发电集团加速能源清洁转型步伐,新增投资重点转向新能源、水电、核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

可见,新能源发展经济性显现、成长性超强、天生绿色低碳、引领能源清洁转型,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主体能源”的战略定位,而且在我国属于战略新兴产业,将拥有明显的时代机遇与更大的发展空间,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能源清洁转型“主要载体”与稳住经济大盘的“增长引擎”之一。显然,低估能源清洁转型的速度,否定新能源的时代机遇与发展成果,否定新能源对我国清洁转型、能源保供以及支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否定新能源的绿色价值、业绩贡献以及保障发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取的。当然,高估新能源发展价值,否定煤电近中期在能源保供中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以及能源清洁转型的“主要调节备用电源”“关键支撑力量”,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我们在看到新能源发展的高速度、低碳价值与良好前景的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分析新能源自身存在的局限、目前“白热化”竞争态势带来的发展压力以及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面临的风险挑战。

——新能源随机、波动、间歇、不可控,有效容量较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如何统一、协调,尤其是极端天气下新能源出力不足或为零时。客观地讲,新能源目前以提供清洁电量为主,尚难以承担电力保供重任,极易发生新能源低出力与负荷高峰叠加导致电力缺口问题。2021年我国发生拉闸限电,电煤供应短缺、煤电全面亏损固然是主因,但新能源、水电出力不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样,今年四川由于极端气象条件引发拉闸限电,即高温干旱导致用电负荷激增,水电、风电出力锐减,四川作为水电大省,其电源结构单一、靠天吃饭、缺乏本地电源支撑、与外省电网互联不足的问题凸显。

——新能源资源禀赋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存在发电侧大规模开发与电网侧高比例(跨省)消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三北地区”。而且,电力系统将呈现“双高双峰”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控制保护和建设成本等方面都将面临一系列新的变化与挑战。

——部分新能源老项目国家补贴迟滞(前10家新能源开发企业合计3770亿元),新项目取消国家补贴,全面进入平价时代,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或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将削弱新能源未来的盈利能力与投融资功能,尤其是海上风电。

——新能源跃升发展与“白热化”竞争引发的风险挑战,突出表现为无序竞争、价格战、抢装潮、资源错配、布局失衡、消纳不足、工程阻工、生态红线,尤其是设备组件涨价、用地用海限制、电网接入送出滞后、地方要求配套产业等问题突出,导致新能源非技术成本增加,影响长远发展。

——新能源2030年前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大势所趋,如何防范价格踩踏、曲线波动、偏差考核“三大风险”,构建与高比例新能源场景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有效对接碳市场,既承担电力系统运行成本,又能体现绿电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上述新能源“靠天吃饭”的局限性以及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迫切需要通过能源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技术进步、多能互补与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机制,稳固国家与地方新能源发展鼓励政策,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以解决。

“十四五”,我们要抓住机遇,面对挑战,一方面要吸取欧盟能源清洁转型过早去煤去核、退出煤电、高度依赖国外以及我国运动式减碳的经验教训,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必须建立“多能互补、多元保障”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将能源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必须坚持能源清洁转型的战略方向,保持战略定力,不能因为全球能源短缺、国内局部地区拉闸限电而产生动摇,继续跑出新能源发展“加速度”,实现新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除了继续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外,新能源发展要更加突出“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发电利用与非电利用并举”的发展方针,并以“新能源+煤电”“新能源+储能”耦合发展为方向,以沙戈荒大基地开发为重中之重,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多元示范引领、落实“九大行动”,实现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责任编辑:Yaodl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创新创业放飞梦想,博雷顿积极贡献力量

日前,由上海市委统战部、青年五十人研究院组织的“优秀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博雷顿董事长陈方明出席。 博雷顿董事长陈方明表示,博雷顿的使命与国家战略布局、上海市的发展方向紧密相连,以新能源工程机械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低碳、智能、可持续的绿色生产解决方案。博雷顿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坚持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整车控制、三电系统、整车热管理、线控底盘、无人驾驶等领域具备核心自研能力,减少“卡脖子“风险,助力企业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并助力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博雷顿未来将在电动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方面持续深耕,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弯道超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 2019年10月25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主持召开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座谈会。他指出,当前,创新创业时不我待,青年人责无旁贷。李强指出,上海这座城市由创新创业成就,也是创新创业的沃土。要让有志于创新创业者放飞梦想,让这座城市成为价值实现的高地、活力涌流的热土。李强提到,上海要为创新创业搭好平台、建好舞台,积极打造面向世界的“会客厅”,点燃更多创新创业的星星之火。为落实李强同志这一讲话精神,首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于2020年4月在上海中心大厦举办。之后由市委统战部、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工商联作为指导单位。 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三届,此次座谈会是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筹备工作的一部分,聚焦国家战略全局和上海发展定位,结合行业和个人发展现状,谈当代青年创新创业的主要成效、问题和工作建议。 (来源:博雷顿新能源)[详细]2023-03-24 09:34

设备充电有烦恼,临工充电桩来报到!

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的推进和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工程机械领域也出现了一批绿色先锋——新能源装载机、挖掘机。[详细]2023-03-23 20:30

又是销冠!三一新能源自卸车多地火爆交付!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掌握的终端销量数据(交强险口径,不含出口和军车),今年2月,三一以96辆的表现摘得新[详细]2023-03-23 17:55

宇通新能源旋挖钻机,直取“巨人”岩芯、能省又能干!

3月21日,宇通新能源全球首场12小时接力轮播,从日出到日落、接力白天与黑夜,带来了一场镌刻在车轮之[详细]2023-03-23 15:11

上汽红岩携智能化新品亮相成渝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博览会

3月22日,重庆汽车产业商会成立大会暨重庆汽车行业第34届年会&成渝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博览会在[详细]2023-03-22 19:2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